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杰奎琳的评价 如何评价杰奎琳杜普蕾(Jaqueline du Pré)的一生及其艺术成就?
每次听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心里总是觉得很难过。因为只要听到它,你无法不想起一个人――英国女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
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不太听杜普蕾拉的埃尔加,因为觉得实在是太悲伤了。的确,她的演奏有一种厚重的,逼入人心的苍茫悲戚之感,让听者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但我还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聆听。甚至有一次一群朋友聊天时说到杜普蕾,最后竟然发现所有人的mp3里都存有她的这首埃尔加!而那群人里只有一位是大提琴专业的同学。
她的埃尔加何以如此吸引我们?从她的音乐里,我们能听到那样浓烈的感情,她简直是用整个生命在演奏!曾经她自己也说过:每次演奏到慢乐章,心里就异常难过。她称埃尔加中的慢乐章为“凝结的泪珠”。而她的演奏,也被评论家称为“珍贵易逝的美之绝唱”(The swan song)。
而关于这位杰出女大提琴家的命运,也不得不让我们唏嘘不已。在最灿烂的演奏巅峰时期却被查出身患绝症――多功能硬化症。上帝跟她开了如此残酷的一个玩笑!从此,病魔便开始一点一点吞噬她的健康,直到她永远离我们远去,年仅42岁。
我不由想到另一位英年早逝的女小提琴家内弗以及墨西哥国宝级女画家弗里达。为何如此出色璀璨的她们都如此不幸?难道真的是天妒英才?如果真是如此,那我情愿选择平凡而幸福的人生。观察她们的性格,我们不难发现,她们的个性里都有太多绝决的成分。而这也是她们的作品能如此打动我们的原因――太浓艳,太凄绝却美到极致!而她们悲剧式的命运,我想多少也跟这份绝决有些关系吧。
回到杜普蕾的话题。在看了关于她的两部记录片,并阅读了比较多的关于她的资料后,我越来越不喜欢影片《她比烟花寂寞》中对杜普蕾的刻画。关于她对于她姐姐希拉里造成的伤害,我完全可以理解希拉里愤怒、无奈,对妹妹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也相信杜普蕾个性中确实有特别自我的那一面。但记录片中杜普蕾的坚强、乐观、甚至对于同事们的宽厚却在电影中荡然无存,只是片面地向观众传达了杜普蕾古怪、自私、神经质的个性特点。
在记录片中有两个场景给我印象犹为深刻――其一是二十岁左右的杜普蕾在火车上一边拨弦一边哼唱。青春的光芒从她飞扬的神采,在她微微翘起的嘴角一览无遗;其二便是她生病后,她的工作伙伴推着轮椅上的杜普蕾散步。也许正是秋天,镜头里有大片大片的金黄色。
杜普蕾那时应该病得挺重了,却仍是那个嘴角略微扬起的那个活泼泼的表情。看得人心里酸酸的。 有人说天才总是寂寞的,而杜普蕾的一生确实绚烂如烟花绽放。弗里达在生命走向终点时说:我希望这是快乐的离开,并永远不再回来。希望我们亲爱的杜普蕾在天堂能够更加快乐,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