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农民 如何评价契诃夫的小说醋栗?
看这部作品应该结合契合夫的另一个短篇《农民》来看,可以看到契诃夫对于农民的种种看法。
契诃夫本质上是一个悲观、忧伤、沉闷,充满怜悯的一个人,他没有托尔斯泰的那种充满生气的、乐观的、博爱的精神,更多的是对世事透彻的体悟、批判,以及洞察后的悲伤和无奈。他曾经说,“再没有比世俗的生存竞争更乏味和缺乏诗意的了。”
《醋栗》讲述的是尼古拉·伊凡内奇在官场耗尽一生想要一座自己的庄园的故事,庄园里的醋栗树是这个理想的化身,尼古拉·伊凡内奇为了这个理想做出了种种牺牲,最终达成这个目的后却变得更麻木了,这一番前后描写和对比顿时让读者感觉到,这个人牺牲自己年轻的时光,过了几十年那种无聊的官场生活,最后达成的他所谓的理想生活,原来是这么乏味,这么无聊,这么虚假的啊。
由此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人的一生:起初为了理想疲于奔命,委身于庸俗不堪的职场;后来娶了一个年老难看的有钱寡妇;再后来省吃俭用成为吝啬鬼。一切都是为了长着醋栗树的庄园。当又酸又硬的醋栗成熟的时候,当这个人的理想实现的时候,反而最令人感到悲哀。
“为什么要等待,等到活不下去的时候吗?可是人需要生活,渴望生活啊!”在这里应该强调,人渴望的应该是“真正的生活”,发自内心的生活,而不是等待醋栗成熟的“虚假生活”。“我走进屋里找弟弟,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
他苍老了,发胖了,皮肉松弛。他的脸颊、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眼看就要发出像猪那样的哼嘘声,钻进被窝里去了。我们互相拥抱,流下了又高兴又伤心的眼泪:想当年我们都很年轻,现在却白发苍苍,不久于人世了。
”正是看到弟弟的变化,伊凡·伊凡内奇才醒悟了过来,他激动得在两个屋角问不停地走来走去,反复说:“要是我还年轻该多好啊!” ,意思是如果他还年轻,他一定不会再选择为了世俗生存,过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然而接下来我们又看到,伊凡·伊凡内奇并没有能让身边麻木的人变得敏感、富于同情,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打算,根本听不进去也觉得不耐烦,满脑子都是现实生活带来的世俗享受。个人感觉这个场景的隐喻,就像那些契诃夫在作品里写过一百遍的东西来警醒世人,读过的人依旧麻木不仁那样。
那盘“醋栗”就像“诗和远方”一样,虚假的东西,无法带来活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