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华老师】张荣华:立足实业闯新路
新华社天津9月4日电 题:张荣华:立足实业闯新路
新华社记者毛振华
荣程这块招牌在天津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都颇有知名度。过去,它是一家钢铁企业的名字;今天,它更是扎根实体经济,加快传统行业转型、绿色发展的代表。刚被授予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的张荣华,就是这家企业的掌门人。
从金属到金融,从制造到智造,从钢铁硬实力到文化软实力,从单一产业到相关多元……30多年创业风雨一路走来,张荣华带领荣程走出了一条实体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创业维艰诚信经营为本
“感恩”是张荣华向记者说得最多的关键词,“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老一辈人和帮助过我的每一个朋友,为我打下了干事创业、立德修身的基础。”
1988年,张荣华同丈夫张祥青在唐山老家从做豆腐起步。为丰富豆腐的品类,张祥青借了3000元钱购买先进设备,这在“万元户”都不多的年代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为了分担丈夫的压力,张荣华主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两人一起做豆腐、卖豆腐。
1991年,因为看好废钢冶炼前景,他们拿出积蓄投入到废钢生意上,可由于不懂技术,很快就赔光了。
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夫妻二人没有气馁,厚道的性格打动了合作伙伴,他们抛来了橄榄枝,帮他们在钢铁行业扎下了根,赚到第一桶金。
1994年,夫妻二人创办了唐山丰南顺达冶金原料厂。勤奋、睿智,再加上说到做到、从不拖欠的诚信口碑,两人在钢铁行业如鱼得水,工厂规模逐渐扩大。1998年、1999年,他们又先后收购两家国企,钢铁版图不断扩张。
“没有比诚信两个字更重要的了。市场危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企业的信任危机。”张荣华深有感触地说。
执着创新加快转型发展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01年初,张祥青偶然得知,天津津南区葛沽镇的天津渤海冶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困难,正寻求资产出让。夫妻二人再次作出抉择。“不管怎样,买下来吧,大不了咱们再从头开豆腐铺!”张荣华说。
投资2.8亿元,仅用时14天接手,夫妻二人就完成了资产收购并组建了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
企业要发展,没有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才不行。“我们在创新上从不凑合,该投的钱一分都不少。”尽管钢铁行业属于传统产业,但创新让荣程钢铁发展迅速且稳健,不但稳居天津市百强民企第一名,而且从容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不过,钢铁行业的未来在哪里,资源、人口红利优势还能依赖多久?处在发展快车道上的夫妻二人思虑长远。他们决定把“宝”押在转型发展上。
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装备,大力推动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优特钢比重达到60%,其中30%的产品拥有京津冀地区市场定价权;另一方面,做强科技金融板块,形成涵盖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等多平台、多牌照的产融结合、联合联动发展新格局。
拿旗下天津联合冶金商品交易中心来说,公司的钢铁产品上线后,不但交易量大幅攀升,利润更是屡创新高。
这家老牌的民营钢铁企业,在国内钢铁产业普遍处境艰难时,却因为搭上互联网这趟列车,跑出了一派新气象。
走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
2014年,张祥青因病去世,张荣华失去了人生的伴侣,沉浸在悲痛中。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新的事业蓝图才刚刚开启,这是丈夫未竟的事业。想到这里,张荣华拭去泪水,“只要你选择了目标,就要坚定信念,坚持下去。”
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荣程发展的大旗,嫁接智能基因,推动企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如今的荣程拥有200多种规格的带、棒、线“高精尖”产品,成功打入汽车、高铁、海洋石油等领域。港珠澳大桥使用的线材就有一部分来自荣程。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荣程和行业水平相比的优势。实际产能利用率100%,行业平均利用率为70%;钢材直接产品销售利润率14.5%,行业平均是7.6%。
环保是企业的生命线。张荣华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提出“打造百年绿色荣程”的梦想。她累计投入40亿元,开展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和厂区绿化美化,实现了超低排放。同时还建起水循环再生处理厂,实现了生产地下水零开采、生产废水零排放。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生命在不断延续,我们应该把文化传承好。”热心公益先后捐款捐物超6.5亿元的张荣华,这几年又将精力投入到“时代记忆”项目中,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己任。
“初心不丢,人生才会走得精彩。”回望这些年走过的路,张荣华的目光更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