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现状】中国海洋污染现状

2019-09-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海洋污染就是人类直接或间接将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港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活动和其他正当用途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水使用质量和损坏环境的有害影响.下面笔者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海洋污染现状.根据<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5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海水.沉积物质量总体较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维持在较好水平,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生物多样性状况保持稳定,国家级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

海洋污染就是人类直接或间接将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港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活动和其他正当用途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水使用质量和损坏环境的有害影响。下面笔者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海洋污染现状。

根据《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5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海水、沉积物质量总体较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维持在较好水平,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生物多样性状况保持稳定,国家级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的海洋生物资源、自然遗迹和生物多样性等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

海洋功能区环境满足使用要求,部分区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赤潮灾害有所减少,发现赤潮共计35次,累计面积2809平方公里,分别较上年减少21次和4481平方公里。

海域生态破坏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的损害。近海捕捞强度超过水产资源的再生能力,这对渔业生产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由于长期的滥捕,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有的已遭到严重破坏。小黄鱼从年产16万吨减到2万~3万吨,大黄鱼从最高年产19万吨减到3万~4万吨。

带鱼本是繁殖力较强的鱼类,但由于大、小黄鱼等经济鱼类产量锐减而变成主要捕捞对象,常年受到追捕,目前从数量上看,年产量虽然尚能维持在440万吨左右,但个体已明显减小。其他经济鱼类资源也普遍出现数量下降、小型化、低龄化及低质化等现象。

2、滩涂不合理开发造成的不良影响、滩涂是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滩涂是沿海地区的重要资源,应合理开发利用,但有些地区从局部利益出发,违反客观规律,盲目围垦开发造成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例如,有些地方在围海造田中,盲目围垦了历来用于养殖的浅海滩涂,导致水产资源衰退。

如福建惠安县围海2万亩,把原来养蛏地1400亩、牡蛎养殖地400亩全部围垦在内,使水产资源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另有一些地方盲目围垦,造成港湾淤积,影响航运。如广东牛田洋围垦后,汕头港入海航道水深变浅,影响了航运。

据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三次围海高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围海晒盐;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围海造田;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的围海养殖。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第四次填海高潮,则是沿海地方政府主导的港口经济和临海工业。围填海主要是裁弯取直,天然海岸线原本是弯的,填海之后就变成直的,这不仅破坏了沿海湿地、滩涂,使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还会使近岸洋流改变流向,降低海水自净能力。

3、珊瑚礁生态系统呈退化之势。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的一种石灰质岩礁,主要由造礁珊瑚所分泌的石灰性物质和遗骸长期聚积而成。珊瑚礁对维护海岸稳定、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持海水洁净、减轻地球温室效应等具有巨大作用,因而被称为“海上长城”。

4、乱砍滥伐红树林造成的不良后果。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的植物群落,它生长在淤泥深厚的热带、亚热带海滩上。全世界40多种红树家族中,我国就有24种,分布于福建、广东、台湾及海南省部分沿海泥滩地区。

海水涨潮时,红树林部分或大部分淹没于水中,成了一片“海底森林”;落潮时,整个群落又露出水面,变成一片“海上森林”。红树林为鸟类提供栖息地,是鸟类的“天堂”;它对巩固滩涂,防止海岸崩塌,降低泥沙流容量、维持航道水深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海岸的天然屏障。

我国海南省沿海泥滩地区红树林生长特别茂盛,但由于海岸不合理开发对红树林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在过去50年里,海南失去了60%以上的红树林。近年来类似行为仍时有发生,对红树林的保护仍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更多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佰佰安全网。下期看点:海洋灾害的形成有哪些人为因素。同样精彩,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