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奎天人合一功 农历年与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年节溯源

2019-10-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对人类生存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的时刻被我们中华先民深深铭记下来;每当寒暑循回到了这些曾被铭记下的相应时刻,人们都会以相应的心态和仪式来加以纪念,并称其为中华传统节日.马奎天人合一功 农历年与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年节溯源<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14年第三次修订)>中规定了七个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这就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本文这里谈谈元旦和春节的溯源.孙中山把公历纪年引入我国马奎天人合一功 农历年与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对人类生存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的时刻被我们中华先民深深铭记下来;每当寒暑循回到了这些曾被铭记下的相应时刻,人们都会以相应的心态和仪式来加以纪念,并称其为中华传统节日。

马奎天人合一功 农历年与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年节溯源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14年第三次修订)》中规定了七个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这就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本文这里谈谈元旦和春节的溯源。

孙中山把公历纪年引入我国

马奎天人合一功 农历年与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年节溯源

中华数千年来一直沿用本民族独创的农历,因其是通过对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转比例计算后制定出来的,故称"阴阳历"("阴阳合历""农历"),它不仅有天地人合一的内涵,且有利于农耕社会生活。西洋历法(即公历)则是在考虑太阳与地球运转关系的基础上,以人类主观数学分段方式切划出的,因其忽略月球对太阳及地球运转的影响,故又称作"阳历"。

马奎天人合一功 农历年与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年节溯源

公历是"公教历史纪元"的简称,又叫做"公元"(海外华人通称"西元"),常用拉丁文Anno Domini的缩写"A.D."来表示。教皇将12月25日至次年的1月7日这十四天节期对折取中,制定出以1月1日为耶稣生辰起始的新历法,即公教历法。

"元旦"本是中华民族对农历正月初一的传统称谓,辛亥革命后为公历1月1日所专用。把公历纪年引入我国的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他说:"以前换朝代,必改正朔、易服色,现在推翻专制政体,改换共和,与从前换朝代不同,必须学习西洋,与世界各国从同。"

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议决:新政权纪年采用公元,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沿袭至今。

春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春节",是20世纪初开始用来指代中华民族传统农历新年(中国年)的词语。

数千年来,中国人都习惯以"元旦"、"朔日"、"岁朝"等多种指代每年第一个早晨的词语来称呼传统农历新年。1913年7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呈文大总统:"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大总统袁世凯当即批准"定阴历元旦为春节"一项。从此"春节"便成了农历新年的专称。

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议决新政权采用公历纪元,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以农历新年为春节。

过中国年是几千年以来农耕社会习俗。中华先民通过农作物荣枯掌握了四季循环周期,确立了"年"的概念。西汉太初历(即阴阳合历的农历)固定了每年岁首月份,于是农历正月初一便成了新一年的开端,沿袭至清末。

压岁钱源于北宋

至于过年的缘由,下述二说影响至深:

一说来自"腊祭"。"腊"即"猎"。"腊祭"指先民收获庄稼后,用猎取到的野兽祭祀农神、天神和祖先,感谢他们赐予的当年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再获丰收。另说每当人们收粮进仓后,总有只叫"年"的怪兽出来糟蹋粮米、祸害畜禽。"年"力大凶恶,但惧怕镇妖的桃符和巨响。故在年兽将出现时,人们就在自家门上张贴替代桃符的红色对联并燃放爆竹。年兽一被吓走,大家便涌出家门相庆"年"兽已过、粮米畜禽不会再遭祸殃。

祭天祀祖和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全民自我考核)等过年诸种习俗均在上古成型,唯"压岁钱"俗源于北宋。

北宋神宗某年除夕夜,副宰相王韶幼子南陔在街头被歹徒劫持,时官府车辆经过,南陔呼救声吓跑歹徒。宋神宗闻讯即赏赐南陔金银,以示抚慰压惊。民间群起效仿,年久遂成"压岁钱"习俗。

过年时祭天祀祖、贴对联放爆竹的活动,表达出人们对祖先创发农业和对大自然慷慨赐予的感恩;表达出因自身的参与而使群体利益得以维护的欢庆;更表达出人们不滥杀不伤人类的动物与自然物种和谐共生的精神。可见中国人之过农历(中国)年,是在展现中华民族保卫群体美好生活、重视人类自身发展的意愿和天人合一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