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礼诚信作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作文

2019-10-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题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从小就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礼诚信作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作文我们不能不热爱祖国,但是这种爱不应该消极的满足于现状,而应当是生气勃勃的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人人都向往成功,但是必须先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人类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爱国人士,不惜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同时也有文人墨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题记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从小就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明礼诚信作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作文

我们不能不热爱祖国,但是这种爱不应该消极的满足于现状,而应当是生气勃勃的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人人都向往成功,但是必须先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人类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爱国人士,不惜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同时也有文人墨客为祖国写一篇篇千古佳文广为流传。

尊重祖国的人必定守法,因为祖国是在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法律又是在道德上建立起来的。鲁迅说过“要别人承认是人,总需在自己本国里先争得人格,并且伟大的人格形成了崇高的举止:不为自己活,也不为自己死。”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趁早地为自己、为他人树立起新的榜样。

不仅是在爱国和守法上,而且更应该是全方面的优质发展。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并且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又最稳定的规范,儿童与青少年都应该特别小心地的养成有礼貌的习惯。礼节比法律更重要,因为它那高雅的特性能为自己筑起一道无法攻克的防护墙,同时诚信也是一位普通公民应该做到的,所有人毫无例外,都是为了美好的将来活着,所以一定要信任你的人。

作为一名中学生,所理解的社会永远是不全面的,都是我坚信只有信任他人,对他人有礼,不逾越任何的道德底线和不触犯任何半条法律,我们都将生活在一个美好纯洁的祖国之中。

篇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第一课时: 爱 国

“爱国”一词在我国出现的年代很久远。《战国策·西周》中就有“国君岂能无爱国哉”的说法。《汉纪》中也有“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的道德要求。《礼记·儒行》中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可见,早在奴隶社会末期,爱国情感就已在中华大地广为播扬,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的支撑点。

一、爱国,首要的道德要求。爱国,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捍为民族尊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爱国”是排在第一位的。爱国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在新形势下已经成为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民族素质的重要的价值载体和精神动力。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

可见,爱国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通过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爱国的行为表现出来。对祖国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是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对祖国深厚的情感,爱国的思想是对祖国无限忠诚,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无限关心,爱国的行为是一种崇高的行为,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英勇奋斗的行为。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尤其把对祖国的忠,对民族的爱视为做人的根本与大节,以救国治国、兴邦兴国为人生奋斗的最高境界。

二、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而活着。”一个有道德的公民应当“从爱国做起”。在儒家传统文化里强调“舍生取义”,其意义就是为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二字是神圣的。

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爱国情怀表现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革命战争年代讲爱国,主要是为获得民族解放、争取政

权而英勇献身。现在讲爱国,主要是振兴中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的政权,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而爱自己的政权与爱共产党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政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并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

五、爱国应当体现在具体行动上。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有着切实的内涵。作为公民,要把对祖国无限的爱切切实实地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雷锋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奥运精神”等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爱国就是要从尽职尽责、尽义务、守法规等方方面面做起。当祖国处于危难时,当祖国需要时,当祖国召唤时,应当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和平时期不仅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还应当无条件地为国家尽到自己应尽的种种义务。

第二课时: 守 法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要懂得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什么是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什么是违法犯罪行为,懂得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自觉地按照法律和纪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动;就是要求我们坚守法律底线,筑牢道德防线,提高奉公守法的自觉性,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和国家需要的合格的公民。

一、守法是一个现代化国家对公民的起码要求,是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守法,就是学法、知法、用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公民应当把守法当作基本的行为准则。公民守法实际上是尊重社会公众的利益和意志。守法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公民不仅要有知

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还要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和履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守法,是道德的底线。只有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不道德的人。所以说,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也是处世之本。守法,推动着我们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全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又推动着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这是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结合的辩证法。

对于接受教育矫治的人员来说,爱国守法是必备的道德品质,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爱国主义知识,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感情,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增强爱国主义的责任感与义务感,把爱国主义思想化为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

做一个既有爱国思想,更有爱国行动的合格爱国主义者。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依据自身的情况和实际,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清除思想污垢、矫正恶习积弊、刻苦学习,积极劳动,遵纪守法,自新自强,努力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与技能,使自己成为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新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课时:明 礼

“明礼”就是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知廉耻,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守秩序。

一、讲究文明礼貌是关系到国家声誉的大事。一个人是否讲究文明礼貌,是衡量他们是否有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志。同样,一个国家是否提倡文明礼貌,也是衡量这个国家文明程度和道德风尚的重要标志。讲究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在我们国家阔步走向世界的时候,文明礼貌已经成为投资环境、国家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讲文明讲礼貌,是关系到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大事。是否讲文明、讲礼貌,反映一个人是否有品德、有修养。文明礼貌包括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一是遵

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二是服装整洁、讲究卫生;三是言谈举止庄重大方、态度和蔼谦恭。

三、“明礼”的关键是要“知耻”。耻辱,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评价,是对那些不履行社会义务、违背社会公德、违反国家法律并造成危害等各种错误行为的否定、贬斥和谴责。知耻才能有所不为。耻,是治世之端,是立国安邦的心理基础。

知耻,可以转化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可以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 “知耻近乎勇”。“勿忘国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明礼”,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形成。知耻之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教育和培养形成的。“明礼”,需要自觉行动,需要加强管理。一些人谈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时忧心忡忡,轮到自己了照样不讲文明礼貌。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每个人从一言一行开始,不能只说不做。

单位要从领导做起,给群众做出榜样;学校要从教师做起,为学生做出榜样。文明礼貌既要靠自觉,也要靠规矩。只有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形成严格的监督机制,“明礼”才能成为每个人的良好习惯,成为整个社会新的风尚。

第四课时:诚 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规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容。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合起来,则有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讲信用、守承诺、公平竞争、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统一的丰富内容。

在我国当代社会,诚实就是真实无欺,于自己,要光明磊落,言行一致;对他人,则开诚布公,不隐瞒欺骗。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真正的诚信,应该有两个标准:一是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不会弄虚作假;二是一个人在具备了造假失信的各种条件时,仍能坚持原则不弄虚作假。

做到这两点,才是真正的诚信。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

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家形象。举例如下:

宋朝有个叫查道的人,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

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查道说:“那怎么能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 ,我们要讲信用,怎么能偷吃呢?”结果两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十分招人喜爱。查

道和仆人本来已经饿得发慌,更觉得饥饿难耐,便停了下来。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子来吃。

两人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采过枣的树上。仆人奇怪地问:“这是什么

意思?”查道说:“吃了人家的枣子,应该给钱。”仆人说:“枣园的主人不在,别人也没看见,何必这样认真呢?”查道严肃地说:“讲诚实是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子主人不在,也没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

一、诚信是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是个人立身之本。 “诚”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信”是一个人形象和声誉的标志,也是人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孔子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也是个人修德达善的内在要求。对于接受教育矫治的人员来说,诚信应该与思想改造目标连在一起,讲求道德修养和道德上的自我教育,培育理想人格,以诚心诚意和言而有信的方式来进行自我陶冶和自我改造,使自己在做人处世中站得直,行得端,走得稳,做一个堂堂正正,诚实守信,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二、诚信是单位的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规范。诚实守信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而且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为了发展就不能不讲求诚信。诚信不仅产生效益和物化的社会财富,而且产生和谐与精神化的社会财富。诚信是塑造企业形象和赢得企业信誉的基石,是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砝码,是现代企业的命根子。

三、诚信是国家政府立国之本。中国古代政治理论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说

篇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法制讲座

同学们:

在讲座开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得到过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得过优秀吗?想得到吗?好的,那我们今天就告诉大家怎么得到老师的表扬,做一个新时代合格的的小公民呢?

其实做到并不难,就20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今天呢,我们主要和大家共同来学习其中的爱国守法和明礼诚信。

爱国守法

我们小学生怎么做到爱国守法呢?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我们的学校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总有一些同学还在嬉笑打闹或者随意走动,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呢?是的,这不是个好的习惯,是对国旗国歌的不尊重。国旗、国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就要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还要敬队礼。大家记住了吗?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刘力是五年级的学生,他曾多次被同校的打架大王张灿欺负。一次,他和几个好朋友说起这件事情,好朋友刘威、徐虎说他们也都挨过张灿的打。几个人越说越气愤,就决定大家一起教训张灿一下。可是怎么教训他呢?最后他们决定趁天黑的时候截住张灿,吓唬他一下,还要带把刀子好防身用??

放学后,3个小复仇者带着弹簧刀在路上等着张灿,此时,张灿又想找刘力要钱,还要打刘力。刘威、徐虎一看慌了,忙乱中掏出准备好的弹簧刀向张灿刺去??结果,张灿被刺死,3个复仇者也触犯了法律。

事后,刘力、刘威、徐虎都很后悔,他们说自己因为长期受欺压才想到了“以牙还牙”,但是却没有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如果能早点养成依照法律行事的好习惯,也不至于酿成今天的大错。

我们生活在法制的社会里,依法行事是每个公民保护自己的重要方法和良好习惯。少年朋友要保护自己,就要多学法,依照法律程序办事。当你遇到不公平事情的时候,要想到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打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明礼诚信

同学们每天早上去上学,在学校门口看到老师和同学,都会问:“老师好!”或“早晨好!”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做法。但有些孩子到

了教室看见同班同学的时候,就不再向同学问好了。在其它场合看到邻里或是到别人家做客,有礼貌的孩子会用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称谓来打招呼,这当然不错。但如果要求的更高一些,我们还要向别人问声好。这样礼节才会更周全一些。在别人眼里,你也会是一个懂礼仪、明事理的好少年。

小华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还都不错,但他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太好。每次集体活动的时候,老师让一起玩游戏,却总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经过认真的了解,老师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小华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说话不算数。比如他有一个好玩的玩具,在学校他就会兴奋地告诉大家并讲述这玩具是如何如何好玩。

有的同学就想借来玩,小华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但回家以后,他越想越觉得舍不得,怕同学们把玩具弄丢了或者弄坏了,就不想外借了。同学们一问他玩具的事,他就找理由不借。

慢慢大家也就不找他借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次,他都是开始答应的很好,过后又后悔。大家知道他有这个习惯后,就对他有些疏远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经常说话不算数,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人。

因此,少年儿童从小就要养成实事求是、说到做到的好习惯。在答应别人的要求之前认真想一想,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是否愿意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果认为自己的条件还不具备,就不要轻易答应对方。如果已经答应了的事情确实难以完成,也不要找种种借口加以逃脱。应该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道歉,在今后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

看,这就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要做到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实也很简单,我总结了下面几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自己做到了没有:

1、说话有礼貌,对师长用尊称;

2、说了就要做,对朋友要真诚;

3、不给别人添麻烦,对别人的请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4、不做破坏别人劳动成果的事;

5、做事情要与别人合作。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应养成的四个基本行为习惯:

1、在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中以小主人的身份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大家决定的事情努力去做;

2、在任何时候都要多做好事;

3、每天注意阅读、收听、收看新闻;

4、按规则行动。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应养成的三个基本行为习惯:

1、自己不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伤害小动物等对环境有害的事;

2、节约,不浪费;

3、保护环境卫生。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应养成的五个基本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