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英文名】IDG资本熊晓鸽——中国互联网世界的神奇大侠

2019-06-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熊的故事来自大洋彼岸,在美国他遇到了"老麦",IDG董事长麦戈文.显然在老麦的支持下,熊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世界的关键人.24年前,麦戈文相信面前那个眼神坚定的年轻人可以开拓一片天地,于是给了他2000万美元:去投资吧,没有回报没关系,不急,路是对的,人是对的,我们慢慢做.1986年秋,熊晓鸽(英文名:Hugo Shong)获波士顿大学全额奖学金,怀揣38元美金去了美国,拼命苦读,只用了8个月就拿到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1987年底,进入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国际经

熊的故事来自大洋彼岸,在美国他遇到了“老麦”,IDG董事长麦戈文。显然在老麦的支持下,熊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世界的关键人。

24年前,麦戈文相信面前那个眼神坚定的年轻人可以开拓一片天地,于是给了他2000万美元:去投资吧,没有回报没关系,不急,路是对的,人是对的,我们慢慢做。

1986年秋,熊晓鸽(英文名:Hugo Shong)获波士顿大学全额奖学金,怀揣38元美金去了美国,拼命苦读,只用了8个月就拿到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1987年底,进入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卡纳斯公司工作,担任了《电子导报》亚洲版的主任编辑;1991年,进入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工作。在他全权接手亚太区事务后,IDG在亚洲多年亏损的项目开始全面盈利;1991年,进入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工作。

后来,熊晓鸽回到中国,协助IDG创始人及董事长麦戈文先生在中国创立“太平洋风险技术基金”(也曾用名“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后更名为IDG资本/IDG Capital),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1994年初,熊成为IDG亚洲区负责人。

但也有人说IDG资本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没有盈利。后来,不得不卖掉了“心爱的小企鹅”。

1999年11月,是腾讯的一周年,QICQ的注册用户终于达到100万,腾讯的账面上却只剩下1万多元。腾讯的用户量是很好的“对外名片”,于是最后被IDG和李泽楷(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旗下的香港盈科资本看中,二者各自出资110万美元并占有了腾讯20%的股份。

第一次融资成功后,腾讯立马用这220万美元提升技术:改善服务器和带宽等硬件问题,同时加大软件的开发和改进,借这个机会拉开与市场上竞品之间的距离。IDG和香港盈科也顺便帮忙解决了腾讯与ICQ之间的法律纠纷,至此之后,QICQ正式改名为QQ。

很快,腾讯的钱又花完了,IDG的基金也快到期了,迫于压力,IDG资本不得不套现腾讯的股份让基金有个好看点的回报率。

卖出腾讯,从今天看显然是一笔必吃后悔药的买卖。但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却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在卖出腾讯之后,IDG资本才真正走上了大发展之路。

1999年,IDG资本率先启用合伙人制基金管理模式,IDG资本从原本IDG的投资部门演变为实行合伙人制的独立运作的基金管理团队,成为中国第一家设立合伙人制基金管理模式的机构,自此IDG与IDG资本管理团队已不存在任何股权方面的关系。

IDG资本开始拥有多家国际知名基金机构投资人,IDG不再是其唯一机构出资人。彼时Accel Partners是IDG资本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合作引入了多位国际重量级机构投资人,并发起设立多支成长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

‘IDG资本收购IDG’——这桩乍看令人困惑的收购背后,其实蕴含了我们对IDG尤其是麦戈文先生的感恩。”熊晓鸽说,“IDG是IDG资本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在2005年之前也是唯一的一个。2005年之后,独立募资的IDG资本,获得了更多国内外投资人的认可,设立了更多的成长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基金以及人民币基金。

虽然IDG资本管理的基金规模越来越大,IDG在基金投资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但我们在名字中永远留下了IDG的烙印,我们永远是‘IDG资本’——不敢忘记第一个为我们交学费的人。

不过对于今天的很多人而言,这个事或许是个新闻。更多人一直以为他们有着密切的股权关系,这才是事实。

而如今,老麦年高又百年之后,熊晓鸽携手泛海建设,买下了IDG集团。对于熊晓鸽而言,他完成的是对于老麦的承诺,而对于笔者而言,总感觉那些美国人给予我们这个国家和时代的东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