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宝葫芦农庄 射阳县千秋镇农民祁标:让“小瓜蒌”成为“宝葫芦”
中国江苏网4月28日盐城讯 在盐城市射阳县千秋镇滨东村,提起祁标,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年49岁的祁标是天花粉华东地区总经销、射阳县同发栝楼专业合作社和金润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大程家庭农场场长。大家都说他是当地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棚架栝蒌生产的带头人。
1989年秋,祁标从校门步入社会,不甘寂寞的他,暗暗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并只身去安徽省发展。起初他在安徽省潜山县的一家药材公司担任采购经理助理,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大江南北,并接触和认识了很多圈内行家,学到了很多关于中药材方面的专业知识。
1998年3月初,祁标去河北出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当地有很多农户都在采挖瓜蒌根(药名:天花粉),一打听才知道,这种瓜蒌根,不但货源广,而且经济效益也比较好。祁标通过悉心调研并对市场进行了一番论证后才发现,瓜蒌,又称其为野葫芦,是一种清热泻火类中药,不但生津止渴、润肺消肿,而且还有清胃热、降血压等功效,况且这些都是野生资源,在家乡当地这种野生瓜蒌也随处可见,因为很少人知道其药用价值,导致无人采摘和收购,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
祁标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果断萌发了选择辞职返乡收购野生中药材的想法,并以优越的价格鼓励和调动周边乡村的农户寻找采摘。经过两年的努力,不但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而且他本人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001年春,祁标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野生资源毕竟数量有限,且采摘的人多了,资源就会濒临灭绝。为了不让产品与市场脱节,他毅然决定摸索着引进外省的优质种苗进行规模化种植。由于这是一个新兴的种植品种,老百姓的认知性不高,虽经多方面宜传,但接受并试种的人依然寥寥无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祁标自掏腰包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还补助农户每亩100元农药费用,与农户签订了保护价回收的合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祁标终于在亭湖区黄尖镇以及该县盘湾镇等乡镇种植了近千亩的瓜蒌,并且当年实现了2500吨的产量。
然而,产量提高了,产品销路却又成了难题。为了打开销路,祁标常年奔波在国内各大中药材市场,并不断地寻找商机,终于在2007年春季找到了一条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家国内著名的药企“广药集团”。
经过长达半年的洽谈,最终他成了该企业的合作供应商。为了满足供应商需求,2009年初,祁标筹集了300万元扩建了烘干房、精密加工流水线,成立了“射阳县同发栝楼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档次和供应能力。
规模化设施农业的发展引起了县、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激发了广大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当地政府也出台了种植补助政策,帮助申报了10万元的财政奖补资金,射阳农商银行也及时发放了200万元贷款,有力地支持了祁标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
2016年秋,因受恶劣气象天气的影响,致使药农种植的稻谷无法晾晒,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祁标通过与镇领导沟通,最终征用一块13亩的土地,投入600万元建造了日产250吨的稻麦烘干生产线,同时还建成了千吨级冷藏库和3000平米的仓库,成立了“射阳县金润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射阳县大程家庭农场,为周边农户提供更加便利周到的服务。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目前,祁标在省道陈李线两侧的振兴、滨南、滨东三个村(居)境内,种植瓜蒌面积已达到了600多亩,让当地农民年实现土地流转收入60多万元。为回馈地方政府,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当地脱贫攻坚事业发展,祁标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的优先聘用为合作社个人,共先后为本镇13个低收入农户带来了每年近3万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一人进场,全家脱贫”的目标。
近年来,他又陆续和安徽、河南以及本省的宿迁市、亭湖区的南洋镇、本县临海镇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扩大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种植面积已达1万多亩,基本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年实现收入在200万元以上。他创办的大程家庭农场还成功申报盐城市示范家庭农场,他本人还被推荐为第五届“最美射阳人”——最美农民。(陈婷 于广艾 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