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的定义】我们的电影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国家形象?
在很多普通人眼里,电影就是娱乐方式的一种,然而电影市场作为文化市场的一部分,电影天然的承载着更多的内容。2018年11月10日,在"影视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论坛上,包括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项松林在内的多名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自己对于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观点,这场论坛或许会掀起一场中国电影文化的变革。
中国电影应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的重任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在致辞中表示,在国际事务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国际对我们电影的评价。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的强大,不得不回答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电影该如何塑造我们国家的形象?应该说,在良好国家形象的树立方面是中国电影的短板,建构中国电影学派恰逢其时。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认为,不能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简单理解为一种对外文化的宣传包装,而应把它作为文化自我建构的战略,比如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为中国电影在思想上、艺术上、商业上和价值观上都树立典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在大举"软实力"和"巧实力"大旗、希望走文化强国道路之时,值得警醒的是西方所提出的中国"锐实力",它指中国软、硬实力介入西方世界和第三世界的现状。外部对"锐实力"的高度警觉造成的文化屏蔽如何破局?张教授强调三个方面:第一,对中国电影市场要有自信,它是面向全球开放的市场;第二,保持定力,保持原有的运作规律和核心内容;第三,扩宽主流文化的宽度,激活大众文化活力,加强与全球青年人的沟通。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项松林认为,用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要在"造出来、走出来、融进来、请进来"上下功夫,要用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强化文化交流建构,使中国影视文化塑造文化形象实现从"要我听"到"我要听"的转变,不断吸收外国先进文化,避免过热、过度解读和用力过猛等方式,以"鉴"当头,取得长足的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王志敏则通过具体的电影实例指出,电影有塑造国家形象的功能,也有诋毁国家形象的功能。面对问题,他认为中国电影要讲"正能量"的中国故事,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争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中心副教授曹书乐则对韩国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认为真正代表着中国国家形象的不是有权有钱的特例,而是具有个人魅力和更独特的普通个体。她认为社会现实在形塑和限制着电视或者电影的制作,偏见在媒介上是不能消除的,我们应该反思输出策略,在价值观上求同存异。
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正山则认为,在国家形象塑造上,主旋律电影应承担主要责任,但主旋律电影首先需要成为主流电影,这其中,观众是关键。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突破性的政策支持必不可少。
最后,由清华大学雷建军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点评与总结,他认为,第一,从影视文化塑造人物向塑造国家形象拓展是正确方向;第二,应明确影视的价值观输出,更需要明确中国人应该输出何种生活方式,从价值感向生活方式迁移;第三,从政治语言向艺术语言转化;第四,回到电影作为大众流行媒介的本质,而不是把当成把影视单纯的当成工具。
向国外输出影视作品之时,也策划一下人员的输出,通过中国人在国外影视内容中的表达,构建起国人形象与国家形象。
好莱坞也做"主旋律"电影
好莱坞电影中一直承担着美国梦的对外文化输出倾向,美国的主流文化因此有了推动人类发展,从文化中的"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力量,在好莱坞庞大的市场占有率下,美国文化对全球观众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大家纷纷把美国当成民主自由的典范,现实世界的天堂。
无论好莱坞的电影艺术成就如何,但不能否认的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凭借着好莱坞电影领先全球的电影工业,营销方式,牢牢掌握着世界电影市场,甚至塑造了全球观众的观念意识。
作为一个立国时间较短,以移民为主的国家,美国人民对自己国家有着强烈的骄傲和认同感,这就是美国文化界一直在宣传的美国梦——在未来面前,人人机会均等。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快速传播,能完美展现文化影响力的电影就成了美国文化传播,文化竞争的文化武器,以美国一直强调的自由、民主和博爱的精神,以及世界第一强国的巨大优越感,这也成为了美国电影对外输出的特有文化标签。
美国电影的主旋律正是电影文化与大众理念互相成就的结果,电影主动迎合主流文化理念,又因为符合大众理念成为主流电影,而作为宣传美国梦的好莱坞电影又继续强化着美国梦的主流文化地位。
文化商品之间的交流很多时候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文化商品之间的博弈其实也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好莱坞电影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电影会展示美国强大的各种工业产品,它是美国制造业最好的宣传广告,世界其他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也会看到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及美国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富裕物质基础,因此就会向往美国。
所以好莱坞向其他国家输出电影,同时就会帮助美国的产品在世界其他国家取得销售。对好莱坞来说输出文化只是目的之一,输出文化是为了更好占领商业上的优势地位,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或许意味着我国电影文化理念的变革
上世纪50年代国家要求艺术界全面学习苏联,当时中戏的校长欧阳予倩、人艺的焦菊隐等前辈进行了软性对抗,他们认为苏联艺术思想,确实应该学,但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传统,因此他们在学习苏联艺术思想的时候,做了很多艺术民族化的努力。不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内逆向民族主义泛滥,对民族文化的过去进行了否定,甚至认为只有全面效仿欧美表演方法才是中国艺术的出路。
在电影圈更是如此,学欧洲电影,特别是法国的新浪潮运动,中国电影开始了消减戏剧性,弱化矛盾冲突,强化视听造型,那些展露国内落后状况的艺术电影在欧洲赢得了一些喝彩,他们认为这深刻的表达了人性的弱点和挣扎,但不被普通观众所接受,整个90年代国产电影票房沦陷到历史最低谷。
1987年的时候北京电影制片厂准备试水商业片,任务落到了李少红几个当时还是年轻导演的身上,但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愿意拍庸俗的娱乐片,互相推诿之下最后推到了李少红导演身上。当时李少红导演委屈的直哭:"你们太过分了,太欺负人了,为什么让我去拍娱乐片?"
但最后拍出来的惊悚影片《银蛇谋杀案》在当年却非常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
导演张扬的父亲,张华勋导演曾拍摄完《神秘的大佛》和《武林志》后遭到了评论界猛烈攻击,他曾经愤怒地问道,拍娱乐片算不算探索?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有更猛烈的批判,最终他只能改拍文艺片去了。
南加大有非常著名的一句校训"现实在这里中止",电影本质的力量就是为观众造梦,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圆的梦。看看席卷全球的好莱坞大片,主角的结局往往都特别好,让观众看了不会那么压抑。艺术片则不同,它更喜欢反应人性阴暗的层面,故事讲的也都是边缘人群的故事。
艺术片没有问题,它能引起人们对生活苦难的反思,通过主角的人生反思现实世界的痛苦。但问题在于,之前国内只有艺术片能通过各个电影节走出去,很少有其他类型的电影走出去。国外观众看到中国的电影,就会认为中国就是这个样子,这非常不符合我们文化要承担起的宣传责任。
90年代时导演拍商业片甚至还有难以启齿的羞辱感,直到把欧洲电影节几乎拿了个大满贯的张艺谋2002年《英雄》的上映,才逐渐开始扭转这种思路。
梁家辉多年前在一个采访里说,我们应该拍我们中国的电影,把一部中国的电影带到西方的世界,让西方的观众去欣赏。
而中国文化拥有者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从文化资源来看,中国有着最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极具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资源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最具有经济开发的丰富源泉。
如此优秀的中华文化应该走出去,建立品牌、版权、发行网、人才和技术的完整文化产业工业链,像好莱坞承载美国文化一样扬帆出海,布局全球文化产业,对外宣传国内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世界认识中国、正视中国。
这是中国电影文化界所必需承担起来的责任,而在全球传播过程中,如何将中国文化元素与国际元素相容,让国外观众更易理解和接受,也是考验国内电影人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