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联系方式】熊丙奇:淡化奥数竞赛获奖 告别功利奥数
7月20日凌晨,在英国巴斯举行的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传来好消息,中国队以227分的总分获得团体冠军,与美国队并列第一,6名队员全部获得金牌。
图源
东方IC
幸亏这一次得了团体冠军,哪怕是和美国并列,否则,国内媒体一定会以“又一次惨败”“又一次输给美国”之类的标题报道中国学生奥数竞赛“失冠”。
今年2月,由于我国选手在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简称RMM ) 中无一人获得金牌,媒体就对我国奥数竞赛表现不佳进行“反思”,有人质疑取消奥赛竞赛获奖保送、加分政策,直接影响奥赛成绩。
在时隔4个月后,中国学生就获得了冠军,这让“求金若渴”者重新“扬眉吐气”,要知道,在获得55届IMO团体第一之后,我国已经连续四年无缘冠军。但是,必须思考的是,夺冠究竟有多重要?之前,我国学生拿奥数竞赛冠军拿到手软,能代表我国学生的数学水平就很高吗?那些获奖的学生,有多少成为了顶级数学家?一句话,奥数竞赛和数学人才培养,究竟是什么关系?
在欧美国家,学生参加奥数,大多出于兴趣,即有数学兴趣和特长,参加奥数活动,没有兴趣则不参加。他们也没有把获奖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是一个过程或者新的起点,在获得奥赛奖项后,大多继续研究数学,因此,据统计,从90年代年开始所有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中,有约一半是奥数获奖者。在美国,参加奥数的学生大概只有所有学生的5%,学生参加或者不参加奥数都很正常。
我国社会对待奥数则很不同。首先,不管学生对奥数有无兴趣,都要参加,很多学生学奥数是被父母逼着参加,在中小学阶段,奥数是择校的重要工具,而在取消奥数竞赛加分以后,奥数培训其实仍旧火爆,原因是,家长希望通过让学生学奥数,提高数学成绩。其次,就是有数学兴趣、特长的学生,选择参加奥数培训、竞赛,也从最初出于兴趣,逐渐发展到追求获奖,把获奖作为升入名校的手段。
一旦这一目标达成,就不再继续在数学领域钻研。就像这次中国队重获冠军后,媒体马上关注某个金牌队员获得保送资格,被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录取。
也就是说,我国社会是以功利视角来看待奥数的,学奥数不是为了发展兴趣,而是为了提高数学考试成绩,以及获得竞赛奖项。这就导致奥数的异化。一方面,我国出现“全民奥数”,这无疑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出现各种奥数乱象,包括提前教学、超前教学,幼儿园孩子就做很烧脑的奥数题。另一方面,我们出了奥数竞赛牛人,可是,他们的兴趣没有被奥数竞赛激发,而在某种程度上有被遏制的倾向。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治理“全民奥数”现象,但是,很多人把罪责推给奥数,要求叫停奥数培训,这完全是打错了靶子。
奥数本身并无原罪,导致奥数从兴趣奥数变为功利奥数,是教育评价体系和教育价值观念的问题。总体看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教育价值观,是功利的升学价值观,围绕升学而教,升学而学,并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加之升学评价就看核心科目的考试成绩,因此,存在一刀切对待某一学科学习的问题,纳入中高考的核心科目,统一要求学生,且教育教学应试化,而没有纳入的则边缘化。
在我国,由于数学是中高考的核心科目,因此,数学学科(奥数)培训热,重来没有降温过,而舆论拿奥数竞赛失冠说事,主要是希望恢复奥赛加分。奥数竞赛得冠,和获得第二名、三名,并没有什么不同,这次我国获团体冠军,也就只比韩国队高一分。
试想,我国学生如果有加分才重视奥数,不重视加分就不重视奥数,不就说明对待奥数太功利吗?这对于培养学生兴趣有何好处呢?
所以,我们必须淡化奥数竞赛获奖,不以得奖而喜,不以失冠而悲,要更重视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和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作者:熊丙奇
著名教育学者,博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本文首载自 腾讯教育(ID:qq_edu)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