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的一生】张贤亮:生于南京一生传奇 从农场走出的“笔杆子”
9月27日,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在银川去世,享年78岁。
张贤亮先生的助理马红英透露,张贤亮是9月27日下午两点左右因病猝然离世,具体什么病不方便透露,已经治疗一年,但张先生去世前身体状况一直不错,没想到走得这么突然。
马红英介绍,张贤亮先生的追悼会将于9月30日在银川举行。
张贤亮简介
张贤亮,男,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1936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代表作:《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早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导演陆川等悼念
昨天下午,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对于他的离去,各网友以及陆川、知名编剧都通过微博表示哀悼。
9月27日20点56分,微博认证为"知名编剧、策划人鹦鹉史航"的网友通过微博悼念著名作家张贤亮,称:"张贤亮去世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食色性也,都是被他启蒙不少,从《早安朋友》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绿化树》,那里的饥饿与最终找到的食物,糨糊变贴饼子,像《伊万·丹尼索维奇的一天》。汪曾祺真是写家常美味,张贤亮则是写饥饿最好的调味品。"
21点31分,导演陆川也在微博中为张贤亮点蜡烛并写道:"这个时代我最喜爱的文学大家之一。《灵与肉》《绿化树》等震撼人心的作品肯定会载入中国文学的史册。"
从农场走出的"笔杆子"
张贤亮祖籍江苏盱眙,1936年生于南京,父亲曾在国民政府里担任要职。1955年,他与母亲、妹妹随两千名北京移民一起来到宁夏,在贺兰县的黄河岸边落户。
后来,这批北京移民在当地组建了京星农场。但没过多久,他便因在文学刊物《延河》上发表诗歌《大风歌》而被打成"右派"。此后,张贤亮被安排在西湖农场、南梁农场等地"劳动改造",所受错误处理也在此期间不断升级,时间长达22年。
虽然历经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消沉。相反,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思考,甚至将《资本论》反复"啃"了多遍。所有这些,都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素材。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晚拨通了《人民文学》副主编邱华栋的电话。邱华栋还记得90年代自己专访张贤亮时的情形:"那时候他六十多岁,很瘦但很精神睿智。他站起来,还问我他像不像一头狮子。"在邱华栋看来,张贤亮的文字是同时代作家作品中最优秀之一,"包括梁晓声、张抗抗在内的知青文学,莫言代表的乡土文学,他们都是站在张贤亮这一辈人的肩膀上成长的。"邱华栋说。
转行经商,牵头创办西部影城
张贤亮的成功,并不仅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1988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斩获国际大奖,其主要外景地银川西郊的镇北堡也逐渐进入人们视线。1992年,记者在《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上分别发表了题为《红高粱"红"了镇北堡》《影视界看好宁夏"外景地"》的文章。
两篇报道吸引了镇北堡所在地贺兰山林草试验场时任场长袁进琳(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的关注,他不仅将这两篇报道大量复印,广为散发,而且就此率先提出恢复外景地、发展旅游事业的初步设想,得到各方的热烈响应。在具体筹划时,大家一致认为此事应该由张贤亮牵头,借助他的名望和号召力促成此事。
张贤亮不仅扛起了这杆大旗,而且不断完善、提升,使这个昔日废弃多年的古城堡,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和5A级旅游景区。张贤亮曾对记者说:"如果说,我创作的小说是‘平面文学’的话,那么,西部影城就是我创作的‘立体文学’。"现在的西部影城,集观光、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体验于一体,曾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作品拍摄基地。
江苏曾经想出版他的文集
得知张贤亮去世消息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退休老编辑张昌华告诉记者,80年代,张贤亮火起来的时候,他就开始与张贤亮约稿,准备出版他的书籍,"我比较关注江苏本土出生的作家,先后与他通过4封书信。"
电话中,张昌华找出了保存至今的信件,"第一封信是张贤亮于1986年5月29日写来的,当时我们正在筹备《东方记事》杂志,想和他约稿,他在信中非常客气,说自己是个‘刑余之人,不可言勇’,在文坛不过是个跑龙套的人,面对江苏父老乡亲,也只能敲敲边鼓,如有合适之作一定奉上。"张昌华回忆说,当时,社里为了拉住张贤亮,想和他签订一份出版协议,但他始终不愿意,说自己写作很随性。
第二封信则是写于1987年,张贤亮在回信中夹带了22元钱,让张昌华代买两本江苏文艺社出版的图书,一本是《古文鉴赏字典》,一本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记得我给他寄过杂志,可能页面上刊登有这两本书的广告吧。"
后两封信是到了1998年,当时江苏文艺社推出了一批名作家的文集丛书,包括叶兆言、苏童等,"我们也打算出版张贤亮的文集,他也表示愿意合作,并且寄来了文集的目录。但是很遗憾,最后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出成。"扬子晚报记者蔡震综合
张贤亮的"江苏缘"
张贤亮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透露,儿时居住于南京狮子桥的"梅溪山庄",曾在筹市口上中学(应该是南京第二中学)。
1、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全家回到老家南京。我祖父在南京有一所颇有名气的大花园,是在二十年代仿苏州园林的式样建造的,我就出生在那花园中的一个院落。在我出生的三十年代中期,楼台亭阁中时时传出六朝古都的遗老遗少骚人墨客的吟唱,一册册装订精美的旧体诗词印刷出一摞又一摞,当然是现在所说的"自费出版"。(摘自《青春期》)
2、1985年到南京领一个文学奖项时,与友人李国文、邓友梅等获奖者由张弦带路去寻找我的"故居"。虽然街市铺面变化很大,但车到"狮子桥"我马上就能认出我的出生地。原先偌大的"梅溪山庄"改建成了一座电机厂,只有儿时曾在下玩耍的一棵梧桐树依然繁茂。
(摘自《故乡行》)
3、我在1936年12月生于南京,可以说我一出生就领教了日本人的招数。祖父是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官,住宅很大,就在那时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后面——湖北路狮子桥,祖父给它取名"梅溪山庄",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一座园林。我呱呱落地的第四天发生"西安事变"。(摘自《我为什么不买日本货》)
4、我被送到一个叫筹市口的地方上中学。名曰"筹市口",其实并没有什么集市,而是一座长满青草的小山包。学校很威严地蹲在山包顶上,像一只灰色的大老虎俯视着沿小路而来的一群群莘莘学子。这座建筑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曾把雨伞当作降落伞,撑着它从三层楼跳到凹凸不平的青草地上,结果摔断了腿。(摘自《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