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丽如评书康熙私访 听连丽如讲评书:话同仁堂300多年发展史……
"穷人来找同仁堂,富人也求来帮忙,虽然事情不一样,印川心中有主张。"
9月27日,醒木落下一声响,由同仁堂集团出品、评书名家连丽如演播的评书作品《儒商同仁堂》正式发布,将同仁堂300多年的发展史娓娓道来。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书代表性传承人连丽如亲自登台讲述了与同仁堂的历史渊源,其义子王玥波随后奉上了单口相声小段,用风趣幽默的形式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发布会上,同仁堂师徒代表于葆墀、吕建媛用自己的故事为观众展示了同仁堂的诚信文化、质量文化、仁德文化。
评书《儒商同仁堂》为连丽如先生评书创作的收山之作,共计95章回,总时长近2000分钟。评书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乐家传人的回忆和当代人的口述,从创建同仁堂的乐氏家族始祖乐良才说起,播讲了同仁堂历经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次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沧桑,却能代代传承、屹立不倒,并发展成为传统中医药一块金字招牌的发展史。
情节描摹生动传神,人物刻画丰满形象,于潜移默化中大话同仁堂历数代而不衰的传奇史。
北京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9年的历史,是中药行业的知名老字号。
历史上,同仁堂曾供奉清宫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解放后,同仁堂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于1954年率先实现公私合营。1992年7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后改制为国有独资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97年,集团进行股改,成立了国有控股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2000年,同仁堂"分拆"绩优资产,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当年在香港上市。2013年5月,北京同仁堂(香港)国药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同仁堂旗下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尊古不泥古 创新不失宗
近年来,同仁堂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做长、做强、做优、做大"的战略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635(即六个二级集团、三个院、五个直属子公司)的发展框架。涵盖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
目前,同仁堂集团拥有药品、保健食品等六大类产品1800余种,36个生产基地,110条现代化生产线,一个国家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2017年底,集团系统共有零售终端2121家(其中,海外140家);医疗服务终端(含中医医院、诊所)488家(其中,海外80家)。
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梅群在发布会讲话中指出,同仁堂集团一贯注重企业核心文化建设,近年来相继推出了许多形式多样、让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构建和实现了经济实体与文化载体的双轮驱动。值此建国69周年之际,同仁堂举办评书《儒商同仁堂》发布会,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年同仁堂将迎来创办350年纪念,正所谓读史明鉴,值此契机,重温历史,我们将继续坚守制药人的初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或锐意创新),续写同仁堂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