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985工程”二期创新平台建设巡礼

2017-07-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校"985工程"二期创新平台包括1个I类科技创新平台,5个II类科技创新平台和7个I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经过5年建设,各平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实现"将武汉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1 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创新平台(Ⅰ类)紧密围绕我国航空航天对地观测计划,瞄准国际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发展前沿,立足于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以及雷达遥感数据应用的需求,开展从电磁波大气传输和成像机理到时空数据获取与应用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依托测绘

我校“985工程”二期创新平台包括1个I类科技创新平台,5个II类科技创新平台和7个I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经过5年建设,各平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实现“将武汉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创新平台(Ⅰ类)

紧密围绕我国航空航天对地观测计划,瞄准国际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发展前沿,立足于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以及雷达遥感数据应用的需求,开展从电磁波大气传输和成像机理到时空数据获取与应用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依托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GP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及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等5个学院,研制、建立了DPGrid、航空传感器、THEOS(泰国)卫星和深空探测地面站等13个大型基础设施和系统。

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天、空、地一体化地球空间信息处理平台。
先后获国家批准建立“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基地,成为集基础和工程应用研究、国防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 12人新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形成了以李德仁、宁津生、刘经南、张祖勋4位院士为带头人,一批中青年杰出学者为骨干的一流的创新团队,初步建成了世界知名的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平台建设以来共承担973项目9项、支撑计划7项、863项目66项、国防研究项目11项等国家重点和重大科研项目269项,研究经费总额逾3亿元。

发表SCI收录论文559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15项,省部级二等奖15项。
平台研制成功的“数字摄影测量网格-DPGrid”、“紫外多波长激光雷达系统” 部分关键技术指标位于世界第一,并应用于国家重大科学与应用工程。

DPGrid和购置机载数字影像传感器、激光雷达大型设备系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及时获取、处理了震区影像及相关数据,对堰塞湖排险、寻找失事直升机等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指挥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得到温家宝总理批示和国家、军队相关部门的表彰。

2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扩展与建设(Ⅱ类)
根据网络时代的要求,着眼于现代软件工程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具体研究基于新一代中间件和组件技术的网络软件工程方法及其标准体系,并研发相应的支撑软件、服务软件和应用软件。


近5年来,该平台承担科研项目7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236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

发明专利授权6项,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何克清教授带领研究团队主持、完成的研制成果“信息技术——面向互操作性的元模型框架:本体注册元模型”,2007年成为正式发布的ISO/IEC国际标准(ISO/IEC 19763-3),实现了我国在信息资源交换与管理领域主导研制ISO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同时,该标准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以该平台为基础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200多家制造业企业,累计实现经济效益2.

5443亿元。该平台建立的湖北软件评测中心面向湖北省开展软件质量方面的社会服务,如开展多项软件登记测试、负责起草湖北省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技术验收测试规范的强制性标准等,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3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Ⅱ类)

依托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解决水资源与水利水电学科重大关键性科学问题和未来水问题研究领域重大高新技术;以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建设长江中游地区水环境研究与数据共享平台。
经过5年建设,平台加强学科方向凝炼,建成水利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长江中游地区水环境生态系统基础数据库及数据共享平台已初步建成;自主研制了灌溉排水综合实验系统、水电站过渡过程与控制实验系统等,已建成开放的具有规模化、先进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平台;策划和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

平台建设期间,到账研究经费达1.8亿元,其中国家研究经费逾亿元。平台先后牵头策划5个“973”项目得到国家科技部的立项,并主持1项、参与3项的研究;提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建议书5项,并主持重大和重点项目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项、面上基金33项;平台先后向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国家科技部提出立项建议,分别以“南水北调专项”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立项并主持研究。

解决了一批重要应用基础理论问题和国家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科技咨询,节省工程费用逾5亿元。建设期内,发表SCI、EI、ISTP收录论文46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其中2项为第一单位),省部级科技奖励48项,申请专利32项,出版学术著作26部,促进了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技进步。

4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Ⅱ类)
通过“985工程”建设,国家科技部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批准该平台立项和建设“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通过国家组织的评估。实验室根据科学发展趋势、国家需求和人类健康需要等,瞄准病毒学研究前沿,以引起人类重大和突发性疾病的病毒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病毒感染的分子过程及其伴随的生命现象,揭示病毒感染、免疫、致病和致癌的分子机理以及病毒病的流行规律;完善我国病毒资源与信息库;发展病毒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新技术。


5年来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214项,包括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项目6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973计划”课题13项、“863计划”项目14项、国家攻关计划2项、国家支撑计划1项、国家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委重点基金项目6项等,申请到科研经费近2亿元。


建设期间,实验室在新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病毒入侵及复制、病毒感染与免疫、昆虫病毒理论及应用、病毒病防治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代表性创新成果。

发表SCI收录论文477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36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9项。
经过“985工程”二期建设,实验室在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我国开展病毒学及传染病防治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原始创新基地。

5 先进功能材料化学创新平台(Ⅱ类)
实行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交叉,在电化学能源新材料化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化学、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化学、纳米功能材料化学、两亲分子有序组合功能材料化学五个方向开展先进功能材料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以打造团队为核心,队伍建设成效斐然。形成了以查全性、卓仁禧2位院士为学术带头人,以“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国家教学名师为骨干的创新队伍。

经过建设,以庞代文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群体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周翔、冯钰琦分别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以平台人员为骨干的团队入选2008年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二期培育项目。

建设期间,利用“985工程”经费购置了一批相关先进实验设备。
五年来,该平台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基金委重大、重点、杰出青年、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共280多项,经费近亿元。

五年共发表SCI论文160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在5以上的论文逾60篇,获授权专利100多项。荣获教育部和湖北省三大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该平台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参与并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各类技术问题,如:与湖南神舟公司合作进行了混合动力公交车用电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载人航天生命保障系统某关键装置——膜电解制氧系统顺利完成;高纯亚微米/纳米球形二氧化硅制备技术开发等。

6 植物与动物发育生物学创新平台(Ⅱ类)

根据国际发育生物学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以模式植物和动物为材料,在生殖发育机理与离体操作、成花发育的信号网络、细胞感染与免疫、育性发育的遗传基础与杂种优势利用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该平台注重学术队伍建设,引进了9位在国外取得突出成就的年轻学者,朱英国教授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欣、黄双全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舒红兵、孙蒙祥教授2006、2007年分别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以吕应堂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团队入选2005年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舒红兵教授负责的项目入选2006年“111计划”,成为全国首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之一,目前形成了以杨弘远院士、朱英国院士为学术带头人,一批中青年学者为学术骨干的富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

建设期间,湖北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为国家级野外台站,并被评为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同时成立了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数十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230多篇,特别是在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在Immunity(IF:19.

3)、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系列论文,被Nature-China选为"亮点"论文,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重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培育的优质、抗逆水稻新品种已累计推广近3000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7 信息资源研究创新基地(Ⅰ类)
基地围绕国家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对策与前瞻性研究与平台建设,成就斐然。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在2007年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基地先后从国内一流大学和英国、日本知名大学引进青年骨干15人。“图书情报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全国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马费成教授入选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并获2008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7位教师先后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方卿教授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


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博导论坛”90余场次。“目录学概论”等6门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级“精品课”。

博士生姜赢同学的论文获得第12届欧洲数字图书馆国际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杜佳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荣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成立“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国际合作研究院”。先后邀请了发达国家知名图书情报学专家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工作,组织召开了“数字时代图书馆与情报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系列国际会议,派遣30多人次出国进修、访问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先后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

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51项。出版著作69部。发表SCI、EI、SSCI期刊与会议论文200多篇。5年来,基地获得70项各类奖励,其中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

如提出的适应大型数字资源工程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方案、通过元数据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方案、中国地县级城市区域信息化发展方案均被有关部门采纳应用。

8 社会保障研究创新基地(Ⅰ类)
该基地拥有社会保障国家重点学科,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突出社会保障的科学性、效益性与可行性研究,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弱势群体及农民工社会保护等。

基地创办的《社会保障研究》是国内首个社会保障专业学术期刊。
5年来,承接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重大、重点项目15项,其他纵向项目74项,课题经费共631万元。

基地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向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提交咨询报告38份,其中26份被采纳,部分政策建议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如:在养老保障方面,邓大松教授带领团队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启动建设“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改革试点”;《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益保护研究》的部分政策建议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采纳等。

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向,毛宗福教授提出要加强农村村级卫生室建设的建议,被纳入2006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与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开展湖北省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深入研究;《医疗保障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研究》报告被国家卫生部采纳。基地人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政府决策的能力极大提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

9 国际法与国际新秩序创新基地(Ⅰ类)
国际法与国际新秩序创新基地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力争在2015年建设成全国最大、功能最全的国际法研究中心、国际法高级实用人才培养中心、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政策咨询中心。


2007年国际法顺利通过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成功申报了国内唯一的体育法博士点;《武大国际法讲演集》、《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武大国际法评论》、《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文库》引领了我国国际法研究的方向。

本基地以国际法研究所为主体,成立了中国边界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等跨学科机构。本基地为我国有关部门参加国际谈判、实施WTO协议等国际条约、修改国内有关立法提供了大量咨询意见,5年来共有63份咨询报告被省部级以上单位采纳。

如深度参与《排他性法院选择协议公约(草案)》的谈判,向外交部提交重要咨询意见并被采纳;杨泽伟教授向中宣部提交“加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若干建议”的咨询报告;聂建强教授为经合组织(OECD)撰写咨询报告《Report on Counterfeiting and Piracy in China》;黄进教授为公安部和司法部提供了《国家豁免问题的对策》;余敏友教授为商务部提交了DSU改革谈判方案、贸易壁垒调查等方面的4份研究报告;张庆麟教授为商务部提供了双边投资协定中关于“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的咨询报告;黄德明教授为外交部提交了《关于外交邮袋问题的咨询意见》;易显河教授向国际法协会总部联合国改革研究组提交题为Reform Proposals regarding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A Preliminary Report for the ILA Study Group on United Nations Reform的咨询报告,均被采纳并广受好评。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基地(Ⅰ类)

该基地建设目标是形成6个稳定的高度凝炼的学科研究方向,拥有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有深厚造诣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建立优秀创新团队,形成优异科研成果,并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经过5年建设,基地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学科优势互补、学术梯队合理的创新团队,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具备了把创新基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国家创新基地条件。共有9位教授当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居全国高校第2位。

陶德麟教授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顾海良教授主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标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60多项,出版各种类型专著和教材120多本。

在公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其中顾海良、张雷声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陶德麟、汪信砚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倾力打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系列丛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书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等多套系列丛书及专著,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11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基地(Ⅰ类)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基地的研究工作,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总结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历史经验,尤其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过程中古今之间、中外之间的碰撞和涵化过程,为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历史资源和智力支持。


该基地整合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在中国古代史等原有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新增国家重点学科4个(其中重点培育学科1个),增设博士点1个(国学),获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个。

冯天瑜教授当选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郭齐勇教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主席、全国中国哲学研究会副会长,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被聘为武汉大学珞珈学者,引进国外优秀人才2人。


五年间,共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项,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69种(套),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各级奖励25项。

“15至20世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书系、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被誉为中国文学史界的“万里长城”)、《“封建”考论》、《儒学与儒学史新论》、《二年律令与奏谳书》、《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等学术论著,代表了相关领域的前沿水平,受到海内外学者好评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该基地业已成为国内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问题的著名平台。

12 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创新基地(Ⅰ类)

以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两个研究领域为中心,以发展经济学和世界经济两个重点学科以及“国家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为依托,打造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和有关国家开放度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重要研究平台。


经过5年建设,学科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突出,学科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经济学科点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发展经济学所在的二级学科——西方经济学被再次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金融学首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组建了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国家开放度与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获批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济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地将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着力研究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4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53项。

发表各类科研论文3188篇,出版著作179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82项,提供有效咨询报告51篇。简新华教授主编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丛书》获“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专著类)、叶初升教授撰写的《国际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获第13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

13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Ⅰ类)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以培养国家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权威研究机构,使之成为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信息资源中心、国内数字传媒与网络传播的实验中心。


建成的“985工程”新闻传播学者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新闻传播学者信息及其文献数据资源中心。新闻传播学实验中心是我国文科类第一批、传媒类第一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年来,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校本科生获各级各类新闻奖10人次(其中中国新闻奖2人次),研究生先后获各类新闻奖20多人次。2008年,在读博士生陆海鹰荣获国内新闻传媒界的最高荣誉——范长江新闻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基地以汇聚世界一流的学术队伍为宗旨,聘请了英国著名传播学家格雷汉姆默多克、美国传播政治经济学家丹席勒、法国著名传播学家于格欧梯也等33名国际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创新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围绕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前沿问题举办了国际学术会议8次,每年举办“珞珈新闻与传播论坛”25场以上,形成了品牌化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与国际知名新闻传播机构建立多元、立体的合作关系,先后承担美国费曼基金、新西兰政府基金、美国开放社会基金等国际合作项目3项,有效提升了研究人员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拓展了学术交流空间,逐步形成多学科交叉、综合型、开放式、国际化的“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平台、政策咨询中心和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