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小说全集】时隔34年 田连元央视重录《杨家将》

2019-10-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谈及重录<杨家将>,田连元兴致很高.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刘臣君 摄时隔34年 田连元央视重录<杨家将>1985年,田连元带着他的评书作品<杨家将>走上电视荧屏,成为电视长篇评书第一人——从辽宁电视台到北京电视台再到中央电视台,那五年全中国的电视荧屏被人称为"无台不田".[杨家将小说全集]时隔34年 田连元央视重录<杨家将>时隔34年,已78岁高龄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被央视邀请重录长篇评书<杨家将>."改动不大

谈及重录《杨家将》,田连元兴致很高。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刘臣君 摄

时隔34年 田连元央视重录《杨家将》

1985年,田连元带着他的评书作品《杨家将》走上电视荧屏,成为电视长篇评书第一人——从辽宁电视台到北京电视台再到中央电视台,那五年全中国的电视荧屏被人称为"无台不田"。

【杨家将小说全集】时隔34年 田连元央视重录《杨家将》

时隔34年,已78岁高龄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被央视邀请重录长篇评书《杨家将》。"改动不大,会把一些当年不太符合人物性格和行为逻辑的调整一下,但整体故事不会做太大改动。"在沈阳家中接受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采访的田连元兴致很高。

2014年那场车祸对他的身体影响不小,在长达3个小时的采访中,他自己也两次提及车祸对他健康的影响。当年每天能够录三集,不到一个月就全部录完。如今的身体状况,断断续续,进度条也只到一半。

长篇电视评书第一人 从《杨家将》开始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回顾田连元的艺术生涯,《杨家将》都是无法避开的一部重要作品。

从1985年开始,电视评书火了20年,而田连元作为长篇电视评书第一人,目睹了整个过程的兴衰起落。

故事还要从1985年说起。当时辽宁电视台的领导看到电台广播评书火爆,电视刚刚开始普及,就希望能够在辽台推出电视评书。辽台找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田连元。

田连元当时不到40岁,正是体力和精力的巅峰,也是评书技艺趋于圆熟的节点,他接下了这个当时业内人士都觉得不太敢碰的活。

"当年我之所以录《杨家将》,一是因为《杨家将》里边的人物老百姓都比较熟悉,什么杨继业、杨六郎、穆桂英、佘太君,杨家将的事迹老百姓也知道,但又有发挥的空间。"根据田连元的研究,从北宋末期到南宋时期就有说书人在酒馆茶肆说杨家将的故事,宋朝是说书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杨家将的故事》逐渐完整,结构缜密起来,也被称为"万年不过时的杨家将"。题材选定后,田连元面临的另外一个大难题是电视书场节目时间长度。

按照电视台的想法,最好是先播五分钟,观众喜欢再延长到十分钟。但田连元认为这完全违背了评书的艺术规律。"我当时就说,评书是讲故事的艺术,得有一个叙述的过程,给我五分钟我的故事还没展开就结束了,老百姓哪有那功夫看五分钟的你?"就是这样讨价还价,田连元硬是争取到了20分钟的黄金时间。当时田连元还经常参加本溪歌舞团的演出,他会加演一段20分钟的评书,通过反复试验,确定了20分钟的确能做到故事的起承转合。

他也暗下决心,如果20分钟的节目长度都保证不了,那干脆就放弃吧。最终,电视台还是同意按照他的要求录制了。

每集评书要么有趣 要么有劲

田连元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被安排住在马路湾的人民旅社,每天到电视台录制评书。

"我当时就想,要给观众留下有印象的东西,绝对不能像书场里,铺垫半小时,最后一个半小时才讲完,电视观众绝对不会有这耐心。"所以田连元给自己的规定是每一集里都要有一个核心事件,要么有点趣儿,要么有点劲儿,要么有点词儿,要么有点哏儿,这样观众能在20分钟内领略评书艺术的特点,能抓住观众。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田连元把传统评书《杨家将》做了一次大修,把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修订,让现代观众挑不出大毛病。

就这样,记忆力正好,艺术创作能力正强的田连元一口气录制了半个多月,每天平均三集,完成了40多集的《杨家将》。

先是节目长度的限制,接着是艺术创作的难度,闯过一关又一关的田连元在最后关头被整懵了,如此精心创作的电视长篇评书竟然如泥牛入海,悄无声息。"播出之后我就问导演,有没有人提意见啊?"导演回他说,没听说有什么反应。

"我后来又问,那有没有人说好啊?"导演回他说,也没有。这下田连元心里咯噔一下,要知道,沉默才是最大的抗议,这证明根本没人看这评书啊。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杨家将》播出30多集的时候,那天要转一场球赛,就卡在了评书联播的那个档期转播,把评书联播就给停了。结果这下可好,从晚上到第二天一整天,观众的电话就没断过。

观众这一闹腾,电视台总编室的人才知道"评书联播"这节目收视率挺高。然后这个节目就被交流到了吉林、黑龙江。

1987年元月,《杨家将》在北京电视台开播,这下田连元的影响力彻底扩散开来,在北京播出的那个月,堪称万人空巷。

田连元爆火时 "无台不田"

当然这一切田连元都还不知道。他拿着辽台给的酬劳,回本溪继续说评书去了,要知道当时他录制一集《杨家将》的酬劳是10块钱,整个长篇录制下来,也不过五百块。

田连元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火了呢?还是他一个邻居订了《北京晚报》,上面看到了《杨家将》的评论文章,他才知道这部评书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影响还挺大。再后来新华社又采访,北京台整整播了五个月,在播出即将结束时把田连元请到了北京,为他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并把评书大家袁阔成也请到了现场。

田连元还记得袁阔成说,你这《杨家将》在北京太火了,我这是给你抬轿子来了。也是从这时开始,电视评书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风靡全国,中央电视台也播,《杨家将》《小八义》《水浒传》《隋唐演义》一部部说下来,全国的电视台都在播田连元的评书。

一位同行见到田连元也调侃他说,只要打开电视就有你,真是"无台不田"啊。在田连元风靡全国的时候,他又创下了一项评书表演者从不敢想象的纪录:在2万人的体育场里说评书。

也许这在21世纪可能是常事,但在上世纪90年代,能够在大体育场里说评书这件事,想都不敢想。其实在这件事之前,田连元尝试过在体育场说评书,不过那次是五千人规模,而且是在辽宁本溪,和北京没法比。

那还是1982年,《杨家将》在本溪电台停播,听众一直打电话问下回分解到底在哪能听到。当时的本溪歌舞团一想,咱们在体育馆干两场演出吧,把《杨家将》说完。当时的票价三毛钱,本溪体育馆能容纳五千人,结果不到三天演出票就一抢而光。于是田连元一个人说俩钟头,连续说了三天,结果他的嗓子受不了了。"体育馆和书场、电台都不一样,你不自觉就要扯着嗓子喊,特别容易累。"连说三天后,田连元不得不放弃了。

北京那次则不同,当时很多歌星、笑星都在这场演出里,但田连元一上场,欢呼声不断,他一个小段下来,观众一直叫返场,就这样他不得不返场三回,也是震了当时的明星们。

"一门艺术形式有了主流媒体的宣传,就可能被更多的人认识。而我正当其时被大家认识,把评书带上了电视,评书也被更多的人接受。"田连元认为这种影响力利弊皆有,利是推广了评书艺术,弊是很多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快速上马电视评书,导致很多不合格的节目登上了舞台,也留下了隐患。

火爆20年 电视评书黯然退场

从1985年田连元的《杨家将》登上电视荧屏,到2005年电视评书陆续落幕,最后的衰落标志是央视《电视书场》节目停播。

田连元评价说,很多人没有这个才能,但是被放到了那个位置,而评书这个技能想要说好没有认真研究是拿不到手的。

"当时这家伙,全国都在说电视评书,我就意识到要完了。这很正常,凡事有成就有败,有兴就有衰,这就是规律,我能说电视评书,让很多老百姓知道电视里还有评书,知足了。"

虽然田连元是电视长篇评书第一人,又和单田芳、叶景林、大徒弟张洁兰做了一把"三书一评"的尝试。但他对评书的发展方向并不介意。

"评书到底怎么创新我不知道,但说书人也是适者生存,能够走到最后的一定有他的道理。我无法预计将来评书的发展方向,但是我相信,任何艺术形式都取决于内容。当时评书走上电视,那么首先这个内容是适合在电视上播出的,你丝毫不变搬到电视上,就不会受欢迎。"

《杨家将》再录 并未修改太多

说到最近的工作,就是时隔34年再录的《杨家将》。田连元告诉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当年录制的《杨家将》画质和音质都成问题,这也是央视想要留下音像资料的原因。

央视的导演以这个理由劝说田连元参加,也是煞费一番苦心。田连元说,经历了2014年那场车祸,身体受了很大影响,状态和记忆力都不行,只能勉为其难。

不过说到新录制的《杨家将》,田连元承认并未太多修改。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杨家将》千百年来已经是不断修改的过程,而1985年修改那次,田连元使得整部作品更有冲击力和说服力。

"我做了一些小的改动,比如说在之前的版本里潘仁美被贬职回家,杨延昭亲自去截杀潘仁美,但我觉得这件事不应该是杨延昭去办,他作为一位主将,既懂排兵布阵,又懂琴棋书画,头脑应该是清醒的。"

田连元修改了几处,使得作品的人物更符合人物逻辑。

"都说听戏听轴,听书听扣。我们说书自然是要有艺术悬念,但真正说到高级阶段,不是听扣那么简单,而是要把人物说活,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有很多听众见到我都说评书里的人物,什么大铁铲、拍蒜瓣、戳脚面,我当时就想武松打虎这件事能有什么悬念,人人都知道武松上了山,打死了老虎,你能让老虎把武松吃了吗?既然知道了结果观众为什么还要听?"

田连元认为答案就是评书演员如何表演,听到哪些细节,人物发展过程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合乎人性。这才是说书的至高境界。

田连元谈评书

评书这门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你看博物馆里有个说书俑,已经成为文化符号了。

古代人劳动之余聚在一起,还没有文字,大家要唱歌,要说话来互相取悦,这可能是小说的雏形,也可能是评书的雏形。

当时找我录制《杨家将》给的是一集十块,后来录《水浒传》是一集十五块。

我有十二个徒弟,不会再收了,关门。我对他们没有什么大的要求,曲艺是整个社会里的弱势群体,评书又是曲艺里的弱势群体,他们好好学本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