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北路梆子詹丽华 忻州市梅琳北路梆子剧团之詹丽华演出
正月里有网友问殷家堡唱谁家戏,我却是不知,正好有个网友住在殷家堡,说是有梅琳北路梆子初九晚在殷家堡演出。作为晋北人,一听说北路梆子肯定要去的。晚上办完事,赶到殷家堡村委一看,原来剧团还没有到,因为风雪阻路,剧团明天才能开演。
看了戏报上面写着詹丽华,这更不能错过了,她是近几年深受群众欢的青年演员之一。及时通知一些爱看北路梆子的戏迷,让他也来一饱耳福。梅琳北路梆子剧团我是知道的,这次请詹丽华来,肯定是为打开太原市场的而临时组合的。
詹丽华在太原小店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好好多戏迷是冲着她来的,头天打炮戏,一定成功。 果不其然,第二天演出来的人不少,大多是一睹詹丽华风采而来的,除了当地的晋北人,太原市区、小店区的戏迷也从远处赶来。
演出的剧目是武承仁老师北路梆子的"老三篇"《王宝钏》,这出戏在经过好几代北路梆子名家的演绎,久演不衰,是北路梆子看家戏。
这出戏和原来的算粮有所区别了,是武承仁老师为了薜平贵的故事容易让人理解,加了穆洪这个人物,为薜平贵隐名埋姓作了铺垫,避免了魏虎的百般迫害。王宝钏这出戏有好多版本,京剧叫《红鬃烈马》,山西剧种也叫《回龙阁》,对于居住地,山西、河北、北京叫武家坡,秦腔叫五典坡,还有寒窑旧址。
北路梆子这是改编本,没有算粮一折。先是彩楼择婿之三击掌,这出戏从唱腔动作设计进行了加工整理。表现出王宝钏与父亲击掌也是情非所愿,而作为父亲也下不了手,两人在台上转来转去,增加了戏曲程式化运用的空间,让人们联想到家庭关系亲情纠结的变化。
击掌以后,有别窑、探窑两场,别窑时薜平贵为扎靠小生出演,回窑演出二人难舍难分。探窑也是个重头戏,以老旦为主,北路梆子对老旦十分重视,都是演员专工的。剧中核心唱段是武家坡这一段,经过几代人的不断磨炼,成了精品中的精品。
这个本子的剧词我们非常喜欢,"一脉青山披嫩草,万里春风拂柳梢。旭日东升霞光照,满天愁云散九霄"。意境深远,回味无穷。詹丽华扮相秀丽,表情细腻,其中花腔中嗨嗨腔的运用,经过李万林、任建华老师指导,更加流畅,如唱到"细盘问……"这几句时,唱腔如一叶小舟,乘风破浪,一路向前,连贯性,持续性,每唱到这里,台下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北路梆子有个特点,特别能掀起观众与台上互动的高潮,板胡、二股弦拉的上劲,台下的看得也激动起来,台上的演员唱的来劲,胡胡拉的有劲,台下观众看的起劲。
达到演员、乐队、观众三合一地步,可见北路梆子的特色,就是能催人奋进,动人心魄。
第二天演出的《血手印》,这是北路梆子的"杀手锏",主要就在行路一场林有安和王桂英的唱段,这却是北路梆子最具杀伤力的唱段,只要比赛或下乡演出,这出戏是必演,而且深受群众欢迎,知道北路梆子的人,没有不知道《血手印》的。
这出戏中詹丽华,白衣素服,可以"惊艳"来形容。詹丽华的表演,活色动人,舞台经验已渐成熟,知道观众想听想看什么,所以舞台效果有激情,小店区与太原市内专门为看詹丽华的戏而来不在少数。
听说去年詹丽华也申报了"梅花奖"的评选,剧目是以侨女英雄李琳为原型,请了著名剧作家小上、崔彩彩夫妇共同编剧,年前剧协已前往朔州观摩演出,今年剧本又进行了再加工,正在省里进行二次剧情研究。估计詹丽华将为朔州市拿回第一朵"梅花奖"。北路梆子再添梅花,为这个剧种再增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