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正伦皇帝内经讲座】樊正伦畅谈《黄帝内经》
原编者按:从去年秋季开始的周末,在北京医科大学的一个普通教室里,一群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静静地聆听着由北京医科大学中医学会组织的“中医内经系列讲座”。台下这些学习现代科学的莘莘学子被台上演讲者妙语连珠、深入浅出、博古通今的讲解所吸引。
这位利用自己休息时间义务开展中医普及工作的学者就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室主任樊正伦教授。演讲会后,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听众,他们一致反映:“樊教授的演讲太好了!”,“听了樊教授言简意赅的演讲,我对祖国医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祖国医学太应该发扬光大了!”
为此,本刊根据樊正伦教授的录音进行了整理后,将樊教授的演讲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樊正伦畅谈《黄帝内经》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世界各地诞生过许许多多的地域文化,如古罗马、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等,它们都曾有过灿烂与辉煌。但在人类几千年进程中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而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支奇葩。
从“神农尝百草遇70毒”的传说记载,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每一味中药、每一个方剂都是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因此,中医学可称得上是中国对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那么什么是中医学呢?我认为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同构”的道家思想作主导,运用阴阳五行等象数理论等研究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这听起来似乎极简单的一句话里却蕴藏着丰富、深邃的内涵。
中国的古代文化从未把人看成是孤立的人。古人讲天、地、人为三才,其中人是天地所造就的。而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人自身又具备着认识天地的能力,从而突出了人在万物中的重要作用。至于人是怎么来的?这是古代先哲们一直探讨的问题,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似乎提示了自然界存在着的一种客观运动规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道无边”的深刻含义越来越清晰。现代物理学研究发现了大到银河、黑洞,小到质子、原子、中子、电子。印证了“大到极大即为无,小到极小也是无”的道理。例如夸克就是看不见质量只看得见运动的粒子。
我们在道观中常可见到“炁”这个字——此字为气。它形象地解释了“道”。上边的“无”不是不存在,而是你现在尚未看见,下面的四个点是“火”字变形。“火”意味着运动。它表明世上的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无是永恒的。有是暂时的;无是绝对的,有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一个“炁”字包容了人类辩证思维的深厚理念,这也正是中医为什么以老子的道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原因所在吧。
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没有“零”。最早的零就是一个点,后来将这个点延伸变成了“一”。点代表着《易经》所说的太极,其实质为混沌。其两仪“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是出现了“二”。“二”的具体表现很多——阴与阳、天与地、昼与夜等。
那么有了“二”为什么产生不了万物呢?到目前为止,太阳系各大星球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因为在地球上“天气下为雨、地气上为云”。天地交泰有了一种运气状态存在,所以才会有万物生存。这种天地交泰的运气是为“三”。
而其它的星球没有这么一种特定的状态,也就无法产生万物。推而广之,在宇宙中只要哪个星球上能有与地球同样的状态,就会有与地球上类似的生物存在。其实人体本身也很像天地。我们都知道在口鼻之间有个叫“人中”的地方,人的“九窍”以“人中”为界,“人中”以上都是偶数,如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人中”以下均为单数,包括口、肛门、尿道等。
如果说“人中”以上为天、“人中”以下为地,正处于天地交泰。当一个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时,针灸扎“人中”使天气、地气交泰可以使昏迷的人苏醒。所以有“人身乃一小天地也”之称。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人是禀天地而生”的观点。
有人说中医特别难学,我觉得要学习好中医,首先要对天、地有新的认识,才能对人有更深刻的理解。西医是一种将诸多事物分得很清楚的科学,讲究一是一、二是二。正如吃西餐用刀和叉,右手刀、左手叉,一刀一叉体现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中医是讲究整体的科学,强调一里边有二、二里边有一。我们每天都使用的筷子就形象地体现了这一点,两支筷子合起来为一双,拿过来时为合二为一,使用的时候得一分为二,并且要一动一静才能把美味食物夹起来。
通常将动称为阳,静为阴。小小的一双筷子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阴一阳谓之道”。它说明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思维不同之处,也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内涵。而我们古代的先哲们将这一自然哲学思想巧妙地用于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内在规律的典范就是创立了中医学。
中医就像一个大的博物馆,而现在中医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如同博物馆前的橱窗,可惜这些橱窗的内容没有完全按照中医这门科学的内在规律去编写,橱窗的安排也是按照西方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去排布。当老师携弟子依次从窗前走过后,学生尚未登堂入室即“毕业”,既难领悟中医学之真谛,更难体会其奥妙无穷的魅力。当然,真正热爱信仰中医者则是凤毛麟角。这也许是令人遗憾之处吧。
那么经历几千年历史积累所沉淀下来的中医学如何学习与继承呢?我认为要向“负2000年”进军——向中医古籍经典索取先人们智慧的结晶。
中医的学问大多记载于典籍中一代一代相传,每一部典籍都记录了每一位名家的学术观点、治疗方法和经验体会,记录了我们的祖先与疾病斗争的漫长历程。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宝库中有一部书可以使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中医学习领域,它就是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所精选编撰的《内经知要》。
我们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其中包括《素问》和《灵枢》等162篇。其内容宏大、道理深奥,许多研究一辈子中医的人也未必将其从头至尾研读过,而临床中又必须具备有《内经》中所阐明的思想。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李中梓把《黄帝内经》做了高度概括的精选。近代名医大家、前北京中医学院院长秦伯未教授又用现代语言对《内经知要》作了清晰、通俗的解析,更为之添色不少。
该书几乎成为从医人员的必读书。因此我提出向“负2000年”进军的观点,就是希望大家多多研读《内经知要》等古籍。通过不断学习中医古籍,从中汲取真正的未变形的中医养分,才能叩开中医博物馆的大门。进入这一殿堂你将会发现其中有无穷无尽的知识等待你去学习,有无数未知等待你去探索。畅游其间你将会乐不知返。
有人说中医一不检查,二不化验,能治病吗?实际上中医是用宏观的思维来认识人的生命运动规律。《黄帝内经》称人是“得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所谓四时之法成是指我们与万物一样要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过程。
春夏时候,气血外散,内脏处于相对缺血状态。这时人就不愿意吃饭,也容易闹肚子。秋冬季节,气血由四肢转向里面,内脏充盈而外表不足。这一阶段容易患感冒。中医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指机体内正气浩荡,外来的邪如病毒、细菌也就没有发挥作用的余地。
而中医治疗就是追求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其处于正常生理状态而预防疾病。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换句话说,一旦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被打乱,就给予外来的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致病的机会,从而使机体患病。
对于致病物的态度,中医也与西医截然不同。凡是致病物,西医主张一概杀死。为了杀之而研制了各种化学药物。然而致病物在不断地变异,导致药物也不断更新换代。但药物的研制有一个过程,始终赶不上致病物变异速度,结果是新型致病物越来越多,所谓有效药物忙于应付。
中医则认为大自然赋予人以生命,同时也给了细菌、病毒等生存的权利,任何一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空间和价值。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中医主张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让机体与致病物处于一种和平共处的状态。1998年北京的流行感冒就说明了这一点。
感冒来得急,临床表现为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各种抗病毒西药均没有效,怎么办?求教于中医。中医专家通过辨证论治认为:自11月22日至1月22日正好是小雪到大寒的季节,在运气学中以太阳寒水为主气,客气是风。
而风的特点是什么呢?“风者善行而数变”。再加上1998年整个年份是以火热为主这一因素,寒、风、热三者交织,导致有多种病毒侵袭,患者会有“冷起来如掉入冰凌,热起来似蒸笼”的感觉。且变化很快。中医治疗主要是以大青龙汤主治外寒内热型,小柴胡汤重在和解祛风热。将这两个方子交替着用,流感得到了很快的控制。
新近研究证实,引起那次流感的病毒经分离确认达七八种之多,而最有效的药物却是几千年前医圣张仲景所开具的方子。这就说明了中医药是一门博大精深又极具生命力的科学,值得我们花费精力和心血去继承发扬光大,使之在新的世纪为人民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