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魅影演出】《歌剧魅影》赏析
整体来说,歌剧魅影采用的是逻辑缜密的经典大情节架构,三幕剧套路,线性时间讲述,讲求因果关系。整部戏剧聚焦于克里斯汀、子爵和魅影的大三角关系,以多部戏剧为线索展开。
第一幕长达73分钟,相对拖沓但完成了基本的人物背景介绍,同时出现了第一个幕高潮,较好地渲染了悬疑的氛围。克里斯汀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在第一幕被彻底改变,主要展示的是克里斯汀方面的小矛盾,但伴随着矛盾的摩擦升级克里斯汀开始畏惧,与此同时和子爵的互诉衷肠使第一幕达到高潮:魅影对克里斯汀的情感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从怜爱到控制,由此写下歌剧《唐璜》,转入第二第三幕。
第二幕、第三幕则相对简短,节奏也相应地快了起来,更多关注在了三人的关系。第二幕在《唐璜》的排演里,子爵、克里斯汀和魅影的矛盾进一步升级,最终导致魅影彻底向二人宣战,进入第三幕的最终决定,最后凄惨落幕。
戏剧中魅影和子爵属于主动人物,魅影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克里斯汀,子爵则是保护克里斯汀;而克里斯汀显得相对被动,她更多是在同内心作斗争,戏剧中她的既害怕魅影又渴望父亲的音乐天使的矛盾心理非常值得玩味。
每个场次里都可以看出价值在不断变化,没有余赘场次;第一幕中克里斯汀对魅影的崇拜从积极到消极,第二幕中魅影对众人的态度从自信到愤怒,第三幕中魅影对克里斯汀从偏激到放手,整部音乐剧的节奏都把握的很好,高潮迭起,开头的倒叙更能引人回味。
2.商业性:商业成功
从故事本身来说,《歌剧魅影》作为一个成功的改编范例,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其次它的经典大情节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受众的数量。
《歌剧魅影》作为音乐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大概是它的音乐,在此不再赘述,但在许多观众的对比里它的音乐是远超电影的。它的经典音乐是商业成功的重要原因。
从舞台来讲,壮丽的舞台布景无疑是一个卖点,舞台机关的使用非常精细。同时优秀的演员和策划同样重要,可以看到很多人是被拉面和鱼排吸引来的。不仅是名头,演员的表演和情感流露也很到位,没有辜负一部剧本。
主旨上讲,温情、爱情、对美与丑的看法并不过时,凄惨的爱情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这也是商业成功的原因之一。
3.剧中剧的安排:精妙有力
剧中剧是一种巧妙的叙事手法,全剧一共出现了三次剧中剧,每次都能够加深主情节。第一次是《汉尼拔》,也正是在这场歌剧中克里斯汀崭露头角,改变生活。第二次是《哑仆》,在这里克里斯汀的定位是不能说话的仆人,同她在剧院里受排挤猜疑的现状正好相符。
第三次就是魅影的《唐璜》,这部戏剧中克里斯汀扮演主角,一个魅惑的少女,也正是通过这部戏剧,魅影得以靠近克里斯汀,借戏剧叙说他隐晦的爱;也正是唐璜的排演和展出,贯穿了第二三幕的故事情节。在这部戏中,克里斯汀的主角地位同时也是她在魅影心中的地位。
4.人物构建:复杂立体
我对魅影这个人物最有感触,同时他也是最复杂的人物(之一)。
魅影的人物关系并不复杂:吉利夫人救了魅影,克里斯汀是魅影的学生,子爵是魅影的敌人。因此吉利夫人和魅影相互信任,只是吉利夫人不能忍受魅影接连不断的伤人;克里斯汀的悲惨身世让魅影同情,因此他最初对她是怜爱,之后是渴望,最后是控制和放手;子爵是他得到克里斯汀的阻力,魅影和子爵以及剧院作对,最终变成了疯狂。
魅影面对的是多重矛盾:从他内心对社会的厌恶与对善良的渴望,到与剧院众人的矛盾,与克里斯汀和子爵的矛盾,甚至于与社会的矛盾。
而魅影的内心并不像他表面那样恐怖、黑暗、疯狂,我认为他在最深处是孩子一样的天真,把一切想得太过简单,以为只要控制克里斯汀就能得到她,然而在重压之下他终于作出最符合本性的选择,将克里斯汀送了出去。他的善良天真和他的偏激黑暗相互结合,最终成为了魅影这个音乐天使,由此看来,他最终的选择也并不令人感到吃惊。
但他的选择并非只有内力推动。第三幕中克里斯汀的吻无疑是最具感染力的场景之一。魅影得到了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然而这个吻同时也意味着克里斯汀愿意为了子爵放弃自己的幸福;魅影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这个吻在这个场景中变得那么残忍。
舞台上颤抖的手指和片刻的惊愕昭示着他巨大的心理斗争,最终放手的选择是他从“魅影”到一个活生生的遭遇悲惨的男人的转变,这个场景被赋予了重大意义,即对人性的、对爱情的思考:征服是野兽的行径,只有两情相悦和相互扶持才是爱情的本质。
综上,《歌剧魅影》的情节和音乐双双出彩,叙事技巧高超,人物构建立体,因而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只是音乐剧中魅影的过去交代得尚不详细,第一幕节奏稍稍偏慢,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好作品。
贝多芬人物理解
“身陷深渊,仰望星空”是对他的一生最好的描述,“永不后悔的童贞”是对他纯洁心灵的最大的赞颂。
挑选一个词来,我会选择“纯洁的孩子气”,但这绝不是乳臭未干的幼稚,而是一种不会被世俗磨灭的活力和纯洁。尽管性格暴躁敏感,但他的内心从未被世俗污染。他保有对欢乐和幸福的向往,对艺术的简单崇尚,像孩子一样不会迫于外力故意掩饰自己激烈的情绪,像孩子一样有强烈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像孩子一样直率简单、情感丰富,而之前对于耳聋的逃避,也像是一种年轻的敏感。
贝多芬童年悲惨,因此音乐是童年贝多芬的保护外衣。他孩子般的理想王国从那一刻就建立起来,此后也一直存在。就像小孩子在游戏中不肯服输一样,他在自己的理想王国中汲取力量,同命运对抗。童年的悲惨遭遇也许是他成年后渴望欢乐的催化剂,也可能是太早就经历了成长的幻灭,他才能保持这种纯洁。童年悲惨的人反而是纯洁的,这种对比未免让人心酸。
总之无论是从他固执荒谬的生活细节还是从他的坚强抗争,我都能看到一个年轻的、青春的、充满生命力的灵魂。
戏剧改编大体思路
大体想法:
同北欧神话相结合,并加入一定的摇滚元素。
斯考尔德是神域的命运女神之一,然而她性格反复无常,竟将一根代表死亡的黑线连给了贝多芬。“命运”是斯考尔德的信徒和使者,负责将她编制的命运带到人间。
1797年的一次意外,事业正盛的贝多芬窥见“命运”和自己悲惨病逝的结局,从此厄运降临。逃避无果后,他正式向“命运”宣战,宣布自己将要一生追随欢乐。
“命运”无法容忍他的挑战,与其针锋相对;而贝多芬因此一边创作、一边深陷各种热情与哀伤的漩涡,自相矛盾。
后来当亲朋好友纷纷逝世时,他终于选择抛却一切羁绊、无所畏惧地孤身一人施展自己的艺术力量:“命运”对于斯考尔德的信仰也开始动摇。他们的斗争在《欢乐颂》中达到了顶峰:贝多芬凭借一定战胜命运的信念,罔顾乐手的劝阻和“命运”失控的攻击,终于成功指挥了《欢乐颂》的预奏;“命运”转而向命运女神求助,却得悉一切只是因为斯考尔德的一个小玩笑,从此心灰意冷,但贝多芬的命运已经不可逆转。
此后贝多芬病情不断加重,最终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最后见到了“命运”:在贝多芬试图扼住“命运”的咽喉与其斗争时,出于对对手的尊敬和同样被命运摆弄的同情,“命运”拥抱了贝多芬。
在对“命运”同自己关系的思考中,贝多芬停止了呼吸,于此逝世。
附:时间所限,并未有幸拜读所罗门先生的《贝多芬传》,只是系统浏览了罗曼·罗兰的版本,因此不敢下手确定时间线和具体发生矛盾的人物。一个大体的想法而已。(定陶农发行 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