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摩洛哥买lv便宜】去摩洛哥(Morocco)玩有什么特别推荐和经验分享?
自 2016 年摩洛哥对中国普通护照免签,加上航空公司恰逢节假日的促销,越来越多的中国旅行者开始涌进这个北非国度。
这个遥远又神秘的国家之于我们不再神秘,令人无比向往的画面也不再陌生。金色的撒哈拉沙漠中,骆驼队伍的影子摇曳生姿;夜幕降临的沙漠中,深蓝画布上的璀璨群星似乎触手可及;在蓝色小镇舍夫沙万,路人偶遇一只高冷又优雅的猫;在五彩斑斓的麦地那中,仿佛隔着屏幕都能嗅到弥漫的香料芬芳……
如果你已经对到上面的那些经典印象有所了解,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四大古城的历史文化,在探寻经典的同时看到一个更为立体的摩洛哥,我们推荐你跟随穷游er @悟空 的脚步,去看看这个真实的阿拉伯世界。
(本文较长且图片较多,流量党们请小心啦)
图文:穷游er @悟空
“摩洛哥,是我到过的最阿拉伯的阿拉伯国家,以及最不穆斯林的穆斯林国家。” 在一个卡萨布兰卡最普通的清晨,街头的小餐馆里我和苏莱曼达成了这个共识,塔吉锅里滋滋冒油的牛干巴香气扑鼻。说摩洛哥是最阿拉伯的阿拉伯国家,因为这里具备阿拉伯世界的一切复杂元素和文化气氛;最不穆斯林的穆斯林国家,是因为大街上经常可见光腿的时尚姑娘和高级餐馆里正宗的西班牙火腿,当然也少不了“里克咖啡馆”里的洋酒。
里克咖啡馆原型来自电影
不过如果你是《卡萨布兰卡》的忠实粉丝,又幻想着这是一座具有无限浪漫气息的北非城市的话,那你可要失望了,因为电影和现在这座城市基本没什么关联,是全程在好莱坞搭建的影棚中完成拍摄的。现实里游客纷纷踏至的“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也只是按照电影中的场景后来打造的,早已成了热门景点,二楼设有放映厅循环播放着这部著名电影,我觉得接下来很快就会有中文字幕了吧。
《卡萨布兰卡》电影剧照
今天这个其实才是复制品
在咖啡馆不远处的大西洋岸边,矗立着哈桑二世清真寺的高塔。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在位时,邀请了法国著名建筑师Michel Pinseau,动用了两万名工匠,耗资超过8亿美元,打造了这座世界上最高的清真寺,也成为卡萨布兰卡最显著的标志性建筑。哈桑二世清真寺依海而建,施工之时使用了上万立方米的填石与混凝土以抵制海水的侵蚀,而这大西洋边的高墙早已成为男孩儿们的探险乐园。
“离开卡萨布兰卡。”——这不是电影台词,是我对在摩洛哥整个行程时间有限的旅行者的建议,因为,这实在是一座“无聊”的城市。如果有其他方案,我更建议进出选择马拉喀什而不是卡萨布兰卡,欧洲和中东多地都有往返马拉喀什的直航。
魔幻的卡萨布兰卡
像堪培拉和渥太华一样,拉巴特这个首都总是没什么存在感,虽然“首都”是1912年法国殖民者定的,但这里毕竟是摩洛哥著名的四大皇城之一。拉巴特始建于1150年,作为当时的沿海战略要地,阿尔摩哈德王朝(Almohades)在海边修建了包含城堡、清真寺和住所等防御要塞,称之为“Ribat”,拉巴特的名字由此而来,而城堡也成为现在著名的乌达雅城堡。
随着摩洛哥王朝后来定都菲斯,拉巴特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没落期。直到17世纪西班牙摩里斯科难民的定居,拉巴特逐渐恢复繁荣,现存的麦地那即在那时陆续建成。
摩洛哥人可以在任何地方踢球,背后就是拉巴特麦地那。
这两张照片分别是从我房间的两个窗户拍摄的,一边透过墓地望见大西洋,一边阳台上晾晒的衣物背后,是为殖民统治者和欧洲移民兴建的新城(Nouvelle Ville)。生活和死亡,在大西洋的岸边。
布赖格赖格河的下午,拉巴特的年轻人会聚集于此,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北非穆斯林国家。
入夜后的拉巴特麦地那是我在众多老城中非常喜欢的一个
我曾以为摩洛哥最吸引我或是说我为此而来的,是传统的阿拉伯文化,保存完好的古城社区和北非风情。来了之后才发现,那种现代化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冲突共生的景象,才真是精彩!要说的,都在这张照片里了。
哈桑塔与哈桑塔下312支石柱是拉巴特最著名的象征建筑。1195年,阿尔摩哈德王朝苏丹雅各布·厄勒·曼苏尔(Yacoub El Mansour)下令于拉巴特修建世界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但4年后苏丹逝世,工程逐步停滞。
期间,人们又加筑了清真寺的尖塔部分,并称之为哈桑塔。不过一场火灾,让原本计划建造的85米高塔烧到只剩下现在看到的45米建筑体,清真寺也没有真正完工,而宏伟的柱廊也在1755年的大地震中悉数尽毁,剩下了现在所能看到的林立广场的高低石柱。
好大一块苏打饼干呀!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地震发生在1755年11月1日9:40葡萄牙的里斯本。这场震级高达9级的超级大地震堪称18世纪时期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波及葡萄牙、西班牙、摩洛哥三个地中海国家。在摩洛哥,地震及其引起的巨大海啸摧毁了从丹吉尔到阿加迪尔的各大海岸线城市及部分近海内陆城市,10万多人丧生,无数建筑倒塌,包括梅克内斯皇宫、拉巴特清真寺、瓦鲁比利斯罗马古城等等。
梅克内斯最早由柏柏尔部落梅克纳萨斯(Meknassas)创建于公元711年,而城市的名字即由部落名称而来。11世纪,梅克内斯成为阿尔摩哈德王朝的重镇。在苏丹穆莱·伊斯梅尔统治时期的17-18世纪,梅克内斯迎来它最为辉煌的时代。
定都梅克内斯后,苏丹利用售卖基督徒战俘所得的巨额赎金修建了这座堪称北非最奢华大气的皇城,其内建造了多达50座的各式宫殿,四周则由长达40多公里的高墙与城门围绕。可惜的是,在里斯本大地震及日后的战事中,皇城内大部分建筑已成一片废墟、残垣断壁,如今只保留下了部分城门、马厩、粮仓、蓄水池等遗迹。
高墙与巨大城门围绕的梅克内斯堪称摩洛哥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它不仅具备伊斯兰建筑的细腻与奢华,又在很多地方和谐融入了欧洲华丽的宫廷建筑风格,因此在法国殖民时期,梅克内斯也被称为“摩洛哥的凡尔赛”。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漫步在塔吉锅的海洋……
梅克内斯和拉巴特一样,是个很容易被旅行者忽略的地方,因为如果时间有限的旅行者都会选择从卡萨布兰卡到马拉喀什再到菲斯然后北上舍夫沙万,完美绕开了拉巴特和梅克内斯。很遗憾,这样的话你在错过四大皇城之一的首都拉巴特后,又错过了这四大皇城的第二座城,就是梅克内斯。
其实梅克内斯距离菲斯仅1小时车程,即便你不路过这里,我也建议拿出一天来看一眼,不然的话你错过的可不只是梅克内斯,还有著名的古罗马遗迹“瓦鲁比利斯”以及具有浓浓北非味道的小城“穆莱伊德里斯”。
在一片散落着橄榄树和灌木的大地上,非洲大陆的沙土逐渐消失在天际。远远望去,一片错落有致的古迹散落于此,这片古迹作为一座城市保存下来,恐怕在这世界上屈指可数。走进这座“城市”,大街小巷排列井然,坍塌的大厅,半存的竞技场,还有虽然残破但巍然矗立的凯旋门……
这是一座真正的古罗马城市遗址。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近代淹没古代的城市,不是掘地三尺才挖出来的周商时期的夯窝,这是一座真正的城市——瓦鲁比利斯(Volubilis)。它只不过是遭受了风化火烧以及年深月久的坍塌,它只不过是走光了居民。它尊严如旧,栩栩如生,它只是空无一人。
瓦鲁比利斯是摩洛哥保持最完成的古城遗迹,也是摩洛哥境内少有的被保护起来的世界文化遗产。这座罗马古城建于公元前3世纪,作为当时罗马帝国在北非殖民地的中心,控制着当时的毛里塔尼亚省和非洲北缘地区,依靠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而得到极为繁荣的发展。
由于这里盛产橄榄油,瓦鲁比利斯古城也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直到现在,仍可以在瓦鲁比利斯找到榨油机的遗迹。而敛聚的财富也让这座古城在城市规划上得到了很好的建设,大量的遗址与精致的马赛克地面即为最好的证明。
公元2世纪在罗马人弃城后,这里依旧被当地穆斯林人居住,直到11世纪人们才逐渐搬离,而真正摧毁瓦鲁比利斯的,又是那场大地震。据说震后的很多石材都被搬到了梅克内斯修建皇城。
现在仍能在瓦鲁比利斯遗址看到法院、凯旋门、集会广场、公共浴池等建筑遗迹。当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别忘了,这可是在非洲大地上,更有一种帝国时代天绝地尽的苍凉之感。
由于羡慕和自豪,后人喜欢模仿古代,于是我们有了巴黎的凯旋门,有了柏林的勃兰登堡门。石门高耸,浮雕脱落了,支柱却危险的挑立着。城市废弃了,时代逝去了,但半颓的石门却一点不失风度,俯瞰天地尽头的濛濛大陆。
在遗迹北边的天地之间,一片白色的房子若隐若现。“白色的房子”是北非大陆的象征,当西班牙人第一次到从大西洋的海上望向北非大陆的岸边,他们给那个地方起了个名字叫“白房子”,西班牙语发音“卡萨布兰卡”。在来到北非之前,我脑海中一直有个“幻像”:苍茫大地上一片白色的房子坐落在山岭的坡上,强烈的阳光下让它看起来雾蒙蒙的一片,清真寺的宣礼声弥漫在这片朦胧之中(可能电影看多了)。
没错了,就是这里——穆莱伊德里斯(Moulay Idriss)。此时的我才真正从罗马遗迹中醒来。
“Moulay”这个词你也可以音译作“毛拉”,在中国新疆和西北地区是“长老”之意,在这里指得是先知的后代。穆莱伊德里斯本是先知默罕穆德的外孙,法蒂之子哈散的孩子。正是他从阿拉伯向西行走,在日暮之处创建了摩洛哥王国。这座小城便是他最初驻节的地方,最终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当你进入这座小城之中,才发现它是如此的丰富,活泼的小贩、鲜艳的摊子、神秘错综的小巷、忙碌的驴子、戴着头巾的姑娘和顽皮的孩子——这一切组成了一副魔幻的阿拉伯风情画。
我来到穆莱伊德里斯时,是摩洛哥大选前一天,大街小巷上各个政党正努力宣传着自己,而孩子们仿佛也想参与其中。
看这架势,这是否是一次精彩的竞选演讲呢?
穆莱伊德里斯和瓦鲁比利斯就在这片土地上相互守望了千年,一边是青黑的石头,一边是雪白的房子,古罗马和阿拉伯文明相互驳难,它们都使得对方更加丰满有据,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终于,还是来到了菲斯。
如果要说说菲斯给人的感觉,意思也许是说说建筑,或者说说那些魔法建筑组合以后的外观、布局。不,我像所有来到这里的游客一样,被它那错综无限、百徊千转的天方小巷弄得迷迷糊糊,醉倒在这迷人的阿拉伯情调里。
在高处俯瞰菲斯老城,莫名的喜感…
平顶屋们彼此拼砌嵌挤,夹缝处自然出现了一条小巷,又一条小巷。蜿蜒变幻的小巷两侧,每一栋小屋、每一处门窗,都是铺子,铺子,铺子……夺人眼目的镶嵌细工,挂满四壁的彩画陶盘,香气四溢的佳肴小吃,还有香料、皮革、绸缎、木器、袍子、铁器、染坊、学校、清真寺、毛驴、匠人、阿拉伯姑娘、在小巷里飞奔穿梭的儿童——众生万物纠缠叠加在一团乱麻的密巷小街之中,生机蓬勃……
铜器广场
要知道这不是一小块残留的老城区,整个菲斯麦地那原封不动地维持着这种中世纪风貌。1981年,菲斯麦地那(老城区)与皇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处遗产不像那些已经彻底变成“遗产”的古迹——它包括人们熙熙攘攘的生活本身,都一同被列入人类文明的奇观,被列入保护范围之内,要知道,最不可思议的是老城在今天仍然是商业中心。
菲斯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最著名,也是最为重要的的一座古城,曾经作为伊德里斯、梅里尼德等多个朝代的首都,其影响力覆盖整个阿拉伯区域,与大马士革、巴格达、突尼斯、伊斯坦布尔、耶路撒冷等古城一起被誉为穆斯林世界的精神文化中心。直到现在,菲斯仍然是摩洛哥的宗教与文化中心。今天的菲斯可分为三个区域:最悠久的麦地那、皇宫所在的皇城区及法国殖民时期扩建的新城区。
从GoogleMap上俯瞰流水般自由的菲斯麦地那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阿拉伯建筑及城市规划,那么菲斯麦地那绝对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典范。它包含2个大区共14个入口,又分为345个小单元,每个单元都能找到一处喷泉。老城内的阿拉伯集市规模庞大,不同于其他麦地那,这里每个集市区域均按照经营的商品种类或从事的职业明确划分,特定区域只能销售特定产品,如香料区、皮革区、木工区、纺织区等等,组织管理十分清晰,其中以香料区和皮革区尤为特色。
著名的皮革染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加固菲斯老城的房屋在墙壁之间的加固木架。
菲斯麦地那里的一座学校,为什么说是学校,因为这里是非常罕见的世俗学校和宗教学校共处一堂的学校。
世俗学校的教室
宗教学校的教室
二手交易市场(一个街角)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在这里淘到了几样漂亮的铜器。
告别,菲斯如一块有魔法的磁石,只要看过一眼,便会终生吸引不断的想念。
真正使人赞叹的,不是菲斯城的古老,而是古城的布局;不是菲斯的建筑,是建筑做为元素的组合;不是街巷,是街巷编织的神秘地图。用编织来形容不准确,因为并没有循着某种固定针法的排列。或许破译菲斯的魅力,可以试试从平面入手,再去深入。那样你会发现一个更大的天地,几乎是整部摩尔人的征服和回归史。
公元711年,摩尔人(阿拉伯人和北非穆斯林)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柏柏尔人将军塔里克·伊本·齐亚德仅率领7千人,以摩洛哥为跳板北渡直布罗陀海峡,只用了8年时间征服了大半个西班牙。
在其后300多年里统治着西班牙大约三分之二国土,后因基督教各王国联盟的反抗被赶出西班牙中部,但此后摩尔人仍在安达卢斯(今天的安达卢西亚地区)保持了三个多世纪的繁荣。在总共长达将近8个世纪的统治之后,留在格拉纳达的最后的摩尔人于1492年被永远的逐出了伊比利亚半岛。
摩尔人不仅给西班牙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科技,语言等文化遗产,留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这其中的一个瑰宝,便是“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这是世界历史长河中,东方唯一一次征服并在文化上深远影响了西方世界。
在这漫长的8个世纪中,来自北非突尼斯的一个富裕家族从家乡凯鲁万(Kairouan)迁居至了安达卢斯,最终这个家族的两姐妹也避免不了随着摩尔人被驱逐回到了北非,姐妹二人最终到了菲斯并定居下来。随后两姐妹相隔7年分别在菲斯建立了两座著名的清真寺(你没有看错,由女性创建了两座清真寺),分别以她们的两个“家乡”命名,一座名叫“凯鲁万”,另一座名叫“安达卢斯”。
菲斯麦地那后来围绕这两座清真寺逐渐发展为了两个区域,正是“凯鲁万”区和“安达卢斯”区。这两个区域中凯鲁万更老旧更穷一些,而安达卢斯更新更富裕一些,在建筑风格和住户的门上甚至马赛克的颜色图案上也有区分。
凯鲁万区
安达卢斯区
当你了解了这段历史,再俯瞰菲斯地图的时候,你便会豁然开朗。走进菲斯的小巷,你就能很容易分辨自己所在的大致区域和方位,甚至从房门上你能发现在菲斯寻路的秘诀。
注意,如果是2扇门对开时,代表这里一定是个Riad(花园),只有1扇门时便是普通住家。
这是菲斯最古老的一扇门(单扇门),但请注意这个门是分大小两扇的,有两个敲门的环,代表这里面住了两家人,敲击大门和小门的声音不同,以此分辨来访者是找哪家人的。
大门上的“法蒂玛之手”(在平面图案中有另一种展示),前一张照片中的门是大门套小门,代表里面住着两家人,大门和小门上各有一个法蒂玛之手,敲出的声音不一样,用来分别是敲谁家的门。
两扇对开的门进去一定是个花园,一般多家混住。注意远处有只火鸡...
摩洛哥的各大麦地那的共同点就是道路犹如迷宫般错综复杂。因此,对于初来乍到的旅行者而言,想在麦地那内快速寻得目的地会比较困难。在此作者以个人经历提些麦地那的寻路方式。
※ 借助谷歌地图App。 虽然摩洛哥的谷歌地图做得并非完美,也没有标全麦地那内的各条小道,但主要通道均做了图注,并且能给予大致方位,对于方向感不佳者还是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 纸质地图。 不少民宿、酒店均会提供麦地那的纸质地图,虽然大多为简化版,但信息基本准确无误,参考价值更高。建议随身携带一支笔,可以在地图上画上未标明的小道,以及对一些定位方向有帮助的地方作标记。当然,也可以在出发前将谷歌地图打印出来,配合笔纸做标记,会比手机App更实用。
※ 在拐角处对个人觉得有特色的商店名或建筑多加记忆。 这是帮助定位方向的比较有用的技巧,可以用手机拍照并记录店名以及将要选择的方向,回程时可作为参考。
※ 咨询骗子与野导以外的他人。 麦地那内有很多骗子与野导,不少人甚至会主动带路,最后均会要求支付带路费。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尽量借助上述方式寻路,如果需要咨询,最好的方式是电话联系酒店工作人员,或询问景点工作人员、附近餐厅或商店的店主。切忌随意向路人咨询。
你总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全世界只有三座蓝色小镇,其中一座便位于摩洛哥的舍夫沙万”……但其实1471年舍夫沙万建城之时还不是蓝色的。最初这里只作为传统的阿拉伯式防御工事,用来抵挡南下的侵略者。直到1930年后,舍夫沙万的建筑外墙和路面才被陆续粉刷成蓝色。
据说当时居民中多数为逃难至此的犹太人,因为难以忍受当地夏季沉闷的高温,便用蓝色涂料刷满屋子外墙来降低室内温度。在当地民间则另有种说法:蓝色避蚊,这种说法和印度的“蓝城”焦特布尔如出一辙。
但实际情况是,自从这里因为蓝色出了名之后,为了持续吸引游客,每年都会重新粉刷…… 其实舍夫沙万的蓝色老城区非常小,半天功夫就就能走遍所有蓝色街道。
舍夫沙万菜市场的老奶奶
在舍夫沙万最好的回忆,莫过于这位会讲西班牙语、德语、柏柏尔语的老人给我连刮带剃的一顿整,可惜他完全不会英语和法语…… 所以手舞足蹈一会后,全凭他自己的感觉给我剪的……
在法国统治时期,丹吉尔省是划归西班牙统治的,所以包括舍夫沙万及以北的摩洛哥人都基本讲的是西班牙语,他们大多根本不会法语和英语。还有就是我前面提到过舍夫沙万多为犹太难民后裔,如果你从菲斯北上舍夫沙万,你会明显感觉到这里的当地人比摩洛哥其他地区的人冷漠很多。
位于大西洋沿岸的艾西拉距离丹吉尔仅1小时车程。小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腓尼基人时代,15世纪葡萄牙人占领这里,并修建防御城堡及城墙,艾西拉才得以兴起,19世纪时期更是名噪一时的海盗基地。摩洛哥独立后,艾西拉因其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颇受本国人和欧洲人喜爱的滨海度假小镇。
而真正让它闻名于世的则是创办于1978年的艾西拉国际文化艺术节,来自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地的艺术家在小镇的白色墙壁上绘制了各种各样的壁画,随着越来越多艺术家的到来,这项艺术活动也一直被延续下来,这也成为了今天艾西拉的一道风景。
其实来到艾西拉,我无非是为了一场大西洋的日落,但是为了一场日落专程跑一趟这种仪式感,并不适合每个人。当太阳沉入大西洋那一刻,还是觉得挺值的。
为什么不跨越直布罗陀海峡去安达卢西亚看看呢?我站在丹吉尔的海岸线上凝望着雾气腾腾的海面,脑海中闪现出了这么一个想法。
是啊,我正站在非洲大陆西北角的顶端,左手大西洋、右手地中海。天气晴好时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峡北岸西班牙的山峦,像极了海市蜃楼。从飞菲斯一路北上,你看到安达卢西亚深深的烙印,怎会对海对面的国度不产生好奇呢?
丹吉尔麦地那
非常神奇的在丹吉尔麦地那看到了“猫先生”!如果不是夫人告诉我我还真不知道这只“猫先生”的故事:一位来自法国的街头艺术家Thoma Vuille,受到一位小女孩的绘画作品的启发,在法国制造了M.Chat(Monsieur Chat缩写),中文为“猫先生”。这些猫都画在特别醒目的地方,他的宗旨是:通过猫的笑脸,将欢乐传递到全世界。
第一只“猫先生”1997年空降在法国奥尔良市,之后当他每到一座城市,都带去他的“猫先生”涂鸦,法国之后席卷整个欧洲,并迅速扩张到全世界。2005年在萨拉热窝、2006年到纽约和香港、2008年在河内、首尔和东京,后来2009年发展到了卡塔尔、圣保罗和温哥华。到2010年,巴黎共有60多只“猫先生”。
在丹吉尔港环顾海面,左手大西洋,右手地中海。
前面在菲斯章节我提到过,公元711年,塔里克率领7千人北渡直布罗陀海峡,站在如今的直布罗陀港口的一块巨大的山岩上指挥作战,传说击溃了10万西班牙守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典范,直布罗陀后来也沦为弱者的、东方和穆斯林的胜利标志。
随后塔里克下令在登陆处修建一座城堡,为纪念这次渡海作战的胜利,城堡命名为“直布尔·塔里克”(阿拉伯语al-Jabal al-Tarig),意为“塔里克山”。海峡也称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西班牙语音译为“直布罗陀(Gibraltar)”。
这场登陆战中和塔里克一起扮演重要角色的另一战士名叫塔里甫,他率军攻占了西班牙最南端的港口并也以己命名,就是今天的西班牙塔里法(Tarifa)。
西班牙塔里法港
半个多小时后渡轮载着我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在塔里法登上了西班牙的土地。到阿尔赫西拉斯的沿途山路,直布罗陀完整的展现,这张照片视线所及之处,几乎就是直布罗陀的全部了。
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和上空的暖湿气流汇聚后会产生大片的雾区,笼罩了整个直布罗陀海峡,可以说站在驾驶台侧翼近距离的两人如同黑夜一样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这样的雾天,对于航行的船舶来讲无疑是可怕的。
乘渡轮跨越直布罗陀海峡时拍摄的照片
※ 无论以任何方式进入西班牙,均需持有效申根签证。
摩尔人对伊比利亚半岛长达8哥世纪的统治,对整个西班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摩尔人是开明的,他们没有像后来的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大陆那样,用血腥的手段推行自己的宗教和语言,虽然他们在西班牙传播伊斯兰教,将阿拉伯语定为官方语言,但也允许当地居民保留信仰基督教和使用通俗拉丁语的自由与权利。
正是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政策,西班牙语才得以保存,并且逐渐融合了阿拉伯语中的一些词汇,成为今天西班牙语中的一部分,为西班牙语的演变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安达卢西亚的西班牙语名字Andalucía就是源于阿拉伯语Al-Andalus(安达卢斯),这个词语是当时摩尔人对西班牙的称呼,后来成为安达卢西亚大区的名字。
而在摩洛哥经常能听到游客这样的话:“那个东西和西班牙那边的好像哦,殖民时期传来的吧...” 等等,姑娘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除了语言,摩尔人在安达卢西亚留下了无数风格别致,充满着伊斯兰文风情的建筑杰作。格拉纳达的阿尔汉布拉宫、科尔多瓦的清真寺、塞维利亚的大教堂和皇宫,都是摩尔人留给西班牙的珍贵遗产。
从阿尔赫西拉斯来到塞维利亚,走在街头的我脑海中不断的浮现菲斯迷宫般的街巷,还有那一扇扇标志着自己来自安达卢斯的大门,我也在塞维利亚街头无时不刻寻找着菲斯的印记。阿卡萨城堡(Alcazar),便是两个宗教文化融合的典范。
阿卡萨城堡是集宫殿与城堡于一身,是西班牙伊斯兰文化风格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遗产。这里依然是西班牙王室成员的住所,建筑群富丽堂皇,内部装饰几何图案繁杂精美,色彩斑斓,叹为观止。和基督教天主教的建筑风格不同,伊斯兰建筑几乎没有人物的图案,他们大量采用规整的几何图案。与欧洲其他宫殿相比,阿卡萨城堡的阴影回廊、壁饰挂毯以及屋顶的雕花技巧,让它格外与众不同,到处都彰显着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
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墙脚下
塞维利亚大教堂就在阿卡萨城堡的旁边,正是由标志着摩尔人统治的大清真寺改造而成。教堂不仅有伊斯兰建筑典型的图案,也有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混搭于其间。真正让人着迷的却是大教堂称为希拉达塔(La Giralda)的钟楼,也叫风信塔。
虽然里斯本大地震损毁了教堂,但随后原来宣礼塔改建的钟楼被加建得更高,约100米高的方塔满布的几何形雕刻印着摩尔人的印记,最高处的柱子、拱门和穹顶,却又是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这便是著名的摩尔三塔之一。
希拉达塔
传说12世纪摩尔人的世界有三座方型巨塔,它们各扼险要,遥相呼应。其实这并不是传说,是真实存在的,三座巨塔分别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摩洛哥的拉巴特和马拉喀什,它们是安达卢斯时代的象征,也许说纪念碑更合适些。
摩尔三塔的第二座,其实就是在前文提到过的1195年苏丹下令于拉巴特修建的世界规模最大清真寺,当时因为他已得知塞维利亚的宣礼塔计划要建造60米高,所以哈桑塔原计划要建造85米高争夺第一,不过事与愿违,最终只有半截方塔矗立在大西洋的海风中……
拉巴特的哈桑塔
故事还没说完,摩尔三塔的第三座,就是位于马拉喀什的库图比亚清真寺(Koutoubia)。于是我又从塞维利亚直接飞回摩洛哥,来到四大皇城中的第四座——马拉喀什。
作为阿尔摩哈德朝代的典型宗教建筑,库图比亚清真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高耸的方塔,成为北非最美丽的清真寺之一。这里原来是马拉喀什的纸张集市,库图比亚的名字也由此而来。清真寺内由17道柱廊组成北非最大的祈祷厅之一,可同时容纳2万人。方塔高77米,四面外墙的雕花及碑铭装饰均不相同。从12世纪至今,库图比亚清真寺一直都是马拉喀什市区的最高建筑,俨然成为马拉喀什的标志。
建筑是时代的标示。历史上某个时代若能被后世称为是伟大的时代,那它一定拥有着令人骄傲的建筑作品。打开Google Map俯瞰,摩尔三塔鼎力于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大陆,它们在建造之时,就注定成为伟大的历史。
马拉喀什的库图比亚清真寺
刚刚告别了世界奢华旅游大会,就迎来了世界气候大会——这便是马拉喀什。
古老的麦地那被十多公里的城墙环绕,完善地保留了马拉喀什的历史建筑与遗迹,精致的传统民宅与喧哗的阿拉伯集市营造了延续几百年的风土人情,而麦地那亦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之中。法国殖民保护时期建成的现代化新城又与麦地那形成鲜明对比。“赤红之城”、“北非后花园”、“南方珍珠”等等……无数名字都在宣称着马拉喀什是世界的宠儿。
街墙上“法蒂玛之手”的平面造型涂鸦
马拉喀什街景
和库图比亚清真寺每天礼拜的穆斯林人群遥相呼应的,还有圣罗兰的马若雷勒花园(Jardin Majorelle)门口每天排队“朝圣”的善男信女,时尚大师和宗教信仰的交织成为马拉喀什有趣的一景。
一天前,我还在塞维利亚的阿卡萨城堡里,一天后,我站在马拉喀什的本约瑟夫神学院(Médersa Ben-Youssef),恍惚中你已无法分辨那些对称的建筑、繁复的阿拉伯雕花和马赛克…… 在历史和时空中穿越,让我终于恍然,这趟旅行不仅仅是摩洛哥加上西班牙两个国家那么简单啊,而是行走在900年前安达卢斯的大地上。
塞维利亚的阿卡萨城堡
马拉喀什的本约瑟夫神学院
本约瑟夫神学院内
在德吉玛广场一角的咖啡馆俯瞰下去,难以想象这里从16世纪开始整整喧闹了五百年!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广场的传统活动延续至今,每天下午开始,这里聚集了舞蛇人、训猴师、喷火艺人、讲故事和算命的柏柏尔老人等各类杂耍表演以及兜售各类工艺品、果汁、糕点、海娜纹身的商贩们,广场上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我斥巨资在马拉喀什买了一张原版冲印照片,是百年前的马拉喀什广场的景象,放在一起做下对比,更是令人感慨。
在马拉喀什的日子,只留下了饕餮的记忆
傍晚时分广场中央则支起多列地摊夜市,白烟夹杂着香料芬芳弥漫上空,广场也瞬间变身美食天堂。当然,正如一千零一夜中描述的所有阿拉伯世界一样,借着马拉喀什的夜色,盗贼与骗子们也开始跃跃欲试……
准备好了么?摩洛哥正式打开大门了。
知乎机构号:@穷游锦囊
知乎专栏:对世界上瘾(国外) & 锦绣山河走遍(国内)
穷游锦囊微信公众号:qyerguide
下载有用、有趣、能救命的 “穷游锦囊App”,获取全新的旅行灵感及实用的旅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