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父是谁】罗援少将父亲是谁 罗援少将是谁的儿子
罗永年 (1909--1948)少将。广东南海人。黄埔军校第6期炮科毕业。1940年任第5军200师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任新编第1军新编22师政治部主任,1944年任军政部第29补训处上校督导员,1945年任军政部第29补训处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第52军2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同年12月任抚顺市市长,后任鞍山市市长,1948年2月19日在鞍山战役中自杀身亡。
罗援的强硬观点在中国军方是十分罕见的。一直以来,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的做法都是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罗援少将却认为,解决南海问题的政策主张要与时俱进做一些调整,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调整为“积极解决争议,以我为主共同开发”。
罗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人,原国务院秘书长、中共调查部部长罗青长之子。少将军衔,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罗援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家庭的耳濡目染使罗援从小就向往军旅生活,希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罗援青少年时代最大的愿望是想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一名军事工程技术人员,报效祖国。
但是,十年动乱摧毁了罗援的梦。因为父亲被打成了“走资派”,罗援连当兵的资格都被取消了。罗援父亲罗青长的老战友,原高等军事学院的副院长刘忠,冒着政治风险,将罗援送到了云南边陲他的老部队,圆了罗援当兵的梦。
罗援于1968年入伍。曾任班长、排长、军作训处参谋,参加过抗美援老(挝)作战。1978年调入军事科学院工作,曾任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第二研究室主任、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曾在总参测绘学院、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深造。
1992年至1993年在丹麦任国防副武官。1999—2000年应邀到美国乔治 华盛顿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出访过20余个国家。 曾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讲过课。享受全军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共获全军和军事科学院军事科研一等奖7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被评为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立二次三等功。
罗援兼任中国战略学会高级顾问,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央、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被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北京台港澳交流促进会选为理事。主编或合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战略学》、《国际战略论》、《战略评估》、《伊拉克战争点评》等著作。2006年晋升少将军衔。
罗援少将一直被中国媒体定位为一个无所畏惧的“狠角色”,被视为中国军方知名的“鹰派”代表人物。
而入伍44年的罗援对这一称谓欣然领受。不过他表示,应该在鹰派前面附加一个定词“理性的”。早些年在美国访问,他就公开表示,中国解放军的“鹰派”不莽撞、格调高,不光是和人比嘴巴硬,还要比拳头,比智慧。他的口头禅是:“作为一名军人,必须天天想打仗、会打仗、敢打仗,打赢才是我们军事工作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