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安顿(林清玄典藏作品集)(精)

2017-10-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    林清玄毕生思想总结,温暖数百万人心灵的幸福之书.    <身心安顿(林清玄典藏作品集)(精)>与许多爱恼的灵魂同行,重返平静的新生活.内容提要    <身心安顿(林清玄典藏作品集)(精)>由林清玄先生所著,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享用"物质科学"所带来的方便与利益,却忘记了去耕耘"心灵科学"的美妙版图.所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    林清玄毕生思想总结,温暖数百万人心灵的幸福之书。    《身心安顿(林清玄典藏作品集)(精)》与许多爱恼的灵魂同行,重返平静的新生活。

内容提要

    《身心安顿(林清玄典藏作品集)(精)》由林清玄先生所著,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享用“物质科学”所带来的方便与利益,却忘记了去耕耘“心灵科学”的美妙版图。所以,在平安富足之时,我们的心灵已经感到空虚;一旦患难与挫败来临之时,必然更加彷徨无助。    《身心安顿(林清玄典藏作品集)(精)》就是从“智慧的开启”、“慈悲的胸怀”、“生死的面对”、“禅定的人格”与“因缘的成就”等各种层面深刻思维,提出完整、简洁的概念,以具体可行的方法,进入身心安顿的平宁境界。

媒体推荐

    如果我都写完了,你们写什么?林清玄,我的下册就留给你写吧。    ——南怀瑾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    ——余秋雨    我读了很多林老师的作品,我在林老师的茶香里悟到了太多。我说我懂得了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叫做林清玄。    ——于丹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主编等职。二十岁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与佛法结缘,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图书;五十二岁完成《林泉》、《清欢》和《玄想》,被选为台湾中学生优秀读物。    他从文学到佛学,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风靡整个华人世界,被誉为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华语散文大师。

目录

自序第一讲 智彗的开启  把自己的勋章擦亮  认识人生的无常  体验人身的难得  相信因果的真实  看清生命的痛苦  保持从容的心  保持生命的会心  保持梦想的心  永远保持学习的态度第二讲 慈悲的胸怀  心的改革与创造  慈悲的初步:感同身受  产生平等的心  完全开放的心胸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更纤细柔软的心灵  更广大的包容心  超越世间的无知  尽形寿,拯救世界  永远祈求心中的莲花开放第三讲 生死的面对  轻松的面对死  庄严的面对死  一般人对生死的看法  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  解脱生死是佛教最重要的基础  生死的根本教法  每一天往好的方向去活第四讲 禅定的人格  超越形式主义的佛法  落实到世间的生活  觉悟的态度  专注的生活  执著的破除  平常心是道  反观自心  游戏三味  常保喜心第五讲 因缘的成就  因是种子,缘是成熟种子  命运中有许多疑惑  对因缘的僵硬观念  决定因缘的两个角度  因缘和命运的关系  忏悔从前的坏种子  在觉悟中止恶向善  愿力是船,业力如石  回向,改变这个世界  珍惜每一个因缘  不要用肉眼看待世界  佛的成就是因缘的成就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第六讲 身心的安顿  由四大组成的身体  身心不可分割  现代人定力薄弱,心性浮躁  现代人欲望强盛,烦恼繁多  现代人资讯繁忙,知识丰富  现代人我执强烈,随波逐流  戒心薄、定力浮、慧力浅  人有无限的潜能  人可以突破束缚  人要肯定自我的价值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达摩祖师的四种方法  调柔得像水一样  调柔身心的五个方法  身心安顿才能安顿国土

前言

    怎样的一成不变,无关紧要的人生    到银行办事,等着叫号码的空隙,走到书报架想找一份报纸或杂志来看。    所有的书报都被拿光了,只剩下一份我从来不看的小报挂在架子上。    为了打发时间,我只好看那份小报。    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是一则航运新闻,特写的记者是三十多年前和我一起跑新闻的朋友。

    三十几年前,他就在跑航运新闻;三十年过去了,他还在跑航运新闻。航运是新闻中的冷门路线,除非有空难或船难,航运记者几乎是报社中的隐遁者,写着一些无关紧要的新闻,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无关紧要了三分之一世纪,一成不变了三十几年,人生不蹉跎也难矣!    想起三十几年前我刚当记者的时候,充满了往前冲的理想与热情,如果我不转换路线、改变生涯,过了那么长的时间,或许也会那样,成为无关紧要、一成不变了。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也许,没有也许,我们的生命仿如陀螺,在小圈子里转着转着,越转越慢,越转越慢……    三十年,准备倒下了。

    突然叫到我的号码。    我走到柜台,遇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开户的小姐,她的微笑、姿势、身材几乎没变。    但她的脸上已满是皱纹,她的头发已经半白了。    我想起当年的那个大学刚毕业的银行员,多么的青春秀丽,春风依稀十里柔情,夜月已是一帘幽梦,翠绡香减,就像是一个不动的电影镜头,镜中的人速速快转,花瓣正准备一瓣一瓣地辞枝。

    在银行里,我也忍不住低喟叹息。    时间的速度是难以想象的,流年暗中偷换,你换了你的,我换了我的,有时在镜中看不清的自己,在别人的脸上却看见了。

    出了银行,走过繁忙的东区街道,一大面的电视墙,正在重播昨夜的《新还珠格格》。    想到十多年前,《还珠格格》播出的时候,小儿子每到播出的时间,就会跑前跑后、跑上跑下地大喊:“格格来了!格格来了!”    现在,小儿子已经比我高出半个头,是帅气的少年了。《还珠格格》又从头来一次,人物已全改换,剧情却是还魂。

    生命或许如此无奈,只是一再地还魂。    我们看到繁华街头不断往前走的人,他们的人生亦没有往前走,只是不断地回到原点,只是不停止地轮转,有的人每天跑航运新闻,一跑三十年;有的人每天按时打卡,坐在同一张银行的椅子上。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每天的出门,只是绕了一圈,回到原点。    这样一想,汗毛都会竖立,人生是多么可怕呀!云散雪清,一切明明白白    乾隆皇帝和法磬禅师坐在金山顶上,看着往来如织的江上船帆,问道:“这江上每天有多少船来往呀?”    法磬说:“只有两艘船!”    乾隆:“怎么会只有两艘呢?”    “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为大名大利奔赴前程还是好的。

    可叹的是,大部分人只为了谋生的小利,并未奔赴远方,反而在小小的地方打转。    轮回不是前世,也不是来生,轮回只在眼前。    如果人生不是浩荡前行,就是绕了一轮又回到原点。

    蒙昧无知是活在轮回。    沉沦欲望是活在轮回。    一再悲伤是活在轮回。    失去觉知是活在轮回。    直到有那么一刻,如蝉爬出了焦土,似蝶突破了蛹壳,像蜉蝣冲过了激流,仿佛树枝抽出了新芽,浓云中飙出了闪电……终于六牙香象截断了众流,金黄狮子吼绝了迷惑,大海潮音唤醒了幻梦,眼前的轮回才露出了曙光。

    菩提本无树,你的生活并没有原点,你不必一天一天回到那个局限。    明镜亦非台,这样可以活下去,那样也可以活下去,你不必非要抱着忧悲苦恼生活下去。    本来无一物,在你的左边是无常,在你的右边是无住,没有任何事物你可以带着,也没有任何,可以拥有。

    何处惹尘埃?    绕着圈子是在走向空无,向前奔行也是走向空无,你的心,又何必执著?你的爱,又何必悬念?    我们歌哭无端,我们喜怒无常,我们日夜无明,无非无非,是想在生命的幽微之际找到一丝明觉。

    观照到轮回的起念、追寻与终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如箭亦如梭,如风亦如弓。    如是观,一切都平息了,轮也不转,回也无悔。    云散长空雨过,    雪消寒谷春生。

    但觉身如水洗,    不知心似冰清。    我喜欢贯休禅师的短诗,在云散雪消的那一刻,一切都是明明白白了。    你三十年来都跑同一条新闻也罢,你二十年来都坐同一张银行椅子也罢,你的日子一直在转圈圈也罢,只要在某一个特别的早晨,有了察觉,你的轮回在那一刻,就跨成一道彩虹!    为了窥知那道彩虹,1983年我到山上闭关三年。

    把人生,从头到尾思维一遍。    下山的时候,我写了三幅字挂在墙上:    “欲为众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    “红尘中,有独处的心;独处时,有红尘怀抱。”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若为众生故,浩荡赴前程。”    然后,开始我的演讲之旅,我在“菩提园佛化生活艺术中心”开讲,每月一场,连讲了七十二场。    一时轰动。

因为演讲太成功了,我被选为当时的“台湾十大名嘴”之首。我当然不是名嘴,只是把山上悟道,如实说出,深入浅出地阐释佛教的思想。    1990年,“洪建全基金会”的朋友来邀请,希望我更完整地讲出一套现代人可用的佛法,以疗治当时在股市、楼市、金融波动中备受打击的台北人。    于是,在台北敦化南路的永琦百货顶楼开讲了“身心安顿”,连续六星期,一张票五十元,场场爆满,听众满溢到通道和走廊。

    为了安慰向隅的听众,把演讲内容整理成书出版,《身心安顿》畅销超过想象,总共印了二百版,在畅销书金榜长达十年,有三年是冠军。    这样的氛围,引出了后来的“烦恼平息”演讲。“烦恼平息”演讲是洪建全基金会、台湾“行政院劳委会”、台北市立图书馆共同合办的,在巨大的市图演讲厅,连讲六周,被引为佳话。

    演讲完后,便将《烦恼平息》出版成书,也是加印百版,在畅销榜上十年。光是印赠劳工朋友军中朋友的就有数百万册。这是因为这两部书对生命的疑惑、生活的苦闷、生存的烦恼、情爱的伤害、莫名的忧郁……确有开化舒解的奇效。    这十二场演讲,也是我在山上闭关、思想的总结,就像种成了两棵大树,终于枝叶繁茂,花果满树。

    在轮回的生活中,横跨了两道彩虹。    演讲时,我有时静默无语,有时仰天大笑,有时走来走去,有时喝茶咳嗽,从来不在一个定点,被许多人讨论和学习的此一“演讲风格”是犹其余事耳。    最最重要的是思想。    安顿和平息,是世上最大的恩赐    《身心安顿》陪伴了许多不安的心灵,找到安定的新力量。

    《烦恼平息》与许多忧恼的灵魂同行,重返平静的新生活。    心净则佛土净,    息心即是息灾。    维摩诘居士也曾用如是的智慧与我们分享。

    后来,版权移转了,《身心安顿》、《烦恼平息》与洪建全基金会的因缘尽了,转到圆神出版社。    新版书印成时,正好遇到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整个台湾陷入巨大的忧伤,特别是灾情重大的台中、南投地区更是哀痛无边,忧伤无助弥漫在整个灾区。    我得到圆神出版社与《联合报》的赞助,印了一大卡车的《身心安顿》、《烦恼平息》。

    我就坐在卡车司机的旁边,把一卡车的书送入灾区,一乡一村地站在街头,架起麦克风演讲,讲完后,将签名的书亲手递给灾民,与他们泪眼相望,相拥互相打气。    夜里,就睡在卡车上。    那是一趟一趟艰难的旅程,也是最令人难忘的巡回演讲。

    一直到把整卡车的书送完,在最后一站的组合屋前,我仰望天空,双手合十,为所有受苦受难的人祈福,我的泪才止不住地流下来。    在空调舒适、音效良好的场地,对着几千人演讲,我也会感动;但是在无边黑暗的山村、遥远的天空、响亮的虫鸣的背景下,对着十几位刚死去亲人的乡亲说话,更使我感动莫名。

    这广袤的大地上,这无垠的天空下,如果,有一个人得到了安顿与平息,就是世上最大的恩赐了。    回台北的路上,载我的卡车司机说,他的妻子是慈济的会员,平常在马偕医院当义工。    他感性地对我说:“林老师,这一趟和你跑灾区,使我想到17世纪的传教士到台湾来,撒播美好的种子,真是太有意义了!”    一本书、一粒思想的种子,若能于人有益,我们的寻索与探觅也就不枉了。

    十六年前,我初到内地,就出版了《身心安顿》、《烦恼平息》,作为给内地朋友的献礼,当时的书名是《寻找心灵的故乡》、《漫步人生的花园》。    当时的大陆,经济刚要起飞,大部分人的心思都很单纯,忧郁、痛苦、烦恼、挫折才开始萌芽。

    过了十几年,年年自杀死亡的人数超过二十五万,平均一分多钟就有一个人活不下去。在日益富足的社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活不下去呢?与昔日贫困相比,活不下去的不是生活,而是我们的心。    我们的心在轮回里,由于不觉悟,缺乏新的观点;由于不突破,就留在困局里;由于不感性,难以穿过僵化的认知……我们一再一再地转回原点。

    轮回不是死后才开始,眼前的每一个转动,都把我们带入旋涡。唯有如曲港的跳鱼,才能看见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也唯有善翔的老鹰,在热带气旋掩至时,才能踏风扬翅,观见长河落日,秋色连波,芳草有情。    我不落入生活的轮回,轮回就奈我不得!    内地的朋友希望我重新出版这两部书,对更多彷徨、迷惑、徘徊、矛盾的心灵有所舒解。

    我想起这两部书的种种因缘,也想起这两部书是我思想最初的集大成者,正是寄望有情有缘的人,能在轮回的生活中,偶有彩虹当空的一瞥!    那彩虹的一瞥,既是一朝风月,也是万古长空!    林清玄    二零一一年深秋    台北双溪清淳斋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这个系列演讲的目的是希望如果有人对人生、对道、对佛、对开发自己有兴趣,在这六场演讲里可以有一个完整及简洁的概念,让我们进入一个较深层的内在世界。    我们的第一讲是“智慧的开启”,什么是“智慧的开启”呢?我们可以看到“智”的上面是知识的知,下面是太阳的日,也就是太阳一样的知。所以一般的知识并不是智,而是里面有一个光明的内在才叫“智”。

因此,智不是通过学习或模仿来的,但学习、模仿对于智的开启是有帮助的,也就是开发到内在的太阳亮起时即有了智。什么是“慧”?慧字下有个心,“慧”就是有心,一个人除了可以观照这个世界之外还要有心,这就是“智慧”。简而言之,“智”是观照的能力。因为太阳有观照的能力,这观照的能力不但可以观照光明,也可以观照黑暗。什么叫“慧”?慧就是有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一个人如果在生活里或生命里可以观照、选择、判断去走一条正确的道路,那么这个人就是有智慧的人。

无论他是什么身份、地位,什么样的长相,或男、女、老、少,只要有智慧就可以走向正确的道路。    什么叫“开启”?开启就好像我们夏天喝汽水,将汽水瓶盖“啪”地一声拉开,那一刹那就是“开启”。这种开启是动作,不是意识状态。就像现在要拉开一瓶汽水的瓶盖,不必思考我要怎样拉开,而是拿起来,有一个动作去打开,这就叫做“开启”。

我们先假设所有的人都已经有一瓶汽水,缺少的就是一个动作———拉开,这种拉开就是融入生命的此刻,就叫做“开启”。    在我们的生活里,大部分的人从生下来到过完一生可以分为两种状况,第一种是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期待未来。例如:未来要娶一个什么样的妻子?未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薪水有多少?这些都是未来的盼望。从小学一直念到高中是为了要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要谋得一个好的职业,谋得好的职业是为了要有更好的享受,然后迈向死亡。

另外一种是对过去的怀想,一个人到了三四十岁常会想起过去,尤其是在独处的时候,常常想过去什么事没有做好,现在来做可能会更好,就会悔不当初。唉!当时如果像现在这么有智慧就好了,但当时却没有这样的智慧。有时想起一些快乐的、有趣的事情就会沉湎在过去里。这种情况,想起来非常的可怕,一个人的一生不是活在未来的期待就是活在过去的回忆,很少人真实地面对此刻,融入此刻。我们所谈的“开启”,就是如何来融入此刻,开发我们的智慧。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