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江与蒋介石 《青年蒋介石》 与张静江结义
旧上海素有“冒险家的乐园”之称,蒋介石与上海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每次从家乡奉化东渡日本留学,初从上海出发,又经上海而回归家园,假期还常常在上海逗留休假;另外,他在上海追随陈其美,从事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同上海帮会势力——青帮大亨关系密切,非同一般,可以在酒楼妓馆进出自如,依红偎翠,好不逍〖JP3〗遥。可以说是上海既是蒋的“寄栖地”,又是他革命过程中的避难所。
蒋介石在上海漂泊沉浮的经历中,与一个人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这个为他提供了不少的机会,并且在生活中也给以蒋很大的帮助,甚至在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中,此人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张静江。
张静江,浙江吴兴人,生于1877年9月19日。先世以经营丝绸和盐业起家,到他祖父时,拥有价值白银40万两的资产,是南浔巨富之一,上海著名的美丽林园——张园即是张家的业。
张静江从小养尊处优,每天除攻读诗书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骑马,常常在南浔镇的小街狭巷中纵马疾驰。19岁时,噩运降临到他的头上,骨痛症害得他腿脚行走不便,眼病又使的视力大受影响。此后,这两种痼疾折磨了他整整一辈子。但他个性顽强,并不因体弱病残而消沉。他转而研究书法与绘画,并在鉴别古董方面下苦功夫,这为他日后经营这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家中丰厚的资产,使他免受科举之途的辛劳。20岁时,他的父亲张定甫以10万银两为他捐江苏候补道的头衔。1902年,孙宝琦出任驻法国公使,张静江就凭这个头衔随赴巴黎,在馆任商务随员。
1906年春,张静江乘法国轮船赴某地时,得知孙中山恰巧就在同一条船上,便立即前去拜。他非常诚恳地对孙中山说愿意资助革命,并留下地址,相约通电暗号,电文以ABCDE代表不同的数码:A为1万元,B为2万元,C为3万元,D为4万元,E为5万元。面对这位素昧平生、初次见面即许下如此重大诺言的年轻人,孙中山大为惊奇,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位“奇人”。以后,孙中山活动多有经费困难,向张求助,张都慨然付给。
张静江于1906年返国途中在新加坡加入了同盟会,第二年6月,在不用“当天发誓”的要求被批准后,在香港办理入会仪式。张静江为革命活动接连支出巨款,使通运公司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以致停业。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张静江正好回国。他支持陈其美、周淡游等人在苏浙各地发动起义,并于此时,结识了陈其美手下的蒋介石。他在上海的寓所,也成为革命党人的秘密交通站,催促孙中山回国的电报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邀请张静江出任临时政府财政部长,静江却坚辞不就。他准备约集兄弟数人,加股通运公司,专心从事贸易。当时,南北尚未统一,他与褚民谊等以商人身分捐献10万两充作军饷。这对刚刚建立的、财政非常拮据的南京政府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资助。
宋教仁被刺身亡后,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陈其美就任上海讨袁军总司令,率军进攻北洋军占据的江南制造局,张静江亲赴前线激励士气,并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接着他又和蒋介石一起赶到南京支援当地的革命党人。此役失败后,袁世凯在上海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张静江利用自己在当地名门世家的声望和种种社会关系,想方设法掩护革命党人,有的资助其生活,有的馈赠旅费,并帮助不少人顺利逃亡到日本。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力邀张静江出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长,张静江欣然受命。但因为他远在巴黎,须打理通运公司,加之宿疾难愈,无法赴日本就任,所以由次长廖仲恺代理其事,并凭借张静江的信誉向各地华侨借款。
张静江与陈其美是同乡,又同为革命效力,是孙中山的左膀右臂,两人志同道合,结为把兄,关系甚为密切。而陈其美与蒋介石的关系又是如此的亲密无间,所以蒋介石从日本回来参加辛亥革命不久,就经过陈其美的引介,认识并逐渐和张静江熟悉起来。在日常生活中,过往甚密,彼此相互赏识与尊敬。在1913年,当蒋介石问得孙中山筹建中华革命党,执意加入进来时,就是张静江做的监督人。
陈其美被刺杀之后,蒋介石虽曾奉命去山东、北京等地从事革命活动,但他的心情仍未从四顾茫茫中摆脱出来。政治上的靠山倒下了,犹如天塌下来一般,经济上也开始拮据穷困起来,事事百无聊赖,大有今不如昔之感。蒋介石需要另谋生路,寻找新的目标。
在众多能接触到人中苦苦寻觅类似陈其美那样可靠的兄弟、朋友和老师。最后,他终于认定了陈其美的盟兄、是浙江老乡的张静江。此时的张静江已是家财万贯、名声在外,是上海有名的商业巨头。
1916年9月,当蒋介石投奔张静江时,张静江这个酷爱古董的政治商人,像审视一件古董般打量着蒋介石,既是安慰,又是欣赏地说:“其美老弟去了,真是可惜,这是咱们弟兄们最大损失。我满指望他将来功成名就,朋友们也可以捞点光彩,唉!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旦夕祸福呀!人死不能复生,你受他照顾这么久,也不要过分伤感,你我都是其美的知己,你今后如有什么难处,尽管直言,兄当尽力照应。”接着又说:“志清啊,我看你年轻有为,志存高远,如坚持下去,今后必成大器,前途无量啊!”
经张静江这一番话语的安慰与鼓励,蒋介石此前所有的担心和顾虑就不复存在了,心情也轻松了许多。他觉得了张静江此人是值得信赖的,不全是因为这番扣人心弦、润人心田的甜言蜜语,关键是他自己的直觉,即张静江对自己还是比较赏识的,自己在张静江面前是有价值的。
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张静江虽说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但他迫切希望有一个牢固的政治后台,他深知,政治是经济的保证。因为他的事业开端正说明了这一点。本来陈其美在政治上的逐步上升使得他希望无限,可万万没想到,在即将收获的季节,陈其美却遭遇不幸,一命呜呼。
说实在话,张静江对陈其美的死确实感到意外并痛感惋惜,因为那标志着多年的希望顿时破灭。恰当的时候,陈其美的位置张静江应该亲自来选择、替代的。同样地,蒋介石在陈其美死后无所适从,也需要有人帮其指点迷津和重新定向,他需要有与陈相等有力的靠山,可以保证他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所依靠。这样,无论是张静江、蒋介石都彼此认可了对方的价值,他们越来越意识到距离接近的必要。
1916年9月,蒋介石与张静江两人互换兰谱,结为金兰。同时结盟的还有许崇智,一个军实力派人物。
如果说,蒋介石结识陈其美并与之结拜,使蒋介石走上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道路,并且本人首次得以见到孙中山的话,那么,蒋介石与张静江的相识与结拜,则成为蒋介石在沿着这条路发生一度偏转后,继续前进的鞭策力。尽管张静江本人所从事的商业活动,也一度使得蒋介石在革命过程中转移注意力。
但正是在张静江的举荐和资助下,蒋介石才在孙中山领导的阵营中地位一步步高升,最后集国民党党政军权于一身。所以,以后在各种活动中,蒋介石对张静江是十分倚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