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张承志《北方的河》?
<<北方的河>>是张承志先生于1984年发表的一篇中篇小说。
1984年,略微了解一点中国现代历史的人看到这个数字大概都会出现一点关于那个时代的轮廓的想象;当然,对于上一辈的人,是他们的回忆。诚如北京大学李杨博士在他的当代文学史课堂上所言:“我要讲的,是你们父辈的故事,关于你们兄长的故事,关于上一代中国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也是你们的故事。”
不管对曾经的几十年历史报以怎样的目光,认为接下来走的路是好是坏,“八十年代”对那个时代的每个中国人也许都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开始——一段过去的影子还没有完全消散而新的事物便跌宕而来的充满矛盾、不断探索的岁月。
那是一个被中国今天的文学爱好者报以向往的时代,那个时代,文学还是人们茶余饭后热衷的谈资,诗人是人们争相崇拜的对象;北岛在地下室自己印文学诗刊,李陀在与查英石的访谈中称那时“人们在街头巷尾吃着西瓜谈文学”。
如果说那是一个诗人春风得意的时代,倒不如说,那个时代本身就像一首充溢着澎湃的浪漫与理想主义的“诗”——尽管是一首颇为苦涩的抒情诗。反过来解释其实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未免太过“无聊”;或者更准确地说,被已经完成的新的体制化建设下的社会和社会人,太过无聊。
那么对比一下,哪个更好是很难界定的——精神的渴望对应的是物质的贫乏,而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精神的萎靡。假如嘴狠的人会更进一步说,对底层人民,哪个时代都是一样。
而站在我的角度。今天我倘若想要进一步印证我的想象,回望那个逝去的年代的背影,我们借助的,除了上一辈人口述的也许不那么诱人的记忆——也许只是完全没有诗意的庸常的人生,当然还有那个时代的文学,当然我知道这绝不会是这个时代的全貌,但这面貌中的一部分在文学这个领域中,充满魅力。
北方的河。北方,在中国文化的概念里俨然是一个区域性的所指,以至于成了一个文化上的对一个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的象征符号。河,不断流逝的河,张承志先生在作品里为它赋予了多种含义。而在我没有翻开作品而只看这个字,突然冒入脑海的却是孔子的那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论语》中,河的形象诗意地与时间的流逝融为一体。不严格地讲,我私以为甚至与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在时间的河中流逝,也在这条河里不断地追寻,不断地邂逅。
“追寻”这个词讲出来其实人们会先天地认知到,这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词汇,追寻“什么”,“追寻”这个动词在包含着一种隐喻,一种我有东西追寻,我才会谈及的东西。所谓“理想主义”,大概就是这样。坚定地相信自己在追寻的路上,不懈地寻找那个追寻的“什么”。这并不意味着我赞美这种看似积极的价值观。这种“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的是对那个也许并不存在的“什么”的迫切的挽留。
但不可否认,正是这种“诗意地欺骗自己”让这个故事充满了力量,即使知道追寻的背后也许什么都不存在,而依然去追求。这种心声我想更多地吻合了那个时代的年轻知识分子的心声,当然也吻合了这个时代在“无聊”的秩序无聊的现代人的心声。
“这个故事其实也是你们的故事。”
我想用小说的最后一句结尾
“窗口渐渐变得亮了起来,东方现出了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