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包的起源 叶辛:为上海写传 阳春面生煎包不得不提

2019-0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提到上海的文化,最容易联想到什么?是海派文学,还是都市文化意识和市民文化意识,亦或是本土的沪剧?<上海传>作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10日在杨浦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里却是从上海的美食开始谈论上海文化,他试图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娓娓道出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渊源.生煎包的起源 叶辛:为上海写传 阳春面生煎包不得不提叶辛是地道的上海人,20岁的时候去贵州插队,在乡间工作生活了十余年,1986年回到上海的时候,眼前的上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86年至今,他在上海生活了30余年.他说,上海一直在变,但

提到上海的文化,最容易联想到什么?是海派文学,还是都市文化意识和市民文化意识,亦或是本土的沪剧?

《上海传》作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10日在杨浦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里却是从上海的美食开始谈论上海文化,他试图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娓娓道出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渊源。

生煎包的起源 叶辛:为上海写传 阳春面生煎包不得不提

叶辛是地道的上海人,20岁的时候去贵州插队,在乡间工作生活了十余年,1986年回到上海的时候,眼前的上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86年至今,他在上海生活了30余年。他说,上海一直在变,但是一些味蕾的记忆一直留存。

生煎包的起源 叶辛:为上海写传 阳春面生煎包不得不提

一碗阳春面、一碟生煎,这些看似寻常不过的饮食,在叶辛眼中是上海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叶辛的一位上海旧友目前在国外一所高校任教,他告诉叶辛,这些上海美食对于漂泊在异乡的他来说,成了对故乡的追忆。对此,叶辛感同身受,“要为上海写传,这些美食不得不提及”。

生煎包的起源 叶辛:为上海写传 阳春面生煎包不得不提

叶辛告诉记者,《上海传》是新星出版社大型城市传记丛书“丝路百城传”的开篇之作,该丛书对“一带一路”沿线130座城市作了记述,丛书责任编辑选择在上海出生并长期在上海生活的叶辛执笔书写上海。

这本《上海传》写的内容不同于以往大众通过影视剧所熟悉的上海滩,或是以19世纪为背景编写的一些上海故事,叶辛介绍:“《上海传》所写的内容,都是我这辈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看到的上海故事。”和新中国同岁的叶辛见证了上海解放之后的不断发展,他眼中的上海是大气磅礴的,是浑厚深沉的,更是细腻精致的,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也是在急速发展中的。

“在这本书里,我写我吃到的上海小吃,感受到的上海弄堂文化、石库门文化和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小区文化。”

此次讲座是“大家话海派”项目的第一讲,这是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发起,杨浦区图书馆和上海大隐书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从杨浦区“三个百年”出发,以海派文化为主要切入点推出的项目,旨在引领市民深入学习海派文化,弘扬上海城市精神。

该项目于昨天启动,这个时间节点的选择也颇具意味。“310”是居民身份证上上海的代码,也是上海话“侪要灵”的谐音。

记者从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悉,除了叶辛,今年“大家话海派”项目还将邀请熊月之、陈东、钱乃荣、徐建刚、田兆元、乔争月、李天纲等十余位海派名家汇聚一堂,举办具有思想引领性的文化分享会、名家报告会、海派名家行等活动,推广海派文化精髓,营造城市海派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