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
注意,本文中所涉及到的产品概念均为正规药物和保健品,传销、微商类产品不在讨论范围内。
保健品与药品区别到底是什么?
根据中国官方定义,《GB 16740-2014 保健食品》中指出保健食品是“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简单来说就是药品可以治病,保健品不能治病。
但是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最常见的施保利通片,在中国,是以中药形式售卖的,属于药品(对,你没有看错,是进口的中药),但是美国的施保利通片却是以保健品的形式存在的。
为什么相同的产品,却一个是药物一个是保健品呢?原因就是一个,那就是钱!
众所周知,无论是美国FDA还是中国的SFDA,一旦注册为药物便会有丰厚的利润回报。但是以美国的FDA来说,如果想成功注册为药物,需要几十上百个亿美金的支持,还需要可能几十年的的验证时间,,而且一旦失败将血本无归(失败几率非常高),除了那几个知名跨国药厂,其他药厂能成功注册一款药品都难(比如天士力的丹参滴丸,97年向FDA申请,2017年,20年了还没有申请成功,光三期临床预计费用达3亿)。
但是相对于药品的申请困难,美国对于保健品(美国叫膳食补充剂)的要求却非常宽松,只需要保证:1.
不掺假,2.保证食品标签内容正确即可上市销售,即生产公司自行保证产品符合FDA和DSHEA的规定,并承担一切责任即可销售。所以一些中小型厂商可以通过补充剂的形式来售卖自己的产品,某些大型药厂因为种种原因,也会推出以膳食补充剂形式的产品来丰富自己的生产线。
对于中国来说,SFDA认证保健食品属于准入制,门槛高于美国FDA,药物比保健品门槛要求更高但是并没有高到美国FDA的那种变态高度,所以有厂商会更倾向于将某些产品注册为药品以获得更高利润。
归纳一下,如果公司非常有钱,可以去申请FDA的药物,如果是一般实力,想打入中国市场,可以申请中国SFDA药物,如果实力再次,就只能注册保健食品了。
那么相同成分的保健品和药物我们选择哪个呢?
X乎上谈论到这个问题,总是说相同成分的产品要选择药物,比如药物价格更便宜,质量更好等等,事实其实并不是这样。
前边说过了,药物因为门槛更高,费用也更高,所以反映到终端价格上一般都要高于保健品。比如最常见的善存多重维生素和矿物质片,作为药品的多维元素片29,100片的市场价格是172.7,而作为保健食品的善存佳维片,120片的市场价格是170.5。
这只是最普通的多维多矿产品,如果是其他产品,价格相差会更悬殊,比如:辅酶Q10,作为药物的能气朗,10mgX30片,市场价格是46.8。而作为保健食品的汤臣倍健Q10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400mgX60片,市场价格只有398元,单mg价格相差将近10倍。
一般来说,在市场上相同成分,保健品比药品昂贵的就只有某些品牌的单一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原因就是这类产品原料极为便宜,生产工艺也简单,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想要拼价格,就只能在包装,辅料,营销等总之一切方面削减开支,而保健品厂商为了满足市场,必须要添加更多辅料(好吃),做更好的包装(好看),更多营销成本,导致成本会远高于某些品牌的药物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Nutrilism营养主义不建议服用任何单一维生素或矿物质保健品。
总结一下,可以这样认为,相同成分,任何保健品比药物贵出来的钱都是智商税,但是这个智商税很难交。
另外说到效果,从理论上说,确实药品制备工艺标准更明确,生产要求更高,但是这只限于原研药,相同成分18线的小药厂和知名保健品大厂的产品来说哪个好我们也不知道,因为现在确实缺乏相应检测结果,但是从各地食药监局的通报来看,各地药厂出现的问题确实不乐观,并且国家这几年提出的“原研药一致性评价”,从侧面也看出我国药品的生产真的还称不上是万无一失。
那么相同成分,我们到底选择药物还是保健品?我们只能说,相同成分的产品,原研药或者进口药物肯定是效果最好的选择,其次可以选择三甲医院药房开出的仿制药物,当然这两种药往往意味着最贵。如果经济条件有限,选择正规保健品大厂的产品可能并不会比某些18线小厂出的产品要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保健品并不是药物的敌人,人为什么要得病需要吃药,并不是说药品就一定比保健品好,而是药物是由经过专业培训,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开具的,药物虽然是治疗疾病的根本,但是医生才是那个在电机上划线的人。
而对于保健品,也需要类似医生这样的专业人士,在得到医生详细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后,配合治疗,制定相应的保健品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或缓解副作用的。另外虽然现在的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事实上,绝大多数疾病不知道病因,绝大多数疾病无法治疗,最好不要等到去医院再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我们常说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减少得病的机会。用于日常保健,改善营养摄入,额外补充某些非必须营养元素这方面来说,保健品的成分要求不像药物限制这么严格,可能更加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