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的案件原型】《十二怒汉》 多数人的民主还是多数人的专制?
编者按:最近,由《喜剧的忧伤》导演徐昂执导,何冰、韩童生领衔主演的影片《十二公民》上映,首次尝试将西方陪审团制度搬上国内大银幕。片中,12名来自不同行业和阶层的陪审员围绕“富二代弑父”的案子展开激烈辩论,他们的讨论将决定被告的“生死”…… 不少资深影迷或许已经知道,这部电影正是改编自经典影片《十二怒汉》(12 Angry Men)。
尽管案件不同,但《十二公民》和《十二怒汉》的核心思想,无疑都是在探讨以陪审团投票制为代表的民主法制问题。
▲电影《十二公民》剧照
文
阿莫
一名纽约青年被控杀父,将被判处死刑。已经有十一名陪审员毫不犹豫地裁定疑犯有罪,只有一位觉得事态可疑,坚持已见提出异议,并且凭耐心与毅力逐一说服其他陪审员推翻原意,终于为这一宗几乎已成冤案的判决平反……
▲电影《十二怒汉》剧照
这部在1957年用时19天,在一间狭窄的审讯室拍就的,仅耗资349000美元的黑白影片,不仅获得了众多观众的交口称赞,还赢得了不少大奖和各色改编,其中就包括1997年翻拍的彩色版和最近国内上映的《十二公民》。
无论是影片中扣人心弦的情节设计,演员们精湛的情绪表现,还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精彩对白,都注定了这是一部值得载入史册的好电影。而且,《十二怒汉》不仅仅是在拍摄技巧和戏剧性的剧本上获得了赞誉,其宣扬的西方陪审团制度更是被热烈讨论,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然而这部被认为是“民主和理性简明教程”,让无数追求正义的观众热泪盈眶的电影,却折射着投票制中沉珂旧疾和信息教化的遗毒。
《十二怒汉》的片名中,一个“怒”字恰如其分地凸显了陪审团的情绪张力。事实上,影片中的十一个陪审团成员确实处于焦躁和愤怒的状态下,他们由于已经认定了这名被告的罪行,不耐烦也不高兴听剩下的那个异见者喋喋不休。
不过,在看上去很民主的制度下,他们的愤怒被克制了,他们的行为有时会有些混乱,但是总体是有序的,基本维持了程序上正义。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些鱼龙混杂的陪审员彼此争论不休,甚至几乎拳脚相向,却总会有人维持,让整个过程顺利进行。
同时,大家都原则上保持着“理性”,导致出现了一个人说服大家的结果。最终,被告获得了“正义”,因为陪审员们都认识到他们之间的争执并不是为了一个输赢,而是事关一个人的生命,事关法律的尊严。
可以说,《十二怒汉》是一个理想的民主范本,也是一个理想的正义范本。看上去,正是影片中不设身份阶层畅所欲言的程序正义让异见者的英雄形象得以呈现——他微小的声音得以发出,让一个无辜的生命逃过一劫。
▲电影《十二怒汉》剧照
然而事实的真相,却始终未可知。影片从头到尾都发生在那间简陋会议室里,观众和陪审团们与其说在寻找真相,不如说在依靠现有的证据和疑点寻找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就算《十二怒汉》满足了获得“正义”的诸多条件:8号陪审员(异见者)拥有着勇敢挑战集体意见的精神和能够说服他人的良好口才,其他陪审员对自己的义务有一定了解并且认真负责,陪审员在投票的过程中尽可能保持理性思考…… 最终获得的也并不一定就是正义本身。
而看似弱小的异见者之所以能够为被告“洗刷冤屈”,也是因为最终获得了多数人的赞同。
▲电影《十二怒汉》剧照
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这种“多数人的民主”稍有不慎,便会变为“多数人的专制”:假如其他陪审员并不愿意认真听取和接纳异见者的意见;假如陪审员对被告抱有偏见,不能理性思考;假如有一个强势者引导着大家用另一种角度看待案件…… 任何的大众抉择,实质上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情绪化的因素,任何的民主,都或多或少掺杂着非理性的,情绪化的因素,懦弱的异见者很可能默不作声,遵从众议,而那个可怜又无辜的被告被判决坐上电椅或者在监狱中度过余生。
2014年11月,HBO,SONY和SKY公司纷纷推出了一部名为《被迷住了:帕梅拉·斯马特的审判》(Captivated: The Trial of Pamela Smart)的电影,讲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媒体大规模关注,报道,甚至直播庭审的青少年杀人案背后的隐情。
▲《被迷住了:帕梅拉·斯马特的审判》海报
案件当事人,丧夫者帕梅拉是一位年轻漂亮,打扮时髦的中学老师。杀死她丈夫的三名青少年(15到16岁之间)其中一个和她有染。案件曝光后,一时间舆论哗然,媒体铺天盖地地批评她引诱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和教唆犯罪。当时甚至还有以Pamela事件为原型改变的电影,由著名影星妮可·基德曼主演。
片中她是一个冷血放荡的漂亮女人。这样煽情性的报道最终导致了Pamela被判以严刑,其服刑期远远多于亲手杀害她丈夫的三个青少年。
《被迷住了》这部影片正是在普罗大众已经接受了“帕梅拉是个冷酷的教唆犯”这一舆论环境下出现的,它担当了《十二怒汉》中的8号陪审员角色,从案件的蛛丝马迹入手,抓住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疑点,试图证明帕梅拉的清白。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和《十二怒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电影,却和《十二怒汉》站在了对立面上。影片毫不留情地批评了美国司法审判制度,认为除了法庭呈交证据有缺陷以外,陪审员们的偏见还有对假装柔弱的证人的轻信也造成了司法不公的事实。当年唯一一个觉得帕梅拉无罪的陪审员用懦弱而又无力的声音在影片中说:“我一直觉得她(帕梅拉)是无辜的,那些青少年的眼泪太虚假了……”
帕梅拉的故事显然是对看上去民主和自由,被理性和责任心控制的陪审团制度的一大质疑:一个美丽漂亮的姑娘,因为法庭与大众的愚昧和媒体集团的迫害无端入狱,她的存在时刻提醒着美国人他们的媒体和司法存在多么大的问题。
▲《被迷住了:帕梅拉·斯马特的审判》剧照
当然,除了对制度的质疑,更值得让我们反思的是,为什么完全相同的案子,会得出天差地别的评价?为什么最开始大部分陪审员都认为青年杀了他的父亲,最后却认为他不是凶手?为什么最开始美国群众都认为帕梅拉是恶毒的弑夫者,20年后的今天,却有不少人觉得她是饱受冤屈的可怜人?因为在一场罗生门的博弈中,获得胜利的往往是信息呈现得更合理或者更煽情、宣传与语言更强势的一方。
《十二怒汉》中的陪审团在看到极具引导性的证据之后,怀揣着“仇杀亲人罪大恶极”的“人之常情”,想当然地在心中为被告判下了死刑。但在被另一个看上去更加合理的解释引导之后,他们又纷纷倒戈向了另一方。这其实还是一个罗生门的故事,如果“疑罪从无”的黄金法则不存在或者前后结论调换位置的话,这部影片中的“正义判决”似乎就变得似是而非,值得商榷了。
▲《被迷住了:帕梅拉·斯马特的审判》剧照
于是这部精彩的《十二怒汉》和《被迷住了》一样,或多或少地歌颂着另一种形式的民主狂欢。但或许通过看似完美的审判程序最终获得的,也许并不是事情的真相,而对于多数人在面对不同信息时做出民主投票和正义之间是否有着必然的关系,依旧值得我们继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