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宋仁宗 为何北宋仁宗时 天下盗贼横行?
谢邀,首先要明确一点:事物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
北宋前期的东亚格局是宋辽两强对立,在经历了二十五年几乎没有任何结果的战争后,两国在今天的山西河北摆开重兵对峙,同时北宋通过拉拢辽东与朝鲜半岛的反辽势力(如女真、朝鲜),辽通过拉拢陕西、宁夏、甘肃地区的反宋势力(如党项、吐蕃等)希望对对方侧翼进行打击与牵制。
![](https://pic.bilezu.com/upload/0/8d/08df67c446b0a5d33e2e09d1301429c6.jpg)
在这个背景下,西夏的崛起(尤其是崛起初期)就是对北宋就是极大的利空消息。北宋的西北是由五个地形上相对隔绝独立的战区组成,且由边境向西夏的统治核心地区之间有数百里的沙漠戈壁地区。对于缺乏马匹运输的宋军来说,这种地形只能进行被动防守。这就导致了整个西北防线宋军在所有的防御节点的驻军都是不足的。
![](https://pic.bilezu.com/upload/9/8c/98c4adc00829b63a64395c9faff6db22.jpg)
当时范仲淹和欧阳修就指出,陕西五路,号称有兵二十五万,其实分散在各路平均一个战区也就五万人,刨去各州、城、寨的最低限度的防御力量和空饷部分,实际一路能拿出来的野战部队也就区区一万上下。而即使以韩琦对西夏野战军最乐观的估计,李元昊可以投入在一个战区的核心战力也在八万人。
![](https://pic.bilezu.com/upload/5/dd/5dd7c7371f20ebb69f6b8919ba45fa20.jpg)
八比一的富裕仗,李云龙一辈子没打过几次。他李元昊一辈子天天打这个画风的宋军!
为了扭转这种战略上的巨大劣势,必然需要加大对西北地区的军事投入,说白了就是要加钱,而且还不能大量抽调河北山西地区与辽对峙的部队。在这种情况下,加税扩军是唯一选择。前者会导致百姓负担更加沉重,后者则不是一种能很快见效的手段。
加上由于对外战争的失利,导致中外野心家觉得有机可乘,这反过来需要进一步扩军加税,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中国历史上大部分王朝基本就是死在这种恶性循环里。
所以在宋仁宗时期,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大臣的列传里或多或少地提到:练兵、选将、救灾、屯田、平寇。所幸虽然世事艰难,毕竟上有名臣良将,下有民众支持,加上民族主义思想的萌芽,这一波算是扛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