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哪吒篇 如《悟空传》般还原哪吒之魂
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时,最大的感觉是:这是一部披着《沙僧日记》般恶搞的表皮,内里却如《悟空传》般还原出原著精神的动画。而横向比较的话,从整体的剧作水平,到特效制作,比同为神话题材的动画《大圣归来》更优秀,在工业水平上堪比《流浪地球》。
咳咳,也许你会觉得用词太夸张,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道来。
《流浪地球》在工业制作水平上,达到了国产电影顶尖水平,而同样的论断也可以放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简称《哪吒》)上。
作为动画电影,不得不先来聊聊视觉效果。“国产3d动画中视觉呈现的顶峰”,我在观影途中就有了这样的感想。人物灵活动态、日常的光影效果、具体到每样物品的材质质感,自然是没话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水的特效:
陈唐关的夜叉小妖,会化为一滩流动的水隐形,这股清澈水流活灵活现,无形似有形,不由让人想到《海洋奇缘》中与女主互动时的晶莹海浪。而敖丙、哪吒、夜叉在海中大战,夕阳下的大海波光粼粼。敖丙瞬间把海面结冰,冰层的质感也非常逼真。山河社稷图中,太乙真人带着哪吒玩了一圈“水上乐园”游乐项目,勇闯激流的水波也格外剔透。
对了,还有最后哪吒与敖丙的大决战,哪吒的火法术对战敖丙的水法术,敖丙引天水欲图活埋陈唐关,整个城镇被悬于天空之洪水笼罩、命悬一线的场景,仿佛有种看《火影忍者》中我爱罗的忍术“沙瀑大葬”般的感觉!
片中无处不在、又精美异常的水之特效,在全片特效视觉中都非常突出。我上次见到如此逼真精美的“人造水”,还是在迪斯尼的《海洋奇缘》中。《冰雪奇缘》《海洋奇缘》迪斯尼都花费数年时间,专门打造出表现雪花与水质感的引擎,我从没想过短短几年,就能在国产动画里看到比肩好莱坞顶尖动画公司的视觉特效。
作为一个挺爱在电影院里看动画片的观众(院线观影记录中有一半是动画),我认为《哪吒》的视觉效果,与同期的美式3d动画(如《玩具总动员4》《爱宠大机密2》)比也毫不逊色。视觉上优秀的工业水准,《哪吒》做到了!
而作为一部剧情片,另一个重点就是剧本了。《哪吒》对比原版的民间神话,做了很多改编,这个我们留到第二部分细说。
何为电影工业化?各个部门都水平自身水平优秀,交出的成品不说像作者电影那样奇思妙想,常有灵感乍现,但也一定维持在水准之上,让普通老百姓看起来流畅舒坦。
《哪吒》的观影感受,就是最标准的好莱坞动画模式:前面轻松搞笑,中段紧张悬念,结尾高潮大战,宏大壮阔的音乐配上高燃台词,再加一通煽情升华。最后happy ending,宾主尽欢,还留了彩蛋。看得意犹未尽之时告诉你,亲欲知后事如何,请关注下一部哦!
整个过程轻松愉悦中有笑有泪,孩子们会在搞笑桥段中哈哈大笑,大人们也会在哪吒最后的决绝中偷偷抹眼泪。走出片场时满脑子都是高燃片段余音绕梁,心满意足在朋友圈安利一发666,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一周劳累工作过后,大家进电影院,不就是为了放松,为了能笑又能哭还能燃吗?都做到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哪吒》的剧本在我看来达到了工业化顶级的8分,但差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独创性。但同时我也很明确地知道,《哪吒》一定更符合大众化的口味。就冲大家吃《流浪地球》的煽情和燃,《哪吒》的票房也肯定差不了。虽然前半部分稍微长了一点(动画全长110分钟,大约到60分钟时哪吒学成,90分钟时与敖丙决战)但看起来不闷,而约20分钟的大决战高潮也足够酣畅淋漓,不会让人有种“刚燃起来就没有了”的头重脚轻感。
说完了电影最重要的视觉效果和剧作,想再夸一夸《哪吒》在其它方面的优秀。对动画制作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动画中分镜、演出、作画是极其重要的。3d动画虽然不存在“作画”,但调制模型、动作捕捉等等也是很花心力的。否则即使有了牛逼的画面,分镜演出不好,也就是个精美的ppt 配乐诗朗诵而已。
而《哪吒》在动作场面尤其是打斗场景上,颇为下功夫。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一个是太乙第一次带哪吒进山河社稷图,太乙用笔幻化出了一件件实物,带着哪吒如同玩水上乐园般,把如梦似幻的山河社稷图中体验了遍。二人乘舟在化境中遨游,整个节奏行云流水,流畅得不得了,让人想起《企鹅高速公路》中的高潮——男女主一起冲入企鹅世界的段落,看得人非常之爽。
而另一段则是结局大战中,哪吒/太乙vs敖丙/申公豹的师徒对决。很多动画里其实连两个人打架都拍不好,更别提四个人你来我往了。这段长镜头据说花了导演2个月,一点点设计一点点去抠细节,四人既要两两针锋相对,又要师徒携手共斗,打得有来有往精彩纷呈,堪称“打群架”的典范。(PS 漫威你听见了吗!《复联3、4》的群架戏是什么鬼!还不学着点)
我个人还想再夸下配音。据说原本导演想全方言配音,但试了下效果太奇怪,只保留了太乙真人的川普(历史上太乙真人的籍贯也确实在今天的四川)。川普配音我一开始觉得很违和,不过听到后面也不得不承认,他现在的声音就是最适合的没有之一。哪吒的混不吝京城小爷腔,敖丙苏炸天的温柔公子音,都非常适合!
很多人不喜欢哪吒娘的配音,我反而觉得很出彩,哭起来是动画里常见的温柔妈妈,披巾上阵又是冷冽的女将军。最动人的是陪哪吒玩球那一段,不端着,很生活化,就像是又宠孩子又腹诽吐槽的我们身边的女性朋友,以至于我对她的育儿难题都非常感同身受。
开头说到,看《哪吒》时,我起初觉得这是一部《沙僧日记》般的恶搞片(估计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沙僧日记》是什么了吧?暴露年龄= = ),直到看到最后我才发现,这其实是一部《悟空传》啊!如同《悟空传》般魔改原作剧情,又如同《悟空传》般神奇地还原出了原作精髓。
首先明确一点,“哪吒”这个人物原型,来源于佛经中的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平时捧着宝塔跟随天王左右。毗沙门天王不是李靖,自然也没有金吒、木吒两个儿子。“哪吒”的三头六臂形象很可能来自密教,而经典的风火轮、火尖枪等道具,则是从红孩儿等人那里“抄”来的。(哪吒父子形象来源具体的考证请参看“李天飞说西游”)
也就是说,当我们说后世哪吒改编之作如何不符合原作剧情时,也不要忘了,“哪吒传说”本就是一个民间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啊!很多人质疑《哪吒》中金吒、木吒去哪儿了,但佛经原型中的哪吒,压根就没有金吒木吒两个兄弟啊!
何为正本?何为改编?《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其人其事,本就是从各种地方借取要素,拼凑演义出的一个民间传说版本。如果要把这个作为“正统”,去“手撕”一切不符合《封神演义》的改编,那跟只看过《三国演义》就唯演义论,完全不顾正史的“历史爱好者”,又有什么区别?
说那么多只是想说,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动画《哪吒闹海》《哪吒传奇》中的“哪吒”,也许是广为流传的一个文学形象,但它并不存在什么“历史正统性”,更不是“完全不容改编”。从毗沙门天王三太子,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李靖家三太子,现代台湾的庙会中还有“电音三太子”,哪吒形象本就是一直在变化的。
《哪吒》中的人物形象基于《哪吒闹海》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动。但《哪吒闹海》故事中精髓,我觉得在《哪吒》中是保留下来了,甚至经过现代演义后,还理清了一些原作中逻辑不通的地方。
比如在原作中,哪吒为什么要去东海里洗澡&搅海?为什么看到龙就想抽筋剥皮?李靖又为何如此不近人情?我童年时就对这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就算现在长大了,也只能强行解释“他就是想这么做”“他必须这么做”“剧情需要”。但假如童年的我得到这样的解答,一定会报之以白眼:这不是压根没解释嘛!
而在《哪吒》中,这些问题至少以现代逻辑来看就可以理解了:哪吒去东海是为了追捕妖怪;和龙打架是因为敖丙想毁灭陈唐关;李靖对儿子严厉是因为哪吒的“魔丸”体质性情暴躁,容易为害百姓,李靖不得不对孩子狠下心……
逻辑不通的地方理顺了,原作的灵魂其实也以另一种方式回归:
《哪吒闹海》中原本想抽龙筋为父亲做裤腰带,最终酿成大祸以命相抵,一片真心父亲丝毫不体谅最终变成绝情,我儿时体会到的是少年强烈的不甘与冤屈。而《哪吒》中将这种冤屈改编为,身为“魔丸”转世的哪吒,每曾以真心善待人,却总被无缘由的怨憎相对。不同的理由,同样的不甘与冤屈。夕阳下那个桀骜的背影,是你,不是你?
《哪吒闹海》中的哪吒面对四方强敌,依然毫不畏惧地相抗,直到最后为了不牵连父母,决绝地选择了自刎,清白两不欠。到了《哪吒》中,只因是“魔丸”转世,就必须承受天打雷劈魂飞魄散的“宿命”,哪吒冷笑着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天命不公就和他斗到底!这是剧中的燃点、泪点,也是无论哪个版本的哪吒都会说出来的话。
得知父亲准备为他承受天雷,哪吒笑泪着把换命符撕成了碎片,“自己的命自己抗!”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剔骨还父、割肉还母呢?
不得不说,《哪吒》中的敖丙塑造着实是一个亮点。在我印象中,以往关于哪吒的作品里,从来没有对那条被扒皮了的龙,有过更多深入的刻画。而《哪吒》中把混元珠一分为二,“魔丸”转世的哪吒和“灵珠”转世的敖丙,几乎就是鸣人与佐助、小鱼儿与花无缺般的双男主配置。
两边的色调一冷一热,二人性格一文一武,一个理智沉静一个暴躁傲娇,浓浓的《火影忍者》既视感。以至于当哪吒喊出:“因为我们是朋友啊!”我很不厚道地一个爆笑——《火影》中鸣人的名台词也是“因为我们是偷摸大鸡啊(日语“友达”ともだち,意为朋友)!”
尤其是最后哪吒受天雷快要撑不住时,敖丙突然跳过来用宝贵龙鳞做成的“万鳞甲”帮哪吒一起抗,我满脑子都是:他们szd!他们rioest!
敖丙的人设(龙设?)也非常有趣。一开始蒙面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听到全场观众倒吸一口气:敖丙的声音太苏了啊啊啊!而后哪吒除掉了他的蒙面,观众们又小小地惊叹了一下:嚯,好帅一小龙男!而看到后面,村民(x)们每人拔一片最硬的龙甲给他,助他成仙光复龙族时,又情不自禁想起了杨超越“全村唯一的希望”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