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个人身家有多少】熊晓鸽:咬牙6年猛砸14亿 终成就3万亿的财富帝国

2019-06-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他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一手捧红了<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等权威计算机报刊,同时扶持了腾讯.百度.360.搜狐.携程.当当.如家.物美等几十家重量级的IT公司.毫不夸张地说,你能够想到的IT公司就有他的影子,他就是IDG中国合伙人熊晓鸽.1956年,熊晓鸽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老军人家庭.父亲曾于1950年参加过抗美援朝,在上甘岭战役中被炸掉左腿,回国后转业后到湘潭钢铁厂当一名干部.不幸的是,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出身问题成天挨批斗.父亲怕熊晓鸽外出受欺负,就把他圈在

  他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一手捧红了《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等权威计算机报刊,同时扶持了腾讯、百度、360、搜狐、携程、当当、如家、物美等几十家重量级的IT公司。毫不夸张地说,你能够想到的IT公司就有他的影子,他就是IDG中国合伙人熊晓鸽。

1956年,熊晓鸽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老军人家庭。父亲曾于1950年参加过抗美援朝,在上甘岭战役中被炸掉左腿,回国后转业后到湘潭钢铁厂当一名干部。不幸的是,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出身问题成天挨批斗。

父亲怕熊晓鸽外出受欺负,就把他圈在家里,时不时买点收音机、闹钟等小电器让熊晓鸽当玩具,所以熊晓鸽从小对物理特别感兴趣,动手能力非常强。不过,成分不好的熊晓鸽没有资格当工农兵大学生。

1972年,为儿子的前途考虑,父亲不到五十就办理了内退,让16岁的熊晓鸽顶职去轧钢分厂当了一名电工,也算圆了熊晓鸽儿时的愿望。

当时,湘钢是湖南第一大钢铁公司,钢城方圆十多公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多职工。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人相当吃香,尤其在钢厂,自来水、煤气等都不要钱,隔三差五还发米、发油、发面,熊晓鸽成天与一帮厂矿子弟在一起唱歌、拉二胡,日子过得非常快活。

四年后的1976年,"四人帮"垮台,隔年恢复高考。当了4年工人"老大哥"的熊晓鸽突然感觉"知识分子的春天要来了",他决定抓住春天的尾巴。

要说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复习了2个月,1978年7月20日,仅有初中文化的熊晓鸽就走进考场,并一举考上了湖南大学英语系,成为当年40.2万人的一份子,当年的高考录取率为6.5%。

"如果我真的是一只早晨的鸽子,那么1977年高考就是早晨那第一缕阳光,驱走了一切命运的阴霾,照亮了精彩人生的前路。"

当时,同一届年龄差距将近10岁,不少同学上过山、下过乡,人生阅历极为丰富,例如日后鼎鼎有名的经济学家杨小凯1979年出狱后,就在在湖大数学系旁听了一年。

22岁的熊晓鸽从班上不少老大哥身上学会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在湖大这个千年学府中度过4年极为愉快时光。日后,熊晓鸽功成名就之后不忘回报母校,在湖大设立奖学金,掏900万修建游泳馆,并于2016年12月计划捐资1亿元筹建湖大艺术学院。

1982前毕业前夕,当时正好赶上第五次中东战争,外语基础甚好的熊晓鸽一下子对新华社的战地报道着了迷。所以毕业后,熊晓鸽没有留在湖大当老师,而到跑到北京当了两年英文翻译,并于1984年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师从著名的朱教授,朱教授此前曾在新华社香港分社、东京分社都工作过。

读研期间,熊晓鸽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新华社外派的战地记者,所以当其他同学做英语家教,挣快钱的时候,熊晓鸽则去新华社国际部实习,给中国日报写文学艺术方面的稿子。不过,一个学生娃采访名人哪那么容易,他经常吃闭门羹,为此熊晓鸽很郁闷。

1985年秋天,课堂上来了一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他一眼就相中熊晓鸽"你做记者很有潜力"。这时,熊晓鸽也收到周全的信件:"快点来美国吧,只有在美国才能早日实现你的梦想。"

周全是谁?那也是一个学霸级人物,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大,后考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1989年获美国Rutgers大学光纤专业博士学位。1984年国庆,熊晓鸽去大连旅游,通过同学介绍,他住在周全的宿舍。湘军碰见淮军,自然英雄惜英雄,两人遂成为了一辈子的朋友兼生意伙伴。

"生活费不够怎么办?""我借给你1000美元。"

于是,熊晓鸽于1986年秋天,怀揣38元美金只身去了美国。不过,到了美国,发现周全那1000美元根本不够,于是他一边学习,一边给人修排风扇、刷房子。据说,熊晓鸽给杂货店组装自行车,最高纪录是一个上午组装15辆合金山地车。

仅仅8个月,熊晓鸽就拿到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今天,如果您有机会就读新闻传播学院就有福了!因为现在熊晓鸽不但是该学院的董事,还设立了"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奖"和"熊晓鸽亚洲报道年度记者奖"。该奖学金非常丰厚,拿到的同学再也不用靠组装山地车赚取生活费了。

不过当时华人在美国却不好找工作。所以1987年底,在导师的推荐下,熊晓鸽继续去塔夫茨大学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到了1988年,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卡纳斯下属的《电子导报》要搞一份《亚太商业》,想找个兼职的"每小时15美元"。

在美国熬了2年多的熊晓鸽一听有钱赚,立马没有心思读博士了,直接去卡纳斯出版集团,职位是记者,不过这次采访的阵地不在战场,而是硅谷。

尽管3年后升任主任编辑,并结识了一帮在美留学的哥们如张朝阳等,不过,熊晓鸽在卡纳斯却并不开心"成绩都是领导的,失误全是自己的。"

就在那时,熊晓鸽生命中的贵人出现了,就是IDG的老大麦戈文。熊晓鸽先后两次给麦老大当过翻译,第一次是在1988年,中信集团的荣毅仁主席在弗莱彻演讲,会后,荣主席与麦戈文的见面由熊晓鸽做翻译。

第二次是给纽约的华人留学生作演讲,当时麦老大讲了一个5分钟的笑话,熊晓鸽只翻译了两句话,下面却掌声雷动,笑声不断,导致老麦相当佩服熊晓鸽的口才。熊晓鸽当时的两句话是"刚才麦总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请大家鼓掌!"

老麦一生中与中国有缘,他30多年中去了中国120多次,平均每年要去四五次。

为什么呢?最有名的一个段子是说 60年代中期,IDG投资的《计算机世界》的办公室在一家中餐馆的楼上,每天下午4点半,编辑们的胃口就会准时被楼下中餐馆炒菜的香味勾起,然后赶紧截稿,所以美国的《计算机世界》从未误过刊期。因此,老麦认为中餐对《计算机世界》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1年冬天,卡纳斯要全面撤出中国市场。"难道又要丢掉工作?"熊晓鸽急了,他给老麦写了一封毛遂自荐的信。结果第二天,老麦就约熊晓鸽面谈,原定45分钟的见面谈了三小时。最后,麦老大问熊晓鸽有什么要求,熊晓鸽只了说一句"能够直接向您汇报就可!"

想想看,能直接向董事长汇报,不是部门老总是什么,那薪水还能低?果然,当时熊晓鸽的年薪是4.2万美元,老麦一出手就是5万美元,仅仅半年后薪水就涨到10万美元!

1991年11月6日,熊晓鸽正式加入了IDG,几个星期后就给了熊晓鸽2000万美元资本金。

熊晓鸽前脚刚刚加入IDG,后脚就开始忽悠周全。两人是多年的死党,早先周全经常救济熊晓鸽,后来熊晓鸽在卡纳斯做记者有钱了,还在读博士的周全就反过来找熊晓鸽蹭饭。

听熊晓鸽这么一说,周全寻思"我是一纯搞理科的,一没读过MBA,二没管过公司,行吗?"熊晓鸽安慰他"你聪明,肯学习,有激情,再说我也是不懂啊。"就这样,周全就稀里糊涂成了熊晓鸽的合伙人。

当年12月,两人回国,第一站去的是最有创新活力的深圳。熊晓鸽、周全张罗了一桌饭局,把两人在湖大、中国科大、社科院的二三十个同学全叫上。干什么?想请同学们帮忙寻找投资机会。但在1991年,国内连互联网都没有几个人听说过,更别说什么VC、PE、风险投资了。

当时,很多同学一个月工资才120元人民币,而熊晓鸽却手握有2000万美元,不少同学犯嘀咕"我们都是十多年的老同学,知道你不是骗子。不过,你给我钱,等我把企业做好了,你还要退出去,这不是傻吗?" 好几个同学吃完饭后,等熊晓鸽再打电话,干脆不接电话了。

两人只好灰溜溜跑到北京。到北京倒是遇到不少侃爷,一听还有两个"傻子"主动送几百万钱来,那自然夹道欢迎"搞点钱来花花谁不愿意?" 两人一听又害怕了。

于是1993年,两人又跑到上海,最后终于与上海科委达成合作,投资2000万美元成立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

两年多的跌跌撞撞,熊晓鸽也总结出来投资三要素"一是市场,二是产品,三是管理团队。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

首先会看创业项目所处的市场是否足够大。熊晓鸽认为,创业者要找对河流,也就是在风口。当领域很小,创业者又很坚持的时候,必须放弃,即便做到了市场第一,也不能投,因为市场规模太小了。

其次看产品是否够创新。所投项目必须要有想象力,包括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等具有独特的创新。当时国内很多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是靠模仿硅谷的商业模式,熊晓鸽认为后发优势也可以取得成功,因为国情不同,在美国做不成的,拿到国内就能做成,因为中国人多。

最后是看创业团队的执行力和应变能力。必须要与创业者反复沟通,评估创业者的健康情况,判断他学习能力、思考方式,熊晓鸽认为羔羊一样的创业者坚决不能投。

要说熊晓鸽还真是一员福将,面相好。虽然国内异常坎坷,但是墙里开花墙外香,IDG亚太区的其他国家形势一片大好。到了1992年9月,连续赔了7年的新加坡市场开始盈利,连续赔了2年的马来西亚市场开始盈利,连续赔了8年的港台市场开始盈利,最后熊晓鸽无可争议地成为IDG新一任的亚太区总裁。

当然,那两年熊晓鸽国内最大的收获就是"悠忽"到章苏阳、王功权、过以宏等7人加入,并首创"合伙人制",形成日后IDG的"九大金刚"。

当时,章苏阳心想"反正工作也不好找,我兜里一分钱没有,光脚的难道还怕穿鞋的?"王功权倒是刚刚从海南挣得几十万逃回北京,不过对VC也是个门外汉"只要不从我兜里掏钱,其他都好说。"

1994年前后,每年老麦到中国巡视的时候,熊晓鸽总是提心吊胆"怕他突然一灰心,收回所有在中国的投资和预算。"可老麦依旧谈笑风生,对熊晓鸽等几个人的工资一分钱没少发,熊晓鸽百思不得其解。

2011年11月6日,IDG中国 成立20周年时,熊晓鸽终于忍不住了"当年您老为何敢把几千万美元赌在我这个毫无经验的人身上?"麦老大哈哈一乐"你都敢拿自己的青春来赌,我赌点钱算不了什么?"

既然老麦那么信任,熊晓鸽决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如何破局呢?记者出身的熊晓鸽略一寻思,就决定放弃先前零打碎敲的做法,改用高举高打的套路。

2001年,熊晓鸽在深圳举办一个IT投资论坛,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邀请了不少国外风险投资大腕,包括麦戈文。更重要的是,熊晓鸽还请到了时任电子工业部主管计算机的一位司长。

结果投资论坛大获成功!论坛结束不久,熊晓鸽就接到电子工业部的电话,邀请他为电子工业部司局以上领导做一次风险投资的介绍,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胡启立竟然也出席了讲座。

后来你知道的,IDG马上驶入快车道,熊晓鸽成为出境最高的风投人物,以至于到后来,没有熊晓鸽参加的互联网论坛就是草台班子。

需要投的项目多了,九个合伙人一商量,决定广收薄种"单个项目资金控制在百万之内。"2005之前,IDG一共投了四五百个项目,基本上 "该投的都投了"碰见的不是大腕就是二腕!

最早投的是搜狐。1997年底,张朝阳基本上花光了尼葛洛庞帝早期的17万美元,后来找朋友借的10万美元过桥贷款也烧得差不多了。怎么办?张老大突然想起了在美国海关给他唱《送战友》的熊晓鸽,老朋友自然不能含糊,后来熊晓鸽联合英特尔公司、道琼斯、晨兴公司一起投了搜狐220万美元。

随后就是腾讯。当时,国内的ICQ以1亿美元卖给AOL,小马哥心想"作为ICQ的汉化版,总该值点钱吧"他把商业计划书反反复复改了六个版本,不料找了一圈,出60万都没有人买!

熊晓鸽得到消息后,大骂"这帮不识货的家伙,太便宜了!"他连夜拉着电信盈科的李泽楷,于2000年上半年,一家出110万美金,两家各拿下腾讯20%股权。20%的腾讯股权是什么概念,要留在现在价值3800亿!

接着就是百度。2000年初,百度上线后,缺钱缺得厉害,李彦宏着急上火,到处寻找A轮融资。好在那年夏天,就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李彦宏在恒基中心IDG公寓里获得了IDG的150万美元,百度因此安然度过了寒冬期。

如果当时熊晓鸽但凡有半点犹豫,估计百度就不是日后的百度了!5年后,2005年百度登陆纳斯达克,为IDG带来了高达1亿美元的投资回报,投资收益近100倍!

熊晓鸽及其IGD资本的投资清单还有360、盛大、携程、当当、如家、物美、完美时空、易趣、3721、金蝶等300多家,基本上等同于中国IT界。

IDG第一只基金1993-2003年年均回报率是36%;第二只基金1999年-2005年回报率超过40%,到2006年底,IDG共在中国投资不到2亿美元,回报已经达到10多亿美元。据估计,仅2006年之前IDG投资过的企业市值峰值就超过3万亿。

于是IDG火了!IDG就等于TMT,IDG就等于VC,VC就等于IDG。

于是熊晓鸽火了!熊晓鸽就等于"中国VC第一人",熊晓鸽就等于"中国VC拓荒者"。

熊晓鸽一火不要紧,软银亚洲的阎炎来了,红杉资本的沈南鹏来了,汪潮涌、徐新等一大拨海龟VC都来了。阎焱曾说过"我给熊晓鸽做托很多年"。原来有一段时间,IDG经常做第一轮,翻了四五倍以后再卖给软银做第二轮。

但是更多的海归风投如沈南鹏一样,成功做过企业,对高科技、互联网很熟悉,资源整合能力非常强,具备超牛的与国际资本的对接能力。同时,国内一批早期创业成功的创业家开始组团介入互联网早期投资,如雷军、徐小平等人,他们距离创业者更近,脚步更轻盈。

面对竞争日益白热化的风投行业,2005年以后,熊晓鸽投资风格有所变化,他开始对遍地撒网式的投资进行改良,不拼抢热门项目,不盲目竞价,开始走精耕细作的套路。

从有关数字可以看出,2005年以后,IDG资本的退出项目共60起,但是2005年之后投资退出的仅为25起。期间,不乏91无线、小米、搜房网等大手笔,包括传奇影业、暴风科技、周黑鸭、宜信、美图秀秀、猪八戒网、找钢网、金山云等优质项目,有超过30亿美元估值的蘑菇街、超过10亿美元估值的贝贝网等等。

不过,对于早已功成名就的熊晓鸽来说,"投资一家牛轰轰的公司才会有更大的快感。"

2006年以后,在以电商平台为主流的第二波互联网创业潮中,熊晓鸽确实忽视了互联网电商的影响力,例如刘强东创办的京东。

其实1999年前后,阿里巴巴的马云曾经找上门来,不过当时IDG已经在电商领域投了8848、慧聪和Made in China,所以马云只能落寞回到西湖边上独自痛苦。16年后,得知马哥以2000亿的身价高高在上,估计熊晓鸽对"昔日爱搭不理,今日让你高攀不起"那句话体会异常深刻。

痛定思痛,最近两年,熊晓鸽笃信"敢于豪赌的人总是通吃",他开始提前布局90后。2016年8月,IDG资本宣布成立一只1亿美元规模的90后创业基金。

近几年IDG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智能电动车、生鲜、母婴、奢侈品、时尚、淘品牌、海淘、B2B垂直、社交电商乃至微商等领域都有布局。

所投90后的项目中包括卡通头像DIY、移动社交工具脸萌、弹幕类视频网站Bilibili、一起唱、POI在线教育、年轻开发者社区Segment Fault等等。

熊晓鸽期待在90后创业者中找到中国的扎克伯格,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泡在90后的人群中,参加一些电视台搞的创业节目"要投资一个行业,一定要亲自试水,否则永远只能在浅滩徘徊"。

今年1月19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来"IDG资本联合泛海控股全面收购IDG集团"。交易完成后,IDG资本将成为IDG投资业务的控股股东。

创造过无数传奇的熊晓鸽再一次以这种传奇的品牌传递方式,向麦老大致敬"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传承麦戈文先生的理念与精神财富,持续关注公司业务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