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画家周翔:图画书是一枝花
周翔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东方娃娃》主编,同时从事儿童读物的插画和绘本创作。画画对于他而言如同说话写字一样,可以表达想法,是一种生活方式。
羊城晚报:插画给您带来了什么?
周翔:画画教会我一种思考的方式,去学会多角度的看事情,去学会“得意忘形”“画龙点睛”,努力明白“留白”中留有余地的意思。如果我真正理解了这些法则,再去工作可能会给我的画带来韵味与情意。
羊城晚报:当插画家,您是怎样开始的?
周翔:我只是一个手艺人,喜欢涂抹自己的想法。插画家这个称呼对我来说,是一座山峰,我够不上,努力工作希望有一天能够被称为插画家。其实,我很早就开始尝试给孩子画画,画过一些小故事,不过那时我还不太成熟。我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创作是从《荷花镇的早市》及《一园青菜成了精》开始,慢慢琢磨出味道来,这两本图画书的编辑一位是日本白杨社的中西文纪子小姐,一位是信谊基金会张杏如执行长。她们在图画书事业里牵引我,直至找到我们共同想要的那朵花。
作为著名的插画家,周翔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乡土风情,手绘画面鲜活形象,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其创作的作品《荷花镇的早市》温馨、自然,后在中、日两国同步推出,深受大家喜爱。
羊城晚报:您创作《荷花镇的早市》很鲜活,有生活气息,同时又让人觉得很宁静,当初是怎么创作出这个绘本的?
周翔:我喜欢画自己的生活,画我小的时候……这样,我可以从容完整地走进故事里。《荷花镇的早市》,故事源起南通,我的故乡。我的故乡是个水乡,河湾里的船可以运货运菜,甚至运来新嫁娘。那边的房屋是白墙黑瓦,巷子兜兜转转,邻里街坊都相熟,集市里有孩子新奇的所有东西。我想为自己留下对于人情温暖的体验与故乡的追忆。
羊城晚报:如果概括自己的创作风格,您认为怎么说才比较准确?
周翔:我做图画书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所谓的风格,如同苏东坡认为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贵在平实,却有深厚的积淀和内蕴。例如在创作《荷花镇的早市》时,我用水粉来表现我的童年,那些日常的生活,颜色斑斓,比较厚重踏实,希望表达一种人情之间亲切美好的感觉。而《一园青菜成了精》,在我的良师挚友张杏如女士的引导下,则是用一种诙谐快乐的手法,以接近儿童的白描来表现,让孩子们容易理解。
羊城晚报:您希望自己的绘画有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周翔:如果是在一本书中,我希望不要因“图”害意,因为我的画是要表达一个文学故事,而不是卖弄技艺,那是深入的挖掘与表达。如果是纯个人的作品,只要画出来就好,无关效果,仅是一种释放。
台北“幼教之母”张杏如女士曾说过:“好的作品,我个人认为就应该如有质地的、有滋味的生活一般,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到一种意趣、一种兴味,你会想读它,你会被它挑动心中的某一根弦。”这让周翔印象深刻,在此后的创作历程中,他一直保持一个信念:要在作品中给予孩子好的语言、好的画面、好的生活。
羊城晚报:现在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选择绘本,对此您有些什么建议?
周翔:关于建议,对于儿童阅读,不应以识字为目的,父母要为孩子读书,和他们分享彼此在阅读上的想法与热情。这其中,父母陪伴与好书选择同样重要。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文化气息相对浓重的作品是否会让孩子难以理解?
周翔:孩子包容性比我们想象的大,他们对作品的肯定与喜爱,不在于文化气息,而在于里面的情感与内容是否能打动他们。“不求甚解”是我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的理解如果只是在字里行间,书一定会读死了。文化的气息会在生活里的某一瞬间悟出。书的风景一定在远处。
相信:中国的原创绘本将成出版主流
多年来,周翔以《东方娃娃》为平台,努力引进、宣传绘本的理念,挖掘和培养了大批新人。在谈及中国绘本发展的现状时,他充满信心,并表示期待。
羊城晚报:您挖掘和培养了许多新人,您认为现在中国绘本界的年轻力量发展得如何?
周翔:随着大家对于图画书的慢慢认知,创作者队伍从最初的童书编辑、作家、画家,到科学家、心理咨询师,甚至年轻父母,图画书的面貌更为多元,充满着无法预知的惊喜。为给予鼓励,信谊基金会设立了“信谊图画书奖”,以培养新人。又有“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对于已出版图画书的奖励。“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我对中国本土原创的力量充满期待。
羊城晚报:很多人觉得,国内的绘本没有国外的绘本好看,热销的也多是外国作者创作的绘本,对此您以为如何?
周翔:中国的图画书创作很年轻但具有活泼新鲜的生命力,只是在数量上我们的原创显得单薄,我们的文化语言叙述不差于国外图画书,甚至超过国外。信谊原创图画书《团圆》就是一个例子,这个作品打进世界英系国家、日本、韩国的版权,入选美国2012年纽约时报世界十大童书,获得日本厚得省大奖等。随着读者对本土文化的渴望,中国的原创绘本终将成为出版的主流。
羊城晚报:您对中国绘本的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周翔:同国外优秀图画书相比,中国原创图画书呈现出青涩。但是从这青涩的自发的创作中,我们能够看到可喜的真诚。每个时期都会有闪光的、充满智慧与真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