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典故】《大禹治水》故事典故及翻译解析

2019-09-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注释:①敏给:敏捷."给"与"敏"同义. 克勤:能吃苦.克,能.勤,勤苦,劳苦. ②律:音律. ③度:尺度. ④称以出:<大戴礼记•五帝德>作"称以上土",王聘珍<解诂>:"称以上土者,称其声与身,而正音乐.尺度之事也."(上,正.土,事.)译文参照王说. ⑤亹(wěi,伟)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穆穆:庄重严肃的样子.[大禹治水典故]<大禹治水>故事典故及翻译解析译文: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

注释:①敏给:敏捷.“给”与“敏”同义. 克勤:能吃苦.克,能.勤,勤苦,劳苦. ②律:音律. ③度:尺度. ④称以出:《大戴礼记•五帝德》作“称以上土”,王聘珍《解诂》:“称以上土者,称其声与身,而正音乐、尺度之事也.”(上,正.土,事.)译文参照王说. ⑤亹(wěi,伟)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穆穆:庄重严肃的样子.

【大禹治水典故】《大禹治水》故事典故及翻译解析

译文: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他的声音就是标准的音律,他的身躯就是标准的尺度,凭着他的声音和躯体就可以校正音律的高低和尺度的长短.他勤勤恳恳,庄重严肃,堪称是百官的典范.

【大禹治水典故】《大禹治水》故事典故及翻译解析

原文: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①,行山表木②,定高山大川③.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④,乃劳身焦思⑤,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⑥,致孝于鬼神⑦.卑宫室⑧,致费于沟淢⑨.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⑩,山行乘檋(11).

【大禹治水典故】《大禹治水》故事典故及翻译解析

左准绳(12),右规矩(13),载四时(14),以开九州(15),通九道(16),陂九泽(17),度九山(18).令益予众庶稻(19),可种卑湿(20).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21).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22),及山川之便利(23).

注释:①百姓:即百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通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而平民没有姓.兴:发动.人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 傅:《尚书》作“敷”,是分的意思,指分治九州土地.一说:傅,即“付”,指付出功役.

②表木:立木作表记.表,表记. ③定:指测定. ④伤:悲伤. ⑤劳身:劳累自己,即不怕劳累的意思. 焦思:苦苦思索.焦,着急,焦躁. ⑥薄:少,使少,即节俭的意思. ⑦致:送达,表达. ⑧卑:使低矮,这里有简陋之意.

⑨沟淢:田间沟渠.古代渠道深广四尺叫沟,深广八尺叫淢.这里泛指河道. ⑩橇:古代在泥路上行走的一种交通工具.《集解》引孟康曰:“橇形如箕,擿(tì,剔)行泥上.” (11)檋(jú,局):古代一种登山鞋,把长半寸的铁钉安在鞋底上,以防止上山时滑倒.

《正义》按:“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上,后齿短也.” (12)准:取平的工具.绳:取直的工具. (13)规:划圆的工具.

矩:划方的工具.这里“规矩”指测量高低远近的工具. (14)四时:可能是指测四时定方向的仪器.(参用《会注考证》引张文虎说) (15)开九州:开发九州的土地.九州,即冀、兖、青、徐、豫、荆、扬、雍、梁.

又《大戴礼记•五帝德》此句作“巡九州”,王聘珍《解诂》以为“州”为“川”字之误. (16)通九道:疏通九条河道.九道,即指弱、黑、河、漾、江、沇(yǎn,眼)、淮、渭、洛九条河流的河道.又《正义》以为“九道”为九州的道路.

(17)陂(bēi,卑):水边,水岸.这里是筑堤岸的意思. 九泽:指雷夏、大野、彭蠡(lǐ,礼)、震泽、云梦、荥播、荷泽、孟猪、猪野九个湖泊. (18)度:测量,勘测,即上文的“表木”.

九山:指汧、壶口、砥柱、太行、西倾、熊耳、墦冢、内方、(mín,岷)九座大山. (19)众庶:庶民,平民. (20)卑湿:低湿之地. (21)均:使均衡. (22)相:察看,考察.宜所有以贡:意思是应根据各地所具有的物产来向天子进贡. (23)便利:指交通是否方便.

译文: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上穿山越岭,树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过,就不顾劳累,苦苦的思索,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敢进去.

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鬼神.居室简陋,把资财用于治理河川.他在地上行走乘车,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木橇,在山路上路上行走就穿上带铁齿的鞋.

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装载着测四时定方向的仪器,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山.他让益给民众分发稻种,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又让后稷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济给缺粮地区,以便使各诸侯国都能有粮食吃.禹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地的物产情况,规定了应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并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诸侯朝贡时交通是否方便.

二、《王景治河》——选自《后汉书 王景传》:

原文: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

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景由是知名.

译文: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议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见王景,询问治水地理形势和便利条件.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

夏天,朝廷终于征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从荣阳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于是测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涧,在要害之处筑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

虽然王景节约工程费用,但花费还是以百亿计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皇帝亲自巡视,下诏书要靠黄河的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官员,一如西汉的制度.王景由此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