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叫什么 大秦二世而亡:权利漏洞的必然结局么?
公元前221年,秦国经过数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将混乱了800余年的华夏大地,完全统一于同一旗帜之下。帝国的统治者嬴政自号始皇帝,幻想着能够千秋万世。嬴政死后,皇位意外的到了不学无术的胡亥手中,帝国二世而亡。
那么大秦“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二世而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秦国地处西部边陲,长期以来一直不为关东诸国所接受,虽然秦国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但是战国初期,秦国被新兴的魏国吊打,河西之地丢失,秦国对于关东诸国束手无策。正在此时,公孙鞅的到来,给了秦国希望。秦国通过变法图强,越发强盛起来。但是商鞅变法,给秦国留下的不只是一套可以统一天下的制度,对宗室和继承而言,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秦国宗室鲜有爵位,由于商鞅变法奖励军功,而爵位20级都是需要军功来获取的,但是秦朝宗室恰恰缺少这一点,而宗室力量的薄弱,加之商鞅变法讲究提倡的“一视同仁”,连公子虔和太子的老师都被施以酷刑,由此可知秦国宗室的势力薄弱的有点过份。
秦朝之前,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影响十分深远,由于秦始皇早年的不幸经历,使得秦始皇不设皇后,不设太子,秦国的立储成为谜,正是由于没有过早的立储,才使得李斯和赵高有机可乘。
本就不稳的帝国权力格局,在扶苏出走的时候,开始显现出更大的危机。在秦以前,一直采取的是封地建邦制。王国被分为一个个的侯国,侯国又被分封给一个个的卿士。秦帝国没有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采取了郡县制。帝国分为48个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命。除了帝国的官方任命文书,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纽带来维系这种上下级关系。
秦帝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不断的引进人才。唯一考核帝国的官吏们的准则,就是能力。等到秦始皇的时代,中央及地方的官吏与这个帝国宗室的关系,基本上类似于职业经理人和股东的关系。
帝国的权力漏洞很明显了:帝国的统治者除了权力,没有其他筹码来控制和引导他的官吏们,而帝国的官吏和臣民们又还远没有达到万众归心。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病逝。彼时扶苏在远离权力中心的上郡,帝国的其他公子们因为没有过什么历练,几乎没有什么政治能力。而包括扶苏在内的公子们几乎都没有任何爵位和官职,手上没有一点政治权力。正是由于权利的中空和漏洞,李斯和赵高篡改了旨意,立胡亥为帝,之后更是横扫秦国宗室,宗室势力被瓦解,秦国也在赵高等人的祸害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沙丘之谋“可谓是秦国的转折点,阴谋家赵高和李斯摸清了帝国的权利漏洞,帝国的未来出现了偏差,秦国走向了死胡同,最终消逝在历史的河流里。秦国之亡,不仅是暴虐,还有政治的问题。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作者,本文不尽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