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Steffen Mischke教授和倪健博士访问青海盐湖所

2018-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应青海盐湖所"百人计划"赖忠平研究员的邀请,2011年1月18-19日,德国波茨坦大学Steffen Mischke教授和德国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倪健博士访问青海盐湖所,并于19日上午在六楼会议室分别做了学术报告.倪健博士做了题为"Reconstructing and Modelling Biomes in Central Asia"学术报告,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古植被的重建,阐述了建立植被生物群区的五个步骤,从基本的孢粉数据着手还原古环境的植被类型,逐步

应青海盐湖所“百人计划”赖忠平研究员的邀请,2011年1月18-19日,德国波茨坦大学Steffen Mischke教授和德国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倪健博士访问青海盐湖所,并于19日上午在六楼会议室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倪健博士做了题为“Reconstructing and Modelling Biomes in Central Asia”学术报告,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古植被的重建,阐述了建立植被生物群区的五个步骤,从基本的孢粉数据着手还原古环境的植被类型,逐步确定生物群落类型的相关性,最终划分一定区域的植被生物群区。

运用该方法,倪建博士重建了中国末次盛冰期,全新世和现代植被生物群区的分布。第二部分为植被模型,介绍了建立植被模型需考虑的影响因素,从全球尺度上来说气候模式是影响植被类型的决定性因素。

利用基于过程的平衡态陆地生物圈模型BIOME4及其动态发展已成功模拟大尺度区域的植被地理分布、净第一性生产力和碳平衡等。

Steffen Mischke教授做了题为“Late Quaternary climate in Central Asia: three case studies”的报告,介绍了他近年来在亚洲中部地区冬给错那、希门错和柴达木盆地等的古环境重建工作。

通过对希门错和冬给错那钻孔碳氧同位素,碳酸盐等理化指标的分析,重建了该地区晚冰期以来的古环境变化过程。结合青藏高原其他湖相沉积记录表明青藏高原的古气候记录存在空间异质性,对于全新世适宜期这种典型时段大部分沉积记录也有明显的共同性。

报告也讲述了柴达木盆地贝壳堤的贝壳、介形虫及其周围古湖相沉积的介形虫种类的鉴定,结果表明该贝壳堤的贝壳类型属于浅水河流相的原生沉积,其堤上的介形虫残体也是附近湖相沉积近距离搬运而来。该野外工作是去年8月底Mischke教授、郑绵平院士研究小组和赖忠平研究员研究小组三方联合野外考察中的部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