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等你入怀】把“家”安在这里!清风徐来 静待花开……
天津北方网讯:2018年岁末,寒冬料峭,然而在天津投资发展的企业家们的心中却如沐春风。这一年,天津瞄准营造良好企业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发力。一条条好政策,一个个新举措,一件件真实事,不仅得到了了企业家们的频频点赞,也让渤海之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成为了企业家创业的"高地"、成长的"湿地"、心灵的"港湾"。怀揣"滚石上山"的勇气和决心,天津在新的征程上不惧挑战,奋勇向前。
"天津出台的‘津八条’、滨海新区出台的‘滨海新区五十条’、高新区出台的‘三个七条’政策,让企业吃了定心丸,为我们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提供了助力与保障。"中科曙光总裁历军说。
"在天津,企业家被当做‘老大’来服务。对产业、对企业、对企业家能有这样的胸怀和重视程度,我觉得天津的未来大有希望。"广泽集团总裁孙文普说。
"天津各级政府多次帮助我们企业解决困难,激励我们把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天津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潮说。
这一年,天津推出了国家首批新标准电子营业执照,企业办照"零跑腿";外商投资企业准入享福利,推行"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平台;按照一流标准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一制三化"优化营商环境;取消企业家创业限制性许可;国税地税合并,纳税人走进全市任何一个办税大厅,一个窗口一次排队就能办理所有涉税业务;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公布实施,全年预计引入人才13万人……
为推动"津八条"落实,天津各区各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举措,畅通企业办事渠道,当好优质服务的"店小二",深入基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从上到下,亲商暖商的意识成为了一种共识。
这一年,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对外发布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有30万人登录下载相关APP办理落户申请。各路英才争涌津门,全年有望引进13万人。目前,本市已引进顶尖、领军人才24人,引进留学回国人员4100人,入选"131"第一层次人选108人、创新团队50个,入选创业启动和创业英才专项42人,储备青年后备人才209人,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后劲。
图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让更多人才汇聚津门
这一年,天津国税地税合并,重新整合的税务部门持续推进增值税减税和小微企业减免税政策的落地实施,共为小微企业减免税16.42亿元,鼓励投资创业、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发展减免税85.45亿元,有效地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化升级。
此外,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各类信用贷款239亿元,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精简涉税流程方面,5大类160项涉税事项在合规前提下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税,其中94个事项通过网上办税,实现办税"不用跑"。
这一年,本市进一步调整了《天津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奖励试行办法》,让资金扶持更精准聚焦,申报条件要件更精简。这给国人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的产品——工业机器人专用高精度谐波减速机的推广带来了机遇,一举获得"专精特新"产品认定。
一年来,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出口美国,在国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种认可对于我们来说特别重要,正是这个认定使得找我们订货的客户增加了约20%!"国人机器人总工程师杨振勇说。
图注:"专精特新"产品认定让企业订货客户增加了约20%
这一年,增强服务意识,解决一批企业"卡脖子"的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向银行申请贷款到贷款到账只用了12天,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第一次!"富松汽车零部件公司公司财务总监张志祥介绍,该企业是西青区一家轻资产的小微企业,因担保公司的问题,使本该拿到的上百万贷款一直批不下来。西青区杨柳青镇了解到问题所在后,立刻帮助他们物色了合适的金融贷款机构,提升了审查速度,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
像西青区这样的例子,每个区都有"一大筐"。一年来,滨海新区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推进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与市场主体登记合并办理等一系列举措,民企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2%;河北区深入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做好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证照、减时限"五减"工作,为企业办事提供便利;和平区推出"十大举措"、河东区推出"九条规定"、河西区制定"20项实施细则"、北辰区推出"辰十条"、蓟州区出台"蓟十条"……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换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还有企业对于天津的信任与支持。如今,"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在天津已经涵养出一片能够让企业茁壮成长的"生态湿地",天津成为了企业家"心灵的港湾"。
背后有了依靠,企业家们在天津发展感到安心、舒心、开心,能够毫无顾虑地投身到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而不断奋进。(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