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厉家寨 艰苦奋斗:厉家寨的"沂蒙精神"

2019-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山东省沂山和蒙山之间的沂蒙山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神奇沃土上,诞生了无数的圣贤奇才.远到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蒙恬.刘勰.王献之,近到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他们都得这片沃土的滋养,后又以其灿若星辰的光辉回馈这片土地,也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莒南厉家寨 艰苦奋斗:厉家寨的"沂蒙精神"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永不服输,人们把这种精神特质概括为"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

山东省沂山和蒙山之间的沂蒙山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神奇沃土上,诞生了无数的圣贤奇才。远到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蒙恬、刘勰、王献之,近到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他们都得这片沃土的滋养,后又以其灿若星辰的光辉回馈这片土地,也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莒南厉家寨 艰苦奋斗:厉家寨的"沂蒙精神"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永不服输,人们把这种精神特质概括为“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厉家寨位于莒南县东北部的大山脚下,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产条件极差。当地曾流传着一条谚语:“穷山恶水种地难,既怕涝来又怕旱,十年就有九年欠;沙石盖子旱龙岗,锄地叮铛响,种地不打粮。”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是“棒子煎饼两手捧,地瓜稀粥照人影”,家家户户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莒南厉家寨 艰苦奋斗:厉家寨的"沂蒙精神"

甚至,有很多人家常年以讨饭为生。而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庄稼倒影在明净的水面上,果树环抱着秀丽的村庄……”,而这幅令人向往的乡村画卷,是几代厉家寨人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凭着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锄头一张锨大干苦干的结果。可以说,厉家寨囊括了几代人的心血与汗水。

莒南厉家寨 艰苦奋斗:厉家寨的"沂蒙精神"

厉家寨位于三山五岭两河之间,生产条件极差,耕地面积较小。解放前,全村有300多户人家,却只有6500亩薄田。人均耕地面积小,耕地质量差。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解放后的历家寨人投入到了建设家园的战斗中。

他们意识到要想让家园焕然一新,必须首先解决耕地问题。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历家寨人想了各种办法。历家寨地形条件复杂,耕地被山、河、沟、水汪分割成无数的零碎地块,几乎没有大片的土地,这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也使本就稀缺的耕地资源变得更为稀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历家寨人决定“移山”,把山上的土移到山沟和水汪里,这样土地便会变得平整,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而且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在从山上往下搬土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在岩石层下面有一片土地可以利用,于是历家寨人决心开掘这片土地。他们只用锤、镐就把三尺厚的岩石层变成一块块的石头,岩石层下的土地在深翻整平后成了十多亩的平原大地。

历家寨人就是这样,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改造自己的家园。无论是烈日炽烧的夏日还是雷鸣电闪的雨夜,厉家寨人或头戴草帽或戴着苇笠、身披蓑衣,肩扛铁锨,上河坝、水库、大坝,为农业生产改造山岭。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厉家寨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凿通了3道岭、凿平了11个岭头、填平70多个大汪、300多道水沟、改了13条山河,把1000多块小地削高填洼整成118块大地,扩大耕地面积192亩。

1957年,毛主席在看完厉家寨的农业生产报告后亲笔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九间棚村是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出了名的穷山村。该村在海拔640多米的龙顶山上,四面悬崖,山高涧陡,自然环境恶劣。1983年,全村仅70 户居民,236口人,人均收入不足180元。而且,村里缺水、无电、无路,过的几乎是远古时代原始部落的山野生活。

1984 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决心建设家园,开始了架电、修路、整地、栽树的五年规划。九间棚村地形条件复杂,四面都是悬崖,只有一条崎岖的小山路通往山上,想要往山上运送1800多斤重的水泥电线杆甚是艰难,但是九间棚人只用了20 天的时间便将一根根的电线杆抬到山上。

修路平常用5年的时间,九间棚人只用5个月就完成了。九间棚人为改良土壤也没少花心思。针对山区土层薄的实际,他们先是探索叠土,就是将周边地块里的土向中间聚拢,增加土层的厚度。

后来村里人发现,这种叠土法不行,地块越叠越小。往上加土不行那就尝试深翻土,收成就好了一些。后来发现,一到夏天刨出来的土就被雨水冲走了。于是,村里人就在深翻土的中间修地堰,减少雨水对土层的冲刷。

山上没有树,水土保持不住。因此, 九间棚人大搞封山造林,栽植果树。山顶上栽植了马尾松、黑松,山腰上栽了刺槐,山坡上栽了果树,山脚、沟坡植上了葛条、红草,沟河两岸栽上了杨柳、棉槐。经过几年的努力,九间棚人治理了2100亩山滩,整治450亩耕地,栽植水土保持林8万亩,人均果树120余棵。

如今的九间棚已是“家家自来水,曲曲绕山转。山路十八弯,山上人间地。”九间棚因其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而闻名全国,这个只有二百多人的小村也为其他山区的开发树立了榜样。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伴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沂蒙精神必将折射出愈加璀璨夺目的光芒,也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后人,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