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徐冬梅】徐冬梅:儿童阅读是国家教育的根基

2019-08-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亲近母语"是以2-12岁的孩子的母语学习为核心来研发.推广以及跟家长.老师们互动的,未来应该会延续到0-15岁.为什么用"母语"这个概念呢?我们学校里是用"语文",但我觉得"母语"这个概念更有温度,"语文"是一个学科概念,而"母语教育"是超越学科的,涵盖了很多东西,在中国古代,它包括了识字开蒙.知识学习.人格养成甚至经世致用.另外,母语的学习,本国语文的学习,是不限于学校的,孩子的母语

“亲近母语”是以2-12岁的孩子的母语学习为核心来研发、推广以及跟家长、老师们互动的,未来应该会延续到0-15岁。

为什么用“母语”这个概念呢?我们学校里是用“语文”,但我觉得“母语”这个概念更有温度,“语文”是一个学科概念,而“母语教育”是超越学科的,涵盖了很多东西,在中国古代,它包括了识字开蒙、知识学习、人格养成甚至经世致用。

另外,母语的学习,本国语文的学习,是不限于学校的,孩子的母语学习是从家庭开始的,世界各地的孩子,大概都是在十四五个月就可以开口讲话了,有些可能更早,到三岁左右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口语,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母语学习包括了两个充分必要条件,一个是他生理健康,听觉、发声等没有问题,第二个,就是要在母语环境里,所以第一阶段的母语学习是一种习得,是通过反复聆听和实践实现的。

3-6岁,就不一样了,基本生活口语掌握了之后,就要进入阅读了,以便获得更高级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这就要通过听读、亲子共读、反复诵读来实现,这就是我们编写《日有所诵》、推广儿童阅读的意义了。

阅读是母语学习的核心环节

孩子的母语学习的核心环节是什么?我认为是阅读,“亲近母语”十多年来也是致力于儿童阅读的推广,而阅读又可以细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诵读,熟读成诵,有些甚至要达到背诵,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注重这个童子功,这是语言积累的过程;二是精读,按道理来说,学校教材就应该教精读,读非常好的文本,经过推敲,让孩子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三是略读,比如看《战马》,看《夏洛的网》,一整本书看下来,这个是略读;第四个是浏览,今天大部分人就是把阅读当浏览,看微信、报纸、杂志,其实只是获取信息。

孩子年龄越小,越要从诵读这里开始,这里面有深层的人类学的原理,人类有文字大概五六千年,受普遍的教育、人人可以识字看书不过一百年,可人类口耳相传、讲故事的历史有几百万年,要充分利用孩子听说的能力,提倡让他们大声地诵读,让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实现深层的阅读。不仅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培养定力和慧心。

▲小朋友们现场诵读《日有所诵》中的作品

《日有所诵》与同类书的区别

这几年出现了很多编给孩子读的诗歌集,像北岛先生主编的“给孩子”系列,是一个成功的图书策划,是文化类的书落实在教育中的图书策划,用名人的效应,精选诗歌,这更像一个文化现象。

而《日有所诵》是植根于教育土壤的,它是一个分级的诵读,什么样的年龄适合读什么样的诗歌,怎么样带孩子们读诗,我们都是有细致的课程的,分级、分类,有系统的指导,包括后续使用中我们对老师是有系统的培训和支持的,这些普通的文化产品是不会有的。

我们选这些作品给孩子读,也是有自己的选择标准的,第一是经典性,文质兼美的作品,第二点,非常关键,是儿童性,就是孩子适合诵读什么样的作品,有些诗歌,比如穆旦的诗,当然很好,但是不适合选给小学生读,古诗也是一样,但哪些适合选给孩子?那种表达自己落魄、惆怅、怀才不遇的作品并不那么合适给孩子读,所以要养成孩子温柔敦厚的心性要从儿童性出发。

《日有所诵》这套书当年推出后很快得到大家的欢迎,我觉得其中的童诗起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的编者都是一线的老师,对孩子非常了解,所以很重视儿童性。第三点就是教育性。我们选的时候要考虑适合不适合用来教学,这个当然不是指要教育孩子什么道理、去说教和训诫,而是说这首诗的内涵、语言有没有让孩子可以吸收到的东西。

多种文化的融合造就了今天的母语

我们的母语是在不断地融合中发展的,它必须要包含其他的一些文化要素,对于“母语”我有一个概念的表述,一个是妈妈说的话,二个是乡音土语,方言,三是普通话,第四个层次有很多争议,就是用母语传达的反映了人类共同心性的语言文化。

母语从来不是封闭的,它本来就是在不断的文化融合中产生的,多种方言、多种文化的反复融合造就了我们的母语。尤其是,收入《日有所诵》的翻译作品的译家像郑振铎、冰心等本身也都是非常好的作家和翻译家。

学校母语教育的弊端

学校母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大部分的学校和老师都是就教一本教材,一篇课文两三课时,大量时间花在做练习上,组词、造句、背成语、改病句、改错别字,没有大量的阅读孩子们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也是违背儿童的天性的。所以这样一个语文教学的体系是错误的,没有必要做这么多无聊练习,毫无意义,这是被错误理念左右的,被教辅裹挟了的、恶的教育。

在儿童的诗歌教育上,我认为那种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告诉孩子这首诗讲的是什么的教法是不对的。诗歌的学习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有“诗无达诂”的说法,但这并不是说作品的诗意就渺茫不可寻,但诗人想要表达什么,今天我们可以读到什么和这个诗歌对孩子来说可以受教到什么,这些并不是完全统一的。

应该是让孩子通过诵读自己去感受诗歌,你觉得这首诗歌讲的是什么,你大人觉得你讲得很对,你去翻教案、看鉴赏辞典,你以为那个就很准确吗?让孩子直面诗歌,让他的心灵跟诗歌碰撞从而有所感发,我觉得这样更合适。

▲《日有所诵》(读本)构成的阅读(yd)图案

母语教育要坚持儿童性、当代性、世界性

目前社会上涌现了一股“国学热”,但是在亲近母语的词典里是没有“国学”这个词的。今天国学的回归其实是个社会现象,这反映了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个比较好的历史时期以后自觉地对自我的一种认同和寻找,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很多人在利用这个东西。

“亲近母语”对传统文化教育当然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我们坚持要承继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同时,一要坚持儿童性,从儿童出发择选适合特定年龄阶段的材料给孩子读,二是坚持当代性,就是要肯定当代社会价值,不能说觉得古代什么都是好的。

弘扬古代文化,首先你要真懂古代文化,到操场上去跪拜父母,给父母集体洗脚,这是搞什么名堂?比如父母七十、八十大寿,大家在家里给父母磕个头,谁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但这种常礼拿到公开场合不合适啊。

第三,我们还强调世界性,孩子未来是要跟世界对话的,基于这几点,我们在选诵读材料的时候不会刻意去选四书五经,只要是健康的、明朗的、利于孩子去感发、激发他对世界万物、对人间、对社会、对我们自身文化认同的就是好的文本,没有必要很小就让孩子机械地去读经,小时候把这种口味固定了,是很可怕的。

亲近母语让更多的老师和孩子走进阅读

“亲近母语”从诞生以来,本来最主要做的工作就是致力于帮助学校里的老师更新观念,不要再这样教学,教材、练习少花一点时间,多带孩子们阅读。2001年我们就公布了第一个中国小学生的分级书目,根据当时的出版资源推荐哪个年级的孩子可以读哪些书。十多年来,我们通过大量的活动培养了很多老师,这些人被称为“点灯人”,他们带孩子们阅读。

目前,“亲近母语”在全国有了400多个实验学校,老师们到“亲近母语”来接受各种培训,我们每年有很多师训活动,四月有“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今年已经是第13届,每年都会有150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媒体人、出版人、绘本馆运营人等等,而其中的核心是小学语文老师。暑假里,我们在南京、成都、昆明等地都会有“亲近母语”的教师研习营。

“亲近母语”实验学校都是认可我们的理念之后,接受我们的培训,实践我们的教学方法,很多学校都做到了每天早上晨读,日有所诵,还有就是至少每周有一节课专门用来阅读,做得好的,会有三节阅读课,语文课内容只上五节课,其他三节都是阅读课,一二年级讲绘本,三年级以上每个月读完一本书,然后开读书会,大家来讨论、分享。

我一直主张老师往后退,不要夹在孩子和文本之间,让他们直面文本,老师只需要提出问题来激发孩子们互相讨论、分享,同时也作为参与者讲给孩子听你的思考和体会。

实验学校的孩子六年诵读960首诗歌、师生共读500万字高品质美文,读完一百多本书,让老师跟着孩子们一起阅读,因此也有十多万的老师跟着“亲近母语”成长起来。

我们在扬州和南京还有五家“亲近母语”的学堂,有一家是在玄武湖公园里面,孩子们每周过来阅读。在上海我们还有一家在线的叫“小步读书”,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家长接受这个理念,推动阅读,国家教育的根基说到底,就在亲子阅读上。

(文章整理自澎湃新闻)

在《日有所诵》出版十周年之际,亲近母语推出了 “我和《日有所诵》的故事”网络征集活动,点击我和《日有所诵》的故事丨“日有所诵十周年”征集活动了解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