雁门关战死的守将 中国古代的雁门关为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9-04-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雁门之名的流变可参考雁门关在什么地方?下的回答.本答所谓"雁门关"仅指东汉北郡内迁,最终于北魏时期落脚在勾注山间的雁门关,不包括赵武灵王以后的秦汉雁门.我觉得,没必要按照题主备注里面一个一个时代摘出来分析,山形地貌未变,道理都是相通的.雁门关战死的守将 中国古代的雁门关为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结论放在前面,如果说表里山河的山西是中原地区的正北屏障的话(见下图一),那么雁门关就是晋省防御体系的棋眼所在(见下图二).雁门关是雁北入晋.进一步入关洛的咽喉要道,反过来便是三晋乃至位于关洛的中原

雁门之名的流变可参考雁门关在什么地方?下的回答。本答所谓“雁门关”仅指东汉北郡内迁,最终于北魏时期落脚在勾注山间的雁门关,不包括赵武灵王以后的秦汉雁门。我觉得,没必要按照题主备注里面一个一个时代摘出来分析,山形地貌未变,道理都是相通的。

雁门关战死的守将 中国古代的雁门关为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结论放在前面,如果说表里山河的山西是中原地区的正北屏障的话(见下图一),那么雁门关就是晋省防御体系的棋眼所在(见下图二)。雁门关是雁北入晋、进一步入关洛的咽喉要道,反过来便是三晋乃至位于关洛的中原政权直达游牧族群的漠南中心乃至漠北王庭最快捷且沿途有连续的城邑作为军旅商旅补给点的必经要道。

雁门关战死的守将 中国古代的雁门关为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表里山河的晋省,是由南北相连的“人字”型珠状盆地体系所构成的(见下图),这个“人字”交通形势,“人字头”北达漠南与幽燕,“人字撇”经陶唐夏晋之地与黄河津渡折向关中,“人字捺”经上党之地与南太行通往洛阳。雁门关正处在“人字头”主干道的要害处,如今亦是二广高速(大运高速)的一大隧道。

雁门关战死的守将 中国古代的雁门关为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如果再把视野拉回到晋北(见下图),雁门关与偏关、宁武关、平型关以及内三关,共同组成了一道翼蔽晋冀两省的防线:自西向东,偏关翼护吕梁山北段的黄河河谷,宁武关翼护管涔山与云中山间的汾河上游河谷,雁门关翼护滹沱河流经的忻定盆地,平型关左应外三关、右应内三关并连接灵丘古道与滹沱河谷,倒马关翼护灵丘古道以及背后的冀中中山故地(连接着赵武灵王的墓地与赵武灵王的敌国腹地),紫荆关配合蔚县、涞源控扼蒲阴陉与飞狐陉翼护易水流域,居庸关配合宣化控扼军都陉翼护幽燕。

外三关中,偏关、宁武关所翼护的通道都是人字头主干道的旁门小路,所以外三关以雁门关为重。这一体系以明代中期以后的晋北冀西北长城体系建设为最明显、最系统的表现,在其余历史时期(尤其是明以前),各关隘功用散见于各大历史事件之中

以上是雁门之要,接下来谈谈雁门之险。雁门关处在恒山山脉与吕梁山脉北段交汇之处(勾注山,今称雁门山),是桑干河流域与滹沱河流域的分水岭,雁门山对于两面的盆地来说简直就是拔地而起的,任何一个开车走过二广高速雁门关隧道的驴友都会对此印象深刻。

在明代,雁门关关城处在两流域支流所形成小河谷的最近处,且周围山上有白草口长城配合,山阴有广武堡警戒,山阳有代州城接应,既难以攻取,更利于久守,又便于预警。结合广武汉墓(将校墓)便在山阴,汉代雁门郡治所在广武便是如今的代县,则这一前有堡垒预警,中有险关把持,后有重镇援护的体系,应当在东汉北郡(雁门、定襄、代、云中)内迁后便已形成,应当是东汉以来直到今天的固定建制。

接下来再放几张寒某2015年秋游雁门关时雁门关关城东门延伸出的东南方向道路照片,直观说明一下雁门关的地势险要(西北方向道路因商业集市开发而看着不是很明显)

(反正,窝当时站在雁门关下,仰望雁门关,心说:这特么怎么攻?)

综上,雁门关之险要,从大格局看,是因为雁门处于漠南通往关洛“人字”通道的正北棋眼;从晋北格局看,是因为雁门关处于“内外三关”的西半防线中枢地位;从小格局看,是因为雁门关处于拔地而起的雁门山的控扼之处,以及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地位。

最后,安利一波寒某2015年秋游雁门关的游记:三晋古迹(3)新五A加持の雁门关 ,更多雁门关图片可在此专栏文章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