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等教育改革政策】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 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2019-09-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距1999年大学扩招二十年后,高等教育再次大规模扩招."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高职招生做出部署.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比上年增长5.16%,而2019年扩招100万人,将比上年增长27.1%,增长率提升近六倍.这个数字已经接近大学扩招后第二年,单一年份本科加高职的总招生增长人数的最高值.2000年全国高等教育共招本科.高职(专科)学生376.76万人,比上年增加101.31万人

距1999年大学扩招二十年后,高等教育再次大规模扩招。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高职招生做出部署。

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比上年增长5.16%,而2019年扩招100万人,将比上年增长27.1%,增长率提升近六倍。这个数字已经接近大学扩招后第二年,单一年份本科加高职的总招生增长人数的最高值。2000年全国高等教育共招本科、高职(专科)学生376.76万人,比上年增加101.31万人,增长36.78%。

【2019高等教育改革政策】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 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毫无疑问,高职扩招代表着高等教育将再一次发生巨大变革。但这一轮高职扩招是否又会带来一场大的变化,而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又是在那里?

高等院校扩招始终都与经济和就业形势密不可分。

1999年大学扩招的社会背景是,由于国企改革、亚洲金融危机、城市化进程发展等原因,使得1998年失业率达7.9%到8.5%成为1949年以来最高的一年。而对于大学扩招起到重要作用之一的,经济学家汤敏及夫人左小蕾1998年11月向中央递交的公开信《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 招生量一倍》中,就是提出了通过大学扩招解决经济及就业难题。

他们认为,通过使高校招生量在三至四年内扩大一倍,即可每年增加一千亿元的消费需求,使GDP增长0.5%; 同时缓解自1992年国企改制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让新增劳动力延迟进入市场,在此后四年内为下岗职工腾出五百万至六百万个工作机会。

1999年6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宣布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拉开了持续十三年的大学扩招序幕。据教育部统计,当年普通本专科招生共159.68万人,比上年增加51.32万人,增长率达到史无前例的47.4%。

本轮高职扩招与高等教育改革同样基于类似原因。

据教育部数据,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34万,相较2018年增加14万,高校毕业人数再度创下新高。经过十多年的大学扩招,市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已趋于饱和,由高校教学变化较慢,院校学生所学落后产业实际等原因,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相反,高校招生抢占了原本属于高职院校的生源,使存在大量需求的产业升级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职业人才的供应。

人社部2018年数据显示,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全国政协委员杨成长曾表示,“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实际上我们更需要技工、熟练工人和工程师,但这部分人群占比却比较少”。

事实正是如此。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7年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也将分别达到300万人。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提出了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需要大批的技能人才作支撑,因此教育部也逐渐推出诸多政策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芥末堆梳理近年高等教育政策发现,改革主要分为面向顶尖学术人才,和培养产业升级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两个方面,并均推出了院校改革的相应措施。

在培养顶尖学术人才方面。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有关负责人强调,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

在培养产业升级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政策主要集中在应用型本科转型,和推进高职院校发展两个方面。其中应用型教育在层次上仍属于本科教育,但在培养内容上归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用型本身并不体现学历层次。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楼旭庆表示,2018年及今后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将主要定位在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也要向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

事实上,这也正是受到大学扩招影响最大的两类院校。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到,截止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将实现向应用型的转变。其中提及的部分普通院校包括一批来自地方的新建本科高校,就来自于大学扩招所带来的本专科学校数量的急剧扩张。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17发布的《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显示,新建本科院校达到678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1219所的55.6%,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建本科院校在迎来基于数量的蓬勃发展的同时,自然因为盲目扩张带来了诸多问题。

2009年至201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曾对20所新建本科院校的评估进行调研评估,其中就提到,在被调研的20所高校中,有9所高校将发展研究生教育确定为办学目标,甚至有个别学校提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其二,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贪大求全”。 20所高校中,学科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超过5个的有7所高校,个别高校达到了8个。

这批进入本科院校行列的新建本科院校不仅面临着来自同类本科院校的激烈竞争, 而且遭受到“前后夹击”,不得不在以培养创新创业尖端人才的老牌本科院校,和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主高等职业院校之间谋求生存。但同时,竞争也为新建本科院校的改革带来了促进作用。

某地方高校副校长告诉芥末堆,论条件学校可能比不过211,985这些重点高校,但与重点高校相比,在应用性人才上走出特色发展道路就是核心。

据教育部官网,在2015年至2019年,普通本科院校的转型均被纳入教育部工作重点,政策出台为应用型本科转型从顶层设计打开了通路。

2013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工作要点中首先提到,“要求新设置和更名的本科院校,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则是标志着其普通本科的应用型之路开始正式行进。《意见》对高校转型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

从2016年起,各省份逐步公开遴选出来的试点高校。为推进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教育厅分别与各试点学校签订任务书,要求各学校对本校在转型发展中的办学定位、工作目标、主要任务、2017-2020年分年度工作安排、重点项目及资金来源、保障措施等重要工作都要有明确安排。

政策更多给予了高校们更多自主权。在简政放权、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师聘任等方面对试点高校给予了相应支持。而在配套的招生方面,也同样朝着应用型人才倾斜,“新增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主要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倾斜。”楼旭庆说。

楼旭庆表示,目前3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参与改革试点,大多数是学校整体转型,部分高校通过二级学院开展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对各省份推荐的100所应用型高校,每所项目高校中央预算投资1个亿。

在高职院校建设方面,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表示,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特高计划)将在今年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有“双一流”,职业教育领域则注重“特色”和“高水平”,所以叫“特高”。

可以预想,与双一流处在同等地位的特高计划将为高职院校带来相当的改变。此外,政策对于社会企业参与开办高职院校的持续鼓励及相应政策细则的落地,同样会为高职院校领域带来更多的发展与机遇。

在扩招和改革过程中,教育质量是始终无法忽视的一环。1999年大学扩招后果里,被广为诟病的一个方面便是,教育质量急剧下降。因此,无论是应用型本科转型,还是拓展高职院校资源,如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均是最重要的一环。

高校教师制度改革,与推进产教融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首要方式。如何解决院校面临的教学实际与产业需求不匹配,其中一个难题就是教师长期脱离产业实际。而当将教师考核权力交还给院校后,院校即可通过更灵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印发《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就将对高校教师进行分类评价,职称和岗位聘任实行聘期制。《通知》提到,高等学校还可制定高级职称的破格聘任条件,取得突出业绩和贡献、符合破格聘任条件的高校教师,可直接参加评聘。

在政策层面,教育部推出了院校的“双师制”模式。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介绍,2019年起,将全面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探索建立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和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据了解,2017至2018年中央财政计划投入13.5亿元,设置300多个专业培训项目,累计组织14.4万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和企业实践,并支持中高等职业院校1.6万个专业点聘请4.4万名兼职教师。

而完善院校体系以及相应制度标准也应成为改革中的重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教育招生规模已经占到整个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的一半以上,但高职教育专门的学位制度却一直未能建立起来,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和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受经济形势与就业压力倒逼而进行扩招和做出变革,但其最终不应沦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井冈山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刘海兰在论文中提到,高校自主权的缺失与自律意识薄弱、民间社会发育的不完善以及政策分析市场或思想市场的 “排他性”等因素使得扩招决策往往受制于国家意志的诉求而严重忽视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

就业形势倒逼高等教育改革,但教育本质不应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