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读书笔记】萧红生死场读后感大全(8篇)
初秋的夜晚,我重读了萧红的《生死场》。做为呼兰人读萧红的书,说得上是一种最简洁最直接的一种阅读了。这样一个夜里,凉爽而优柔的微风,就像萧红的笔触,从这悲喜的人生中,一阵阵地从窗外轻轻而过。萧红在序里说,这篇文字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而我,在这个闲散秋夜里,灯光下,任手指捻过一页页的无奈,也无法坚强着对她的文字无动于衷。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秋天,风吹得令人抑郁,有一种说不出的抑郁。也许抑郁的不是萧红的文字,而是生与死的轻易和沉重。只是,她"以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语),用她的率性和敏感,用她的才情描绘着世间的悲欢,力透纸背……
是的,《生死场》浸透着旧中国"生"场的悲凉。
萧红为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旧中国东北农村的风俗画,画面中,贫苦无靠的农民背向蓝天,面朝黑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生存十分艰难。其中的女主人公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虐待她,抛弃了她和孩子,独自跑进关内去了。
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却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丈夫赵三。可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枪毙了,她觉得生活无望,愤而自杀,就在将要埋葬的时候,她又活过来了。
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只有十七岁,梦想着青春和幸福。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落和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
还有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死了。好惨啊!这幅画中圈定的是呼兰还是别的地方,可以不假思索,但这个"场"是旧中国地主的天堂,农民的地狱。
读着这些人物,感悟画面中的风俗,思考着人物的命运,心头涌出不尽的忧伤。也为萧红将自己坚强背后的敏感,嬴弱背后的率真,通过笔端将她对"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悲剧巧妙地融为一体,由衷地赞叹,我想这样一种对人生痛楚的绝妙稀释,让我感到了"活着"的悲哀。
《生死场》也着墨于满洲国"死"场的沉重。
小说中萧红为人们描绘了另一幅画面。"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村庄、田野。日本旗代替了中国旗,日寇把东北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村庄里的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
往日静穆的村庄,尸骸遍野,一片呻吟,这"死"场的恐惧撕裂着人们的心。于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
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
人们宣誓的日子,气氛很悲怆,那种抗战到底的决心十分坚决。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诠释生命的悲凉,让我感到了"死去"的沉重。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初霜过清秋。在中秋节未到来之前,做为家乡人,我再次阅读萧红的文章,算是对萧红的纪念。明年是萧红诞辰100周年,现在的萧红故居正在修缮、扩建,说明家乡人没有忘记萧红,萧红说自己"是《红楼梦》里的人",于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我们都知道萧红是无法复制的。
【篇六:《生死场》读后感】
萧红的《生死场》中的乡村,真实的展现着中国的面貌,与国人的面貌。萧红笔下的人物是那么的真实,金枝,麻面婆,赵三我们看过了,认为我们的农民就是那样,乡村就是那样。其实鲁迅也会用文字来以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国民性,但萧红与鲁迅是不同的,萧红曾经谈到过与鲁迅的区别:鲁迅以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从高处去悲悯他的人物,我开始也悲悯我的人物,他们都是自然的奴隶,一切主子的奴隶,但写来写去,我的感觉变了,我觉得我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倒应悲悯我咧,悲悯只能从上到下,不能从下到上,也不能旋之同辈之间,我的人物比我高。
这似乎说明鲁迅真有高处,而我没有或有的很少。
但我认为萧红十分真实的写到乡村,剖析国民性。萧红并没有将自己的家乡写的有多么美好与和谐,相反,她写出了当时乡村的真实的情况,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一切,这与沈从文是不同的,沈从文的文章展现了一个美丽的纯净的湘西世界,用家乡的美好来抵抗外在世界的喧嚣与浮躁,而萧红,用文字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东北乡村。
如《生死场》中的一个片段:母亲以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块茅草也要超过一个人的价值。这是很真实的,庄稼是农民的命,而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生存,是命。
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萧红的文章,尤其是《生死场》中,对生的坚强描写的淋漓尽致。乡村农民的生,如胡风所说:蚊子似的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生死场》中有句话:在乡村,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生之坚强,中国农民是体现出来了的,为了中国,为了祖国,他们奋起反抗。
萧红还有一句话;死人死了,活人计算着怎样活下去,冬天女人们预备夏季衣裳,男人们计虑着怎样开始明年的耕种。
就是这种的生生死死生的坚强,死的挣扎,正是反映出人的最内在的,最本质的东西。在生生死死中,有一种美,永恒的东西实际上不是生命,生命一定是生生死死的。但这种生生死死中,渗透着大喜,大悲,大爱,大恨。
萧红的作品中你会感受到萧红的心在跳动,血在奔涌,真切的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张力,人性的光辉。
【篇七:萧红《生死场》读后感】
在寒冷深夜的灯光下读完《生死场》。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确实说不清。想笑,又觉着酸涩;想哭,又流不下眼泪。只是心里钝痛着……
萧红在序里说,这篇文字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而我,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灯光下,任手指在被窝外面冻得僵冷,也无法坚强着对她的文字无动于衷。
对于那遥远的农村,是陌生而熟悉的,也许东北和南方有着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吧。只是同样的落后,同样的朴素,同样的贫穷仿佛一股暖风,直吹进心里,感觉到亲切的来自土壤的芬芳,遥遥远远的,仿佛记忆,在异乡的城市里若隐若现。
这样一个夜里,尖锐而凛冽的寒风,就像萧红的笔触,从这悲喜的人生中,一阵阵的从窗外呼啸而过……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南方的春天,由于连日的雨,潮湿、阴冷得出乎意料。也许冷洌的不是萧红的文字,而是生与死的轻易和沉重。只是,她"以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用她的率性和敏感,用她的才情描绘着世间的悲欢,力透纸背……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冻雨过清明"(聂绀弩)。在新年到来之前,我敲下这些拼凑的文字,算是为萧红默哀。萧红说自己"是《红楼梦》里的人",于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
更多关于喜欢萧红的文字,也由别人写去吧!
【篇八:《生死场》读后感】
初秋的夜晚,我重读了萧红的《生死场》。做为呼兰人读萧红的书,说得上是一种最简洁最直接的一种阅读了。这样一个夜里,凉爽而优柔的微风,就像萧红的笔触,从这悲喜的人生中,一阵阵地从窗外轻轻而过。萧红在序里说,这篇文字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而我,在这个闲散秋夜里,灯光下,任手指捻过一页页的无奈,也无法坚强着对她的文字无动于衷。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秋天,风吹得令人抑郁,有一种说不出的抑郁。也许抑郁的不是萧红的文字,而是生与死的轻易和沉重。只是,她"以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语),用她的率性和敏感,用她的才情描绘着世间的悲欢,力透纸背……
是的,《生死场》浸透着旧中国"生"场的悲凉。
萧红为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旧中国东北农村的风俗画,画面中,贫苦无靠的农民背向蓝天,面朝黑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生存十分艰难。其中的女主人公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虐待她,抛弃了她和孩子,独自跑进关内去了。
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却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丈夫赵三。可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枪毙了,她觉得生活无望,愤而自杀,就在将要埋葬的时候,她又活过来了。
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只有十七岁,梦想着青春和幸福。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落和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
还有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死了。好惨啊!这幅画中圈定的是呼兰还是别的地方,可以不假思索,但这个"场"是旧中国地主的天堂,农民的地狱。
读着这些人物,感悟画面中的风俗,思考着人物的命运,心头涌出不尽的忧伤。也为萧红将自己坚强背后的敏感,嬴弱背后的率真,通过笔端将她对"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悲剧巧妙地融为一体,由衷地赞叹,我想这样一种对人生痛楚的绝妙稀释,让我感到了"活着"的悲哀。
《生死场》也着墨于满洲国"死"场的沉重。
小说中萧红为人们描绘了另一幅画面。"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村庄、田野。日本旗代替了中国旗,日寇把东北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村庄里的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
往日静穆的村庄,尸骸遍野,一片呻吟,这"死"场的恐惧撕裂着人们的心。于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
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
人们宣誓的日子,气氛很悲怆,那种抗战到底的决心十分坚决。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诠释生命的悲凉,让我感到了"死去"的沉重。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初霜过清秋。在中秋节未到来之前,做为家乡人,我再次阅读萧红的文章,算是对萧红的纪念。明年是萧红诞辰100周年,现在的萧红故居正在修缮、扩建,说明家乡人没有忘记萧红,萧红说自己"是《红楼梦》里的人",于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我们都知道萧红是无法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