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鲜衣怒马少年时 鲜衣怒马少年郎戴威 何曾识得愁滋味?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ofo今日的境地,是资本最不愿意看到的。今年4月,主打都市情怀故事的摩拜单车都卖身了,几乎同时期起家的ofo还在暗夜挣扎。是不识实物,还是另有所图,难道戴威只为证明他和摩拜不一样?
这几个月来,围绕ofo的任何消息都是与资本的角力和权力的抗争,早前创始人的人设是颇有抱负的英雄主义气概,但随着后方断了粮草,几近无米下锅,看来ofo卖身也是板上钉钉,主角人设轰然坍塌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资本的潮水中,企业的独立运营和原始团队的存留早已不应该成为阻碍ofo发展进程的拦路虎。能让一个新兴的经济产物从萌芽走向成熟才是一位成功创业者该着眼的大局。孰是孰非在资本游戏里,是不存在的评判标准,利益最大化才是戏中各方追求的目标。在这场所谓的纷争里,那些散步在城市街头的小黄车们,俨然已经被人遗忘。如果把每辆小黄车当做一名ofo的前线士兵,则早已是一片风声鹤唳、哀鸿遍野。
ofo的无米之炊
ofo已经无米度日。自2017年年末,ofo的大跃进就显得后发无力,今年以来,更是数度传危。细数下来,无非都是资金链断裂,无米下锅,企业运营难以为继。
每每被传无米,ofo估计又是在引资本出动了,在自救乏力的情况下,也只有这个路数了。不过创始人戴威与资本的数次不合拍,已经让ofo成了冬天的骨头,食之无肉,弃之可惜。我们先看看这只曾经的独角兽的融资历史:
短短三年内ofo的融资次数之频繁,融资额度之大巨大,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能吸引如此庞大规模的融资,这家企业究竟是做什么生意的?一辆小小的单车竟能引发资本巨头的关注?这不可言说里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导ofo,不像是一个正常的商业模式。
与ofo不同的是,尽管摩拜也经历了12轮融资,但其始终血统纯正,忠于最大股东腾讯,最后使命完成,也理所当然投入到大家族成员美团的怀抱。而ofo在当初融资的时候,戴威并未想做资本的附庸,他始终认为自己才是ofo走向远大前程的操盘手。按ofo今年的走势来看,他只猜中了开头,而未猜中结尾,共享单车融资红利的结束,也将ofo推向万劫不复。作为创始人,他也只能留的一席精神领袖的牌位。
如果单纯把这定义为一场资本的游戏,又有点言过其实。毕竟谁都不会钱多到烧钱玩。资本最初入局,也是看中了ofo绿色出行的钱程。2016年在各高校它还是造福一方的生力军,进军社会后,其疯狂的大跃进式的扩展模式,让用户体验得不到重视,民意长期湮没在国内“一年一城”,以及国外“走马圈地”的捷报里,如今却落得鸡飞蛋打坐等交割也是情理之中。
资本入股的初衷也是好的,新生力量已经开创了自己的小天地,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给个高估值也没错。ofo能接连12次融资,也是资本对其潜能的不放弃。
没钱融资,烧钱再融资,ofo前期融资似乎来得太顺,花得也快。早期的资本入驻,把ofo从校园模式拓展到社会运营中来,ofo年轻的创始人团队就已经开始迷失了。巨大的社会市场,数百亿计的烧钱,竞争对手的杀入、供应链负债,甚至运营层面的管控,用户负面评价增多,都是他们这个年轻团队始料未及的。
今年8月31日,上海凤凰公告称,ofo拖欠货款达6815.11万元。ofo另外的供应商飞鸽、雷克斯等自行车生产商,都遇到类似情况。截至今年5月中旬的ofo财务数据显示:ofo对供应商欠款约12亿元,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
成功来的太快,风险却无人评估把控。戴威原本以为不能功成名就,最不济也要对资本投怀入抱,但目下看来,在这个本就是资本恐慌的节点,ofo烧钱无底限,已然触动了投资者的最大忌讳。相信这也是ofo再难融资的主因。融不到钱,还不起债,企业盈利又是遥不可期,连最基本的运营都难以为继。早已无米下锅的ofo只能在瑟瑟寒风中守株待兔了。
相信不用过这个冬天,ofo真正的估值就会不攻自破,就看哪家原意去做车前卒了。
鲜衣怒马少年郎
戴威有个洋气的名字,一如他的家境般优渥。他出生于风景如画的安徽宣城,后又辗转户籍参加北京高考,顺利考入北京大学。他身上的词牌有很多,ofo创始人兼CEO,ofo党委书记,青年创业者,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少年不识愁滋味,春风得意马蹄疾,人生历程的顺风顺水,再匹配他英俊的外貌,大有新衣怒马仗剑走天涯的傲娇姿态。
90后的戴威热爱骑行,2015年他与四位同学共同创立了ofo共享单车,主要是针对高校内师生客群。当时,为方便资源共享,ofo还回收师生的单车,统一漆成黄色,这就小黄的前身了。4月份已经覆盖了20余所北京高校,累计订单突破150万。随着2016年接连获得数千万美元的融资,ofo也一路开疆拓土,形成与摩拜鼎立局势。
在外界看来,戴威成了一匹黑马。2016年12月20 日,《财富》(中文版)发布“中国40 位 40 岁以下的商业精英”榜单,25 岁的 ofo 创始人兼CEO戴威成为本次最年轻上榜者。一同上榜的还有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美团点评CEO王兴、58 赶集集团创始人兼CEO姚劲波、猎豹移动创始人兼CEO傅盛、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等,能与这些大腕一同上榜,戴威也是赚足了眼球。
当时业界对的期望还是蛮高的。所谓成名趁早,也大抵如此吧。
戴威的众星捧月还体现在创业仅两年的他跻身2017年福布斯80后百富榜第18位。时过境迁,短短一年内ofo不断爆出缺钱信号,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10月24日公布的2018年福布斯80后百富榜仍旧给他留了一席之地,排名第32位。ofo估值分别从去年的35亿下调到今年的30亿,而事实呢?墙倒众人推,传闻估值连10亿都不到。多次曝出财务危机,ofo估值也在下降。虽然今年胡润给出30亿估值,但却被市场看空。
经历几轮资本的洗礼,显然戴威已经深谙了资本的属性,习惯了在资本里与各家周旋。只不过一而再错过最佳收购节点,让他先前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年轻也不能为任性买单。此刻戴威已经进入守株待兔模式,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2018年10月24日,据天眼查显示,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不再是戴威,相传其也退出公司的董事会。不过公司声明戴威依然是实际控制人,这恐怕是这个年轻人最后的保全了。
在资本的潮水中,戴威曾被视为宠儿,潮水退却,他还能保有自身价值吗?
对创业者能谈企业家精神吗?
在新经济的浪潮里驾船,有人因风得势,有人逆风而亡,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在资本与市场之间,戴威选择了烧钱圈地,而非先立足市场造血。其对手摩拜单车还不遗余力的强化单车性能,在硬件,安全、耐用、舒适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最后获得不错的结局。
ofo似乎逊色很多,在攻城略地时,无暇顾及单车改良,反而让这一生命线折旧成本成为企业负累。戴威显然是有抱负的,只是在获得大批投资后,没能估计企业盈利的改善和增长,在地盘扩张上用力过猛,导致战线太长,资源枯竭。
身为一家企业的定位是什么?是做实物还是做资本,如果是资本,那你先要学习如何在资本里游泳,以免退潮搁浅。
不要以为是新兴产业就能扶摇直上,直上九千里。业界前辈腾讯,不也是历经15年的沉淀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联想到马化腾在今年9月谈腾讯(00700.HK)“社会责任”时表示,新时代下,企业一定要以主人翁姿态,对社会有所担当。正是企业有了对标社会责任的自我要求,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还能得到社会的良好反馈,助力企业优化产品更好服务社会。这是时下一批新成长起来的企业和创业者们都或缺的。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口下成长起来的新经济企业,这里面既不乏独角兽,也不乏浑水摸鱼打捞一笔者,而像ofo这种难道收购命运的企业也在多数。企业做大固然是好事,但做长久才更应该是创业者需要用心筹划的。做企业没有捷径可走,实干才是真经,一味求快、求大,成功的少,失败的多。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先求盈利,慢慢积蓄规模,以小步至千里才是长久生存的上上计。
ofo的止战之殇,引发我们深思的同时,并不是说未来共享单车就无法翻身。相信随着绿色理念的普及,和5G的应用,共享单车会还会迎来一个高潮。只不过那时它更能经得住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