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手机在线播放】《红海行动》“红”在哪?
截至3月2日,影片《红海行动》累计票房已超过26亿,豆瓣评分8.5分。这部以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真实事件为原型的影片,在最初排片、票房双双低开的情况下,凭借惊人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今年春节档最大的黑马。在3月1日举行的研讨会上,该片主创人员以及专家学者总结了电影《红海行动》的成功经验,探寻商业电影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创新表达。
《红海行动》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水平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红海行动》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首先它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没有电影产业的工业实力、专业化的电影团队,很难想象能拍出这样的大片。”
其次,该片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提升。“我们如何借助电影高科技、国际化的电影语言、年轻观众喜欢的方式,与当下的年轻观众达成互动、信任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下观众对国产电影的信任度有多大,我们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我们电影美学的力量就有多大。我觉得这部影片给予了我们一个提升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标准。”
评论家李准表示,《红海行动》一个突出的贡献在于,“它没有把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当作当代中国海军官兵的精神制高点,而是把镜头的焦距对准了全体的力量,以国家命运为担当的集体主义精神,才是我军战斗力最深厚、最强大的精神。”
观影潮背后是观众对个体认知的进步
人民日报社文化室主任记者刘阳也提到,《红海行动》“观影热潮”背后体现了观众对于生命和个体认知理解的进步。
“《红海行动》设置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就是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动用军力去拯救一个公民的生命,军人在拯救本国公民的同时,如何面对其他国家公民的生命。很多年以前我们在看美国电影拯救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思考。今天我们在《红海行动》里再聚焦这个命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观众已经完全对每个生命的理解和认同了。
这种进步体现了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不断贴近。电影表达的内在感情是中国当代社会对公民权益的珍视,是这部电影特别有特色的地方。”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所有主创用命换回来的”
研讨会上,《红海行动》的主创们也分享了影片拍摄制作的幕后故事。导演林超贤介绍,片中大部分场景都是在摩洛哥沙漠中拍摄的,当地的地表达到45-50摄氏度的高温下,湿度不到20%,“我们的剧组每天吃饭都是伴着沙的。在这个环境下,大部分人住了半年,我跟一些工作人员住了一年。”
环境如此艰苦,林超贤却从没因此放松对质量的要求。主演杜江介绍,影片中有很多在沙漠里开车的大全景,演员根本没有露脸的机会,但是导演还是坚持让大家坐在自己应该坐的位置上。“可能在电影里只会出现一两秒钟的画面,我们却要花三四天的时间完成。
我们不是拍了一部战争片,我们真的是打了一场硬仗。”杜江感叹。为此,他曾亲自询问导演,“有没有心疼过我们这些演员?”导演非常笃定地回答,“没有”。不过,时过境迁,杜江却感谢林超贤的“虐待”,“都说林超贤导演是一个魔鬼导演,很虐待演员,但是我觉得就是他的这份虐待,让我们每个演员都非常安心把自己交给他,全情投入在电影里。”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对于林超贤的敬业也十分钦佩。“导演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每天3点钟收完工之后把剧本通读,早上起来6点导演开着车第一个冲到现场来安排现场的布置。他每天把自己打扮成海军陆战队员,脸上抹迷彩,挎着枪,演员做不到的地方他演给他们看。”
于冬介绍,《红海行动》制作成本高达6000万美元,如果加上海军的军事预算,差不多1亿美元。影片拍摄动用了10个国家的工作人员,摄制组1000人的庞大队伍。影片中所有场景都是真实再现的场景,所有的军事装备,包括对演职人员的训练,都是根据现代海军的要求完成的。“如果这个制作放到好莱坞,成本至少再翻一倍。所以,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林超贤导演和所有主创用命换回来的。”文/记者 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