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典故 马耀南:投笔从戎、赤诚爱国的“书生司令”
在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大寨村路口,有一尊残缺不全的石臼,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在那,它就如同一位守望者,矗立在日渐繁华的十字路口,默默陪伴着多年前在此牺牲的英烈。
1939年7月22日,时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的马耀南同志在反击日寇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7岁。在他的教育影响下,他的两个弟弟马晓云和马天民也参加了八路军,并在抗战中先后为国捐躯。
“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一心打鬼子,专救老百姓”,歌中反映的就是马耀南和他的两位弟弟马天民、马晓云的感人故事,而其中的大哥马耀南,则以其投笔从戎、成为书生司令的传奇经历,为老区人民所熟知。
马耀南,1902年出生在山东省长山县北旺庄(今淄博市经济开发区北郊镇北旺村)。193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与进步同学一起组织反日会,到街头、农村宣传抗日救国,抵制日货。曾担任北洋大学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市学生联合会的负责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当局屈从帝国主义摆布,同意日本取代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年仅17岁的马耀南对此义愤填膺,他写在当时的日记记录了他的心声:“我们要把帝国主义赶出去,我们要做真正的中国人”。当时在山东省立济南第一中学就读的他,积极参加爱国反帝活动,并参加了山东早期的共产党人邓恩铭、王尽美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接受了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
马耀南曾满怀激情地加入了国民党,并且很快成为天津市党部的领导成员,但蒋介石在1927年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大肆屠杀共产党员,马耀南当机立断退出了国民党,回到天津积极参加倒蒋活动,并因此被蒋介石通缉,决心置他死地而后快。
1933年,马耀南任长山中学校长,秉持教育救国的理念。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耀南决心投笔从戎,抗日救国。他在当年8月15日的日记中写道:“上海炮火异常凶猛,全国已入血战状态。自顾尚在此安逸消闲,能不愧死!
自即日起,当特别振奋,求有所报命国家,获取较大代价之牺牲,方不愧生世间。”正在此时,国民党方面也摆出了一副抗日的面孔,想利用马耀南在当地的影响,扩大国民党的势力范围,于是宣布恢复马耀南的国民党党籍。马耀南当即表示:“国民党要我,可我不要它!”
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紧紧牵动着马耀南同志的心。而且,他也清楚地看到,日寇的魔爪一步步伸向自己的家乡。他巴不得立刻奋起奔赴前线。浴血奋战,以解祖国燃眉之急。恰巧在这时,经中共党员林一山介绍,马耀南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同中共山东省委取得联系。
马耀南的抗日热忱,中共山东省委在制定抗日武装起义计划时,将长山中学作为重要的据点,先后派共产党员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到长山中学,成立了中共长山中学特别党小组,直属省委领导,一批中共党员在该校担任教员,培养训练抗日干部,组织发动长山地区民众抗日。
他以教学改革的名义对课程进行调整,大量充实抗战救国的内容。又以办民众夜校的名义开办游击干部训练班,由共产党人讲授军事、政治课。后来其中不少人成为武装起义的骨干和附近各县的抗日积极分子。
马耀南支持帮助党小组在校内组织“抗日后援会”,建立“民先队”组织,举办游击战术训练班,为举行武装起义做思想和组织准备。1937年12月24日,日军轰炸长山县城,国民党军政人员弃城南逃。
1937年12月25日,马耀南参加黑铁山武装抗日起义,成立清河平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在他的争取下,长山县保安大队也参加了起义部队。1938年6月起义部队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后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部与日军多次作战,围攻周村、破坏胶济路、坚守邹平城、激战刘家井子,重创敌人。
1939年7月22日事发当天,拂晓,马耀南和杨国夫带领部队开进桓台县牛王庄,准备稍事休息即东进临淄,与李人凤率领的十团汇合作战。不料,上午九点多钟,鬼子部队十分疯狂地向牛王庄扑来。我军展开反击,直杀得敌人尸横遍野。
到下午两点左右,马耀南和杨国夫认为转移的时机已到,决定撤退。杨国夫请马耀南率领司令部机关先撤。马耀南和随行人员上了马,向牛王庄东南约一里路的大寨村奔驰而去。进村后正向东驰骋,不料敌人埋伏在街东头柴禾垛后的机枪开火了。
马耀南不幸连中数颗子弹,跌下马来,爬行到一墙脚,用手枪击毙数名日军。当一日军企图用刺刀杀害马司令时,马司令用最后一颗子弹把那敌人的手臂打断,并拖倒敌人用手枪击破敌人的脑壳,自己也因流血过多而壮烈殉国。
年仅37岁。 “一生要做硬汉,绝不发一无聊呻吟语,咬紧牙关与困难作殊死战,一直向前迈进。”这是这位抗日志士给后人留下的最后誓言。为纪念马耀南司令为国捐躯,中共清河区委于1943年将清河区抗日中学命名为耀南中学。1946年中共渤海区党委命名长山县为耀南县。
2014年9月,马耀南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时过境迁,岁月流转,或许大寨村的人们忘记了许多往事,却始终忘不掉那段铭心刻骨的历史。如今,那一尊距离事发地点仅有十几米的石臼已经被很好地保护起来,凡是路过此处的人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多看一眼。透过那尊残破的石臼,人们仿佛还能看到当年泣血悲壮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