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的同义词 人文 | 我们该“扬长避短”还是“取长补短”?
有一个理论很流行,也伴随很多争议,那便是“木桶效应”,也叫短板理论,也叫短板效应,意思很简单,就是一只木桶,所能盛放的水,不是由组成这只木桶的最长的那块板子决定的,而是最短的那块板子。该理论的创造,旨在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薄弱环节,努力成为一个全面的人,这样,你才能获得更多的象征着财富和成就的“水”。
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出现了:你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补短”而没有去“扬长”,最终,你会变成一个看似全面然而却没有核心优势的“平庸”的人。
那么,在现代职场中,我们该把自己培养成全才还是专才,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竞争?今天小智就和大家探讨一下 “扬长”和“补短”。
大学时候,参加过一个电子竞技的社团(是的,就是玩游戏的社团),当时的社长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长。那时候,每一个计算机系的同学大都是看比尔·盖茨的故事长大的,所以,“自己的代码被千百万人使用”无一例外成为他们共同的梦想。
毕业后,社长第一份工作、第二份工作和第三份工作,都是以程序员身份应聘,每天对着电脑敲代码。第一份工作在华为,其实与其说社长自己写代码,不如说对着前人的代码抄一抄,改一改,自然谈不上成就感。第二份工作做电视机顶盒,结果那个公司理念太超前,超越了当时的时代,产品没上市,他那一点代码自然没有几个人使用。终于到了第三份工作,做的是手机软件,人人都用手机,所以那是他觉得自己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结果很有意思的是,社长千辛万苦设计好的那一个模块,因为他敲代码的速度太慢,结果在中期的一个checkpoint评审时,老板认为按时完成的风险太大,无情的砍掉了这个复杂但却前途未卜的功能。事后看他们老板的决定,是相当的正确,因为这个功能的确属于一个过渡性的功能,很快被业界淘汰。
好吧,连续三份程序员工作都让社长认识到,自己写代码很难有出路,别说成为这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一批人,就连自己周边的同事都很难超越。在这条路上,他如果坚持走下去,恐怕会成为一个干活干的很辛苦,但是毫无成就感,胡子邋遢,生活失败的人。
代码写不好,那就干一点和代码无关的事情。于是社长决定放弃“扬长”,放弃专业。他的老板发现他这么一个大活人,一天没事干,但感觉人还挺聪明,爱学习,就以治病救人的心态重新帮他找职位。
后来的一些细节就不说了,反正是经常干着各种别人都不愿意干的活,自己还不亦乐乎,比如做SDK,写文档,和国外的开发商谈判,创建测试团队等等。这些活,都是一个出身计算机研发人员所不屑的。
那个时候,社长发现在这些“边缘工作”上,只要使出一点点自己的能力,马上就能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所以,他从开始连续三次,尝试做一个优秀的程序员的梦中醒过来,决定还是做一个“非程序员”。在工程师、“程序员”文化盛行的公司里,他的这个“非程序员”的定位给他赢得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因为这些活总得有人做,而且后来几年的经历发现,他当时的选择也是很有“眼光”。
因为他干的活在他的公司属于“少有人走的路”,这些路反而越走越宽。而那些大家都看得上的高大上的工作,因为聪明人都去干,反而竞争激烈,很难脱颖而出。于是,他从一个无活可干的边缘人,变成一个香饽饽。
一般看来,计算机专业的社长,编程无疑还是他最强的一项能力。可是在他工作的环境中,却又难以脱颖而出。于是他把精力放在了那些,相对的“短板”,反而杀出一条血路。
前两天,看到咪蒙的一篇文章《那个经常旷课的学渣同桌,去年挣了1000万》。说的是一个粉丝给咪蒙发去的控诉:
这个粉丝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就是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觉得自己凭借努力,一定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
而她当时的同桌,长得特别杀马特,超级学渣,经常旷课,她根本懒得理他,觉得这种人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最近她听说,同桌去年靠写网文,赚了1000多万。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因为交不出押一付三的一万块房租,正在厚着脸皮到处找人借钱。
她很崩溃,她想不通的是,自己这么努力,认真生活,每件事都好好去做,却连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而她的同桌,什么都很渣,不过就是作文写得好点,凭什么可以得到这么多?她觉得这个世界太特么不公平了。
同时这让咪蒙想起他们公司的编剧邹丹丹,邹丹丹也是个学渣,大学都没上过,但如今在他们公司风生水起,而她的同学,当年成绩不错,目前还在读大三,想找个地方实习,都找不到。
其实不是世界不公平,只是时代变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在某个细分领域突出的人,就能得到非常高额的回报。你能把文章写到最好,你能把臭豆腐做到最美味,你能把鸡眼挑得最干净,你就能作威作福出人头地。
那些因为偏科,而丢掉了大学学位,转身退学的“败类”,一下子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创业大神。这样的例子相信你我身边都有。
从小学,我们的老师就要求我们,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差,也得是个“三好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奖状。这种理论一直影响着我们,从三好学生开始,到大学,到研究生毕业......再到工作岗位上,全面的能力发展,一直是一个人水平的见证。
这导致我们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补短”,而不是“扬长”上。长大后你就会发现,以前那些偏科的人,只要努力去把自己最擅长的事做到最好,往往就能笑到最后。
于是,咪蒙得出结论:千万别把时间浪费在追求全面上,这个社会正在淘汰追求事事完美的人。
这两个现实中的故事似乎都有充分的道理,那么职场中的我们该怎么选?生命有限,到底是去“扬长”还是去“补短”?
其实,“木桶效应”也不是“误人子弟”。这个理论本身不错,但人们往往解读错误。错的地方就是:这个理论不完全适用于个人,而更适于一个团体!单独的个体,应该去发挥长板;而整个团队,才更适合这个“短板理论”。
那么,我大学社长的例子又该怎么解释?
实际上,他做的“边缘”的工作,其实也发挥出了他的优势,他的长板。比如在学校作为社团领导的他,善于沟通、组织、设计活动。这或许是他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的特长,他也是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的专业就是自己的长板。然而,你所相信是长板不一定就长,你所认为的短板也未必真短。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前,需要真正认识到什么才是自己在环境中相对于其他人的长板。
把话题拉回来说,如果把短板理论,强加给某一个人。比如马云,那么,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他要花上五六年的时间,去学习计算机编程。接下来是,互联网通讯协议,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以及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法规,财务知识,并且,还要能说会道。等到他把各个短板都补齐了,这个人至少60岁了,然后,开始创业,创办阿里巴巴……
如果,你要求一个歌星,先学会各种各样的音乐乐理,做人道理,乐器的发声原理,舞台灯光效果,舞蹈编排,编曲,写词,以及音乐唱片出版发行的各种相关的法律手续,还有如何过国家的发行审批。那么,等到他第一张专辑大卖的时候,这个人也快入土为安了。
社会发展至今,积累了无数的知识体系,每一天,要独立做一件事情的难度,都比以往要难上十倍。因此,如果要等自己的所有短板通过努力勤奋的学习,一个个弥补过来,才开始能盛放更多的水,估计,等着喝水的人早已渴死了。
所谓的“成功人士”的成功路径实际上大多都是,先把自己的长板发挥到极致,然后,有了初步的积累,再把所有的其它方面的长板人士,聚集到一起,通过合作,建立一个高高大大的、全面的长板大桶,里面承载的水,是海量的。
因此,现代社会的短板理论相对正确的解读或许是:找到自己的长板,发挥到极致,然后,与不同类型的长板人才合作,共同打造一只高大上的木桶。这个木桶里面,可以盛放你想象不到的,很多很多的水!
那么,是不是,我们从此就不必理会自己所有的“短板”了?
“木桶效应”有一个条件,当那根短板太短了,短到装不住水,或是短到木桶都不能存在了,你就有必要去补充这根短板,这种短板叫做“致命缺陷”。
即便是精英人士都有其不擅长的,乔布斯不擅长与人交际,脾气暴躁,但他有卓越的优势--创新精神来弥补这种不足,那么他的"问题素质"就不会造成麻烦。
克林顿是美国总统里最聪明的,智商测评为152分,很有天赋和演讲能力,但是他有很致命短板--不够诚信政治,也就是品格有问题,这个短板让他离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岗位。
所以处理短板时,我们要去判断:这根短板到底是不是我的致命缺陷?
如果是,不要着急发展优势,先把短板补齐;如果不是,你把它先放一放,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