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垃圾处理】医疗垃圾怎么处理?信息化管理 杜绝“混收混运”
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垃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 摄
大洋网讯 昨天下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召开“2019年广州市医疗卫生行业垃圾分类专项行动工作会议暨启动仪式”,对广州地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深化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目前,广州有医院已经启用医疗废物收运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废物进行全程可追溯管理,做到医疗废物垃圾从临床产生到转交无害化处理过程中“一袋也不能少”。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19年底,专项行动的三项主要举措要达到预期目标:一是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实现量化管理和源头减量,每床位产生医疗废物总量相比去年同期减量5%(没有床位的医疗机构按照上年医疗废物总量减量5%);二是市、区所属医疗卫生机构月餐厨垃圾收运总量较此前减少至少10%;三是各类垃圾收集容器按标准充足配置,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分类准确。
同时,市卫生健康委正在制订《深化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三年行动工作目标、指标、制度、举措等提出明确要求与标准。
坚决杜绝“混收混运”
市卫健委要求配齐配足各类垃圾收集容器,标识指引明显完善;要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落实、完善台账制度,详细记录责任区内产生的垃圾类别、数量、去向等,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精准落实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以及四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贮存、运输全流程接驳责任,坚决杜绝“混收混运”,要明确责任人分类收集垃圾、开展二次精细分类,2019年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开始,已将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今年将按方案把医疗垃圾、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工作指标也纳入绩效考核。同时将建立督导检查和约谈制,对工作推进不力、任务指标未完成、被各级政府通报批评或存在严重问题不能及时落实整改的单位进行约谈。
用信息化管理医疗废物
市妇儿医疗中心副主任张志尧介绍,今年起,该院开始探索医疗废物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针对医废产生量相对较少、较分散的区域,如住院部病区和门诊各科室,由清洁工打包垃圾,医护人员确认垃圾种类、数量,在标签打印机上进行签名确认、打印。用于院内运送医疗废物的一体车搭载有重量秤,精度达到0.1公斤,扫码识别垃圾后,车辆会自动显示垃圾重量,重量数据同步传送到手机、系统,其信息推送给医务人员,医护人员再次签名确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同样将信息化融入整个医疗废物收运流程之中,该院总务科长任毅介绍,该院为医疗垃圾设计了唯一的溯源二维码标签。在启动仪式现场,任毅展示了前一天从系统中随机调取的二维码。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用手机微信一扫,页面上就清晰地显示出医疗废物的出处、交接时间、重量、类型、交接人,并且有一栏标红的文字,为紧急联系人,“如果发生不慎丢失的情况,发现该包裹的‘路人甲’,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与紧急联系人取得联系。
”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
医疗垃圾怎么处理?信息化管理 杜绝“混收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