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产业读音】朝阳产业期待走出“夕阳困境”

2019-06-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然而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转变观念,纷纷选择机构养老,养老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但不少养老服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却一直面临着各种问题,尽管养老服务事业有所发展,却远远跟不上老龄化加快的速度,与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仍不相适应.朝阳产业如何走出"夕阳困境"?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采访.床位不足部分机构"一床难求"近年来,随着我市老龄人口的增多,失能老人的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对医疗.康复.护理的需求十分迫切,不少养老机构主要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

然而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转变观念,纷纷选择机构养老,养老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但不少养老服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却一直面临着各种问题,尽管养老服务事业有所发展,却远远跟不上老龄化加快的速度,与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仍不相适应。朝阳产业如何走出“夕阳困境”?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采访。

床位不足部分机构“一床难求”

近年来,随着我市老龄人口的增多,失能老人的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对医疗、康复、护理的需求十分迫切,不少养老机构主要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专门服务,重点实现生活照料、康复医疗、护理、紧急救援等功能。

市社会福利院作为江门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公办老年人服务和儿童养育机构,目前投入使用的养老床位有800多个,如今已经入住了700多名老人,可供自费老人入住的床位已基本排满。

“如今养老观念有所改变,到养老院养老被更多家庭接受,我们床位的压力越来越大。”据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吴占求介绍,院内的床位基本住满了老人,其中有80%的都是失能、半失能老人。

吴占求表示,失能老人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住在福利院的不少失能老人甚至在这里住了十多年。“很多情况下,我们这边是一个老人退床,另一个老人才能入住。”吴占求说。

记者采访中得知,服务好、条件优越的养老机构常常是“一床难求”,部分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也颇为抢手。

康怡颐养院紧邻江门新会康怡康复医院,两院互联互通,医院设有老年康复科、骨关节康复科、疼痛康复科等,并设有老年病区,因此吸引了不少老人入住。

“住在这里的老人,平均年龄超过83岁,他们中很多人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是心脑血管疾病,有的甚至因病生活无法自理。”颐养院院长蔡成欢表示,院内200多张床位基本住满,但仍然经常接到咨询电话。

“床位一直都不太够,特别是失能老人的床位使用率时间会比较长,目前我们只有床位空下来才会接纳新成员。”蔡成欢表示,随着江门老年人数量的日益增长,社会养老机构床位与群众的需求矛盾会更加突出。

人员短缺护工难招流失率高

如今护工紧缺成为众多养老院的一块“心病”,据业内人士介绍,护理从业人员收入待遇较低、工作强度大、流动性高,很多人不愿主动选择这一行业,加之社会地位不高、劳动力紧缺,养老机构招聘相关工作人员非常困难,这种情况在民营养老机构则更为突出。

今年50岁的护理员刘阿姨目前在一家民营养老机构工作,她在这一行已经干了5年,“我们这里的养老护理员中,我的年纪算是比较年轻的了,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加入。”刘阿姨告诉记者,护理员往往是互相介绍入职的,一般人都不愿意干,“干我们这行挺累的,老人吃喝拉撒都要照顾,遇到体重特别重的老人,一个人还干不了。”

新会幸福寿星安老之家目前住有250多名老人,而护工仅有40多名,由于人手紧缺,护理员一人平均要照料5至6名老人。负责人梁权标告诉记者,他们对招聘的护工尽力提供优良工作环境。即便如此,年轻人、学历高的也很少有意愿做护工这个活。

“我们这里的待遇算好的了,一个月能有6000多元,但目前养老院内在职护理员仍以‘6070’人员为主,年轻人都不太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我们这里就一个‘90后’,也是别人介绍过来的。”梁权标表示,每次招聘护工,10个能留下3个就算是非常多的了。

“现有护工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较差,不够专业,我们都会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但许多护工接受完培训后都不一定能留下来。”花钱还留不住人,这让梁权标感觉很无奈。

流失率高、招工难,成为我市养老机构面临的共同困难。康怡颐养院从开业以来一直缺护工,来应聘的有的已经60岁,有的甚至不识字。“但还是留下了,不然没人干,找不到合适的人手。”院长蔡康成表示,大多数护理人员都是下岗职工或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大多是初中以下,基本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多数护理人员基本是凭着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来照顾老人,很难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盈利困难用工成本快速上涨

目前我市不少民办养老机构无论建筑面积、床位数,还是护理人员数量都难以与发达城市相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很多民办养老机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大部分处于略微赢利或收支相抵的状态,甚至有的处于亏损状态。

“我们在居家养老服务这一块算是做得不错的了,但每月也只能维持收支平衡的状态,有时甚至还处于亏本状态。”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怀磊告诉记者,目前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行的是会员制,老人仅需缴纳一定的会员费,就可以享受到中心提供的包括用餐、培训、日托等一系列服务。

“我们最大的难题就是项目费用不能要得太高,即便加上国家补贴,费用也比市场低很多。比如饭堂服务,一荤一素一汤,会员仅需6元,政府资助对象更是只需2元,即便有所补贴,但依然不够食材和人工费用的支出。”张怀磊表示,此外,很多娱乐项目属于免费,不少活动的老师都是免费义教,长此以往,有些项目服务将难以维系。

“这些年,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民办养老机构的补助不断增加,即便如此,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养老机构的盈利仍然有些困难。”张怀磊说。

“特别是现在,护理人员的收入底线不能太低,对老人的收费标准也不能太高,上下各有一个天花板。”梁权标表示,养老机构收费太高没人来,收费太低支撑不起投入成本,最后结果可能是导致大量亏损甚至倒闭,“不过最近几年随着老年人观念的转变,入住率有所改善,我们也开始慢慢走向正轨。”

用工成本的快速上涨,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养老机构成本的增加,很多民办养老机构在受访中均表示,将会根据成本变化调高入住价格。不少受访者认为,要想让这部分市场变得叫好又卖座,除了要遵循市场规律、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外,也期待政府的补贴措施在落地中更便利。

面对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我市民政部门积极应对,通过深化养老领域“放管服”改革,出台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多项举措,着力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加大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不断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