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伊犁河第一集】纪录片《伊犁河》:大河两岸的相守相望
“新疆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伊犁又是这个核心区的支点、向西开放的门户。纪录片《伊犁河》就是以伊犁河为载体,用国际化视野、纪录片创作方式,真实记录大河两岸普通百姓生活发展和变化的中国故事。”纪录片《伊犁河》总撰稿张海龙说。
人类文明都孕育于河流,新疆更是如此。张海龙曾担任新疆广播电视台拍摄的16集大型纪录片《塔里木河》总撰稿。同为新疆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伊犁河》怎样才能拍出不一样的味道,对张海龙而言,无疑是一次挑战。而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给伊犁河定位。
选取角度
2016年年末,张海龙乘机来到伊犁进行前期调研。因为第一次来伊犁,他好奇地打开手机中的“航旅纵横”APP,想看看伊犁在什么位置,他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两幅画面。“在中国地图上,伊犁位于祖国的西北角。可是当转换为世界地图时,伊犁则位于亚洲的中心。”张海龙说。
伊犁河谷在两幅地图中的位置,让张海龙找到了伊犁河的定位,这就是亚洲之心。“伊犁河沿着一带一路的方向,一路向西流淌,最终汇入巴尔喀什湖。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巴尔喀什湖发现,这里的湖水一半是咸水一半是淡水,虽然这属于自然奇观,背后的寓意却是万物共生。
《伊犁河》的关键词正是万物共生。有传统与现代的共生、游牧与农耕的共生、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城镇与乡村的共生、各民族之间的共生,在最后一集《不问西东》中,则以霍尔果斯为切入点,讲述国与国之间的共生。”张海龙说。
塔里木河和伊犁河给予张海龙全然不同的感受。他说:“如果说塔里木河有一种浓郁的气质,伊犁河则明亮而欢快。”
调研中,张海龙发现,伊犁河谷各个县市沿着伊犁河构成一个城市群。“这种规模的城市群,在新疆,甚至在中亚也十分罕见。这样的城市群,完全可以成为中亚最有发展潜力的引擎。同时,伊犁河谷又是新疆和全国向西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因此,伊犁河不仅是伊犁人的伊犁河,更是中国的伊犁河。”张海龙说。
人物是《伊犁河》的骨肉血脉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与核心,故事化叙事是纪录片讲好故事的关键。
“内地人看伊犁,会被这里的美震撼,但风光好的地方有许多,再好的风光,你可能只愿意看一遍,而只有人好,你才会一次次地来这里。纪录片也是如此,人物的命运,人物的情感,才是观众最关心的。《伊犁河》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纪录片,正是讲伊犁人的故事。《伊犁河》中的人物,都是最普通的百姓,讲述的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伊犁河》制片人石峰说。
如何讲好故事?讲谁的故事?2016年10月,摄制组在伊犁河谷展开调研。通过当地宣传部推荐,摄制组初选了60多个人物,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40多人作为拍摄对象。“虽然伊犁有不少名人,但选择人物时,我们的着眼点就是普通百姓,用平凡人的故事,来讲述新疆的发展和变化,讲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他们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当然,会根据每一集的主题,选择不同的人物。拍摄时间跨度比较长,可能会从春到冬。”石峰说。
纪录片《伊犁河》共六集,属于每一个人物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如何讲述他们的故事?
追踪声音
“因为时间有限,每个人物都需要提炼出精华。比如第一集《以梦为马》中的天马少年阿合交力,就是抓住几个点,赛马比赛、他对于未来的憧憬、他在赛马过程中享受到的是一种怎样的快乐。一般来说,每个人物故事会有4个动情点,平均2分钟就有一个。”蔡志刚说。
在《以梦为马》中,阿合交力从一个失败者,最终成为赛马比赛的冠军。其实在拍摄前,蔡志刚并不知道阿合交力会夺冠,甚至在最初,阿合交力并不是蔡志刚认为最合适的赛马手。
“阿合交力是昭苏马场喀尔坎特学校马术特长班的老师乔春江推荐的。当时,我觉得他的年纪偏大,想找一名年龄更小的孩子,乔春江却说,阿合交力一定可以获奖。于是,我们选定了他。可是,从春天一直拍到秋天,当2017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开幕前,阿合交力在参加的所有比赛中一直没有获奖,让我们十分纠结,可已经跟拍了半年时间,我们也只能希望他在天马国际旅游节的马术比赛上获奖。
但直到比赛的前两天,由于阿合交力状态不佳,一直没有马主选择他当骑手。
这时,我们有些紧张。如果阿合交力不能参赛,他的故事就缺少了最重要的部分。于是,比赛前一天,我找到一位马主,请他将选定的骑手换成阿合交力。奇迹发生了,这匹马好像与阿合交力心有灵犀,在比赛中率先冲过终点,阿合交力获得冠军。那一刻,我们都激动地哭了。”蔡志刚说。
“我们也做过最坏的打算,如果阿合交力没有获奖,我们将讲述他与马的故事。这片草原上,人与马的感情,正如片中的一句解说词所说:比赛的成败,正如草原的荣枯,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蔡志刚说。
艰辛后 唯有美好回忆
2017年2月,经过缜密的调研和策划之后,纪录片《伊犁河》文案最终形成。“讲最好的中国故事,拍摄最美的画面”,成为这部纪录片创作的初衷。
美景如画
《伊犁河》共六集,每一集都以“共生”为主题。第一集《以梦为马》:传统与现代的共生;第二集《物阜民安》:游牧与农耕的共生;第三集《山河动力》: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第四集《城里村外》:城镇与乡村的共生;第五集《大河之恋》:各民族之间的共生;第六集《不问西东》:国与国之间的共生。
“虽然每一集故事不同,‘共生’却始终是主线。共生,是‘一带一路’的智慧之处,因为发展经济,追求美好生活,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共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塔里木河》中,我曾说,读懂了塔里木河,就读懂了新疆,拍摄完《伊犁河》后,可以说,读懂了伊犁河,也就读懂了中亚。”张海龙说。
2017年2月16日,《伊犁河》的六支摄制组和两支特拍组,深入伊犁河谷开启了长达近一年的前期拍摄。
一部纪录片的诞生,期间的付出难以想象。
第二集摄制组导演王刚及摄影荣军,为拍摄冬窝子牧民转场的故事,在零下30多度的山里扎下营帐,与牧羊人同吃同住,记录生命;第三集导演谭超,为拍摄最美的天堂湖,与特拍团队及向导一行10余人,骑马、步行七天六夜,跋山涉水,深入高山峡谷之中,穿行于原始森林之间;特拍(航拍)团队,为拍摄最美的星空,他们会整夜守在机器旁……
“撰稿及后期制作阶段,又是另一种煎熬。如何架构一个故事,架构每一集的故事,架构整部纪录片的故事。例如,如果一个人物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春天拍的内容里,可能没有想拍的东西,而另一个季节里的故事又特别多。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又必须按照时间推进,可以说,故事的设计和后期的再创作比拍摄更痛苦。”蔡志刚坦言。
但正如石峰所说:无论多少艰辛,拍完之后,只留下美好的回忆。
“《伊犁河》的拍摄,得到了伊犁州党委宣传部、各县市委宣传部和伊犁人民的大力支持。正是上下同心,《伊犁河》才得以顺利拍摄完成。”石峰说。
真实性 是纪录片的灵魂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下,新疆电视台策划推出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型纪录片——《美丽新疆40年》,蔡志刚是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这部纪录片于2018年12月6日播出。
“《美丽新疆40年》共拍摄记录了80多个真实的人物故事,他们是当下新疆各个社会层面最鲜活的生命个体,也是改革开放最真实的亲历者、见证者、建设者和分享者。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伊犁河》中的每一个人物身上同样可以体现。
但是与《美丽新疆40年》相比,《伊犁河》则更多的是以普通人物故事为主,相对更加客观记录一个发展中的新疆,一个和谐美丽的新疆。这种记录不生硬,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观众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变化,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纪录片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记录。《伊犁河》中包含有人文、自然、历史、旅游、经济等多重元素,以及伊犁河畔不同行业的人的生活现状,当人们看到《伊犁河》时,也就看到了2017年的伊犁河谷、2017年的伊犁人的生活状态。
40多个人物,也是40多个样本,他们代表着伊犁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身上又具有共同的特性。“伊犁人最大的特点是洋气。这种洋气不仅是追求时尚,也体现在伊犁人的思想特别开放,善于接纳新事物,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伊犁河》中,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前进村的古丽娜兰木·伊拉合买提就很有代表性,她成立了服饰设计工作室,从杭州采购最好的丝绸,加入传统手工艺织品的元素,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内地及国外,这就是伊犁河谷老百姓与全世界做生意的生存智慧。”蔡志刚说。
40多个人物,40多个故事。“这些人物都有很动人的故事。《伊犁河》播出后,得到了许多观众的好评,并引起了内地许多观众及电视台的关注。最近,新疆广播电视台正在制作一个大型纪实栏目——《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也将对这些人物进行梳理,跟踪他们最新的发展。《伊犁河》中的许多人物也将出现在《我们都是追梦人》栏目中。”蔡志刚说。
2019年1月1日,这部跨越三年、历时两年制作的纪录片《伊犁河》在新疆卫视及虎鱼网播出。“尽管拍摄过不少纪录片,但《伊犁河》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拍摄周期最长、创作最为艰辛的一部纪录片。我们在记录他人生命的同时,也在记录着我们的青春。”蔡志刚说。
对于蔡志刚来说,未来的心愿是能将伊犁河国外部分的内容拍摄完。“全长1236公里的伊犁河,中国境内长442公里,《伊犁河》只拍摄了中国境内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拍摄的伊犁河还不够完整。”蔡志刚说。
永世的情缘
2018年9月20日至29日,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传播,由著名纪录片策划及撰稿人张海龙领衔主讲,以“在这里看见中国——中国文化纪录片讲座暨展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分别在韩国首尔、蒙古乌兰巴托、日本东京三地的中国文化中心举行。10月下旬,又在以色列、泰国、西班牙的中国文化中心展映并举办讲座。《伊犁河》是展映中播放的五部纪录片之一。
“纪录片《伊犁河》通过国际化视野、纪录片镜头语言,以最美的画面、最动人的故事讲述伊犁河流域各族百姓生活的发展、变化和美好生活,用影像完美呈现了伊犁河谷的人文与风物,并充分展现了‘万物共生’的伊犁河精神,展映中大获好评。”张海龙说。
“伊犁自然环境的多样化,是其他地方很少看到的。此外,伊犁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里的各个民族和谐共处。”《伊犁河》第四集导演唐锐告诉记者。
讨论剧情
在《伊犁河》第四集的拍摄中,唐锐带领摄制组深入特克斯县包扎墩牧区,拍摄了一位居住在牧区最偏远草场的哈萨克族牧民。“因为交通不便,每次拍摄,我们都要在他们家住十天半个月,但不管住多久,他都会拿出家里最好的肉、最好的马奶酒款待我们。虽然语言交流起来不太方便,彼此只能连说带比画,但可以感受到伊犁人民的纯朴。”唐锐说。
纪录片《伊犁河》的拍摄,则让第二集导演王刚对伊犁有了全新的认识。因为妻子是霍城县人,王刚来过伊犁多次。“拍摄时,你会深入到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有一种更深层次的体验,你会发现太多让你惊喜的地方。”王刚说。
《伊犁河》第二集中,需要拍摄牧民转场的镜头。霍城县远冬牧场位于博乐市境内,每年春天,牧民要转场至霍城县芦草沟冬季牧场,两地相距350多公里,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转场路线。
“因为路途遥远,人工转场需要十几天时间,一路上牛羊的损失较大,现在大多数的牧民已采取机械转场。当地通知我们的2017年3月9日的转场时间,其实是牛羊乘车转场的时间。由于远冬牧场没有手机信号,出发前,我们无法与当地牧民取得联系,当我们到达远冬牧场时,才得知人工转场的牧民一周前已出发。”王刚说。
拍摄计划遇到困难,王刚十分失望。然而,在这个冬窝子里,他有了新的收获。“冬窝子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共生极好的例子。在这里,牛羊的粪便成为燃料,用于做饭取暖,牧民在冬窝子的四个多月,对当地的环境没有任何破坏,对一草一木都特别爱护。而这种对于生态的保护,完全是自发的,是千百年的传统。”王刚说。
此后,王刚还拍摄了河谷的蜂农、采集草药的哈萨克族医生、加工马奶的牧民。“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人与自然怎样共生。伊犁河谷被称为塞外江南,伊犁河谷有如此好的风光,如此好的自然环境,不仅是自然的恩赐,也在于人对自然的敬畏。”王刚说。
近一年的拍摄,让摄制组与伊犁河、与伊犁人结下了永世的情缘。“拍摄之前,伊犁河给我的感觉就是格外清秀,拍摄之后,更加感受到这条大河对我们的眷顾。”蔡志刚说。
在编导手记中,蔡志刚写下这样一段话:一年的时间,我们与大河相守相望。“相守,代表着我们与河流共生;相望,代表着我们以客观视角来记录大河两岸百姓的美好生活。”
他们在记录伊犁河畔万物生灵的同时,也在记录着自己的青春。“伊犁河,对于我们,将是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蔡志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