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每天一个小故事——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他的声望十分显赫,只要是得知他下落的人,无论有多远,都不辞辛苦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门下,拜师学艺。因为,在他的指导下每个弟子都有相当出色的成绩。
一天,一对夫妇去深山找他,只见他正在检查弟子们挑水的多少,他们奇怪地发现,每个弟子的水桶都不是满的,而且参差不齐,有的多有的少。可大师看了还不住地点头、称赞。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他们的水桶都不满,你还称赞他们,这岂不是在纵容他们吗?这样如何能教育好弟子呢?”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结果会适得其反。”
他们更加不解。大师从弟子中拉出一个人,让他从山谷里打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辛苦挑的水全洒了,而且膝盖还受了伤。
大师说:“你们看水洒了,还要重新去挑,膝盖破了,走路不是更艰难,我是想告诉他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一得:尽力而为是进取态度,量力而行是科学精神,只有两者兼顾,做任何事才能行稳致远、不断进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反复告诫我们,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改革发展都要把“稳中求进”作为不变的基调来遵循,既强调“主观努力”,尽最大的可能谋求又好又快的发展,又尊重“客观规律”,不做花花哨哨的事、急功近利的事、劳民伤财的事。
现实中,一些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唱“高调”、搞面子工程,不是为了推动发展,而是为了盲目攀比,这种不择手段催生的“成果”,群众没有获得感,往往经不起时间考验,最终自己“拍屁股走人”、成果也人走政息,甚至给地方留下很多历史包袱和发展障碍。
为官从政,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必须心里有谱、脑里有弦,既不将不切实际的为所欲为当成是尽力而为,又不将心安理得的无所作为当成是量力而行,真正把“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统一起来,少图眼前利、多谋长远计,少提空口号、多务民生实,少些小格局、多点大胸怀,这是当下领导干部难能可贵的一种清醒和自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