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女张爱玲在线阅读 张爱玲《怨女》读后感、点评、感悟
《怨女》是张爱玲的著作之一,讲述了银娣的一生。"麻油西施"银娣嫁了个软骨病的富家子,妯娌的冷嘲热讽,哥嫂的阿谀奉承,她都受着。怨女在一系列的是是非非中从一个质朴的乡下少女成为一个暴戾的贵妇。
中间她生过一个男孩,与婆家三弟发生暧昧关系,曾经自杀未遂,丈夫病逝,分家打闹,转眼之间怨女已经成为一个住在城市大洋房中的中年女人,并且自己开始像当年老公一样吸上了大烟。
给儿子选媳妇娶亲,折磨儿媳妇成为她的乐趣,她还主动给儿子选妾,对女人的那种不屑态度让人不禁想起来这个社会是怎样轮回的。不过看来她已经什么都忘记了,现在她只是一个贵夫人。
最后儿媳妇不堪婆婆的辱骂含恨自杀。她自己日复一日地麻木和肆意着,偶然听到嫂子讲起"从前对门药铺的小刘",银娣的眼光迷茫了,那时的她,穿一件素褂子,梳一条大辫子……好:张爱玲的文字看起来繁华热闹,触手却是冰凉。小说很真实、很生活,书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活生生的。女主人公的心理被她描绘的入木三分、苍凉无比。
张爱玲的一生跟温暖大概没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张爱玲的苍凉味非常重。是后期的主要的基调,如果说残酷是他前期的一个主要基调。呆会儿咱们再说分期在什么地方。她的小说小说更多的是对于人生的这种不如意,人生的这种无奈。
我觉得,张爱玲对于人生的看法是活着非常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得活下去。再往下说就是得找一个生存的理由,找一个立足之地。我觉得这个小说对于人生的这个立足之地。
对于这一点的揭示,可以说是,必须张爱玲,应该有这么一个作品。否则的话,这一点,就没有得到完全揭示。张爱玲这个苍凉好象一个人走到悬崖边上,他不是往悬崖下看,而是转过头来看。《怨女》中加入了关于她家世的介绍,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她这个小家碧玉在大家族中的尴尬地位...着重展现女主人内心的情欲煎熬,描写细腻深切,摄人心魂。
有人问我,喜欢张爱玲的什么地方。我一直都说她的心理分析能力,尤其是变态心理分析。《怨女》改编自《金锁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夏志清说《金锁记》是"中国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于是《怨女》的光芒就一直被隐藏在了《金锁记》之下。长久以来,在公众眼中,一直《怨女》的文学地位根本比不上《金锁记》。
但是,我还是极力推荐《怨女》这篇小说本身。张爱玲肯定是对《金锁记》有所不满,亦或者对《金锁记》的喜爱,从而写出了《怨女》。
《怨女》在情节上与《金锁记》类似,但只要读下来,就会发现人物性格有很大不同。《金锁记》由于是张爱玲早期作品,更多体现了一种个人方面的悲剧。情节曲折,带有强烈的恐惧感,心理变态严重。这是符合张爱玲早期的残酷型文风的。
而《怨女》作为张爱玲中晚期作品,则更考虑到了一种社会悲剧,能够更深层次的反映女性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这确实是《金锁记》所没有做到的。尤其是关于生死的思考,很明显,只有"怨女"一类人,才会有如此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思索存在的更深层处的意义。
所以,《怨女》牢牢把握住了人物性格,对作品做了调整。银娣人物性格也不似曹七巧一般暴戾,而是更多的带有一种幽怨的成分。从而主要表现出一种苍凉感。这两者的对比,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张爱玲在不同时期的写作方式。
《金锁记》的情节与悲剧震撼力自然是《怨女》所不能比的。但在现实意义上,在文章结构的把握与处理上,《怨女》明显要比《金锁记》技高一筹。说《怨女》在文学价值上高于《金锁记》,甚至认为看了《金锁记》就相当于看了《怨女》,从而没有耐心去认真看。我个人认为都是不恰当的做法。或者说,说《怨女》的文学成就低于《金锁记》是完全没有理由的。
所以,我再次强烈推荐《怨女》小说本身。
我之所以强调是本身,是因为看见这么多书评。没几个真正因为《怨女》而推荐《怨女》的,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小说《怨女》写得是上海,然而上海的风气不足,没有描写灯红酒绿十里洋场,倒像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通家庭,有没有上海无所谓。但更体现了张爱玲的深刻,上海都是如此,可见别的比上海更落后的全国,也是如此了。其中对男女催婚制度的批判,真的张爱玲看到了中国人祖祖辈辈思想落后的劣根性,毫无改变,整整持续三代人!
!!太可怕了!!!把大量的青春都耗在,找媒人、托关系、相亲、催婚,还觉得是孝顺,安定下来。你别说,今天的上海不还是如此吗?更别说农村了。张爱玲真神了!!!
该小说强烈讽刺了当代催婚制度下,要求儿女快点结合,快点结婚的中国社会,封建父母乃至今天当代中国父母,仍旧还继承封建思想,把结婚当作"稳定"家庭,让祖辈放心的手段,来要求子女。
结果故事里,三代人没一个稳定的。更可怕的,子女一开始对父母这样的作法很反感,到最后认同,得过且过结婚,到了第三代,让自己子女也认同当年父辈给她的婚姻行为,也觉得是"稳定"了。
真是一代人思想落后,代代思想落后,导致了一代穷,代代就穷的不断轮回命运,毫无生气,没有一个人走出上海这个社会,找不到上海人,还找外地无为人,就为凑婚,农村人困死上海,还继续过着祖祖辈辈,"快结婚啊……快结婚"的"诅咒"当中,张爱玲顺便狠狠讽刺了媒婆这个形象,使得第三代更自得其乐地完成了母亲的嘱托,继续白痴一般的生活,"行尸走肉"。
张爱玲的深刻,指出凡是不能将自己思想,与自己祖辈、父辈那块儿超出一点点的,最后更加愿意顺从父母辈的,甚至祖辈的中国人,美其名曰:"孝顺"的子女,无论上海还是农村人,都没一个好下场,只是将上辈子穷人的命运,不断复制、再继续复制而已,整整还复制了三代!!!
当然就文字水平:盛名之下,必有期待;然期待必有失望,中外一概,不看则已,看则了了,《怨女》观后常有此感。改编著名小说《金锁记》,然晚年著作,除开头银娣爱慕着药店伙计小刘,却最终拗不过长辈的安排,嫁给了乡绅姚家的二公子,令人动容和特有社会气息外,而后都不忘傅雷所警告的"逞着一支流转如踢哒舞似的笔,不知不觉走上了纯粹趣味性的路"。
尤其对古典小说的熟知,加之对最擅长心理刻画的自信,写出来好多文字流利的废话,看起来对故事情节只造成,成功的拖沓,实不该——也不能称之为大手笔也。
张爱玲最近几年被神话,所以我常说张爱玲的故事,不是笔下的,而是她本身的生活,被学者渲染其特殊的生活癖好,和离群索居的生活,仿佛有不慕荣利的超脱,更有小说的兴味,让人着迷——我也不例外。
当然后半部,有点起色,比较流畅,这也亏着张爱玲驾轻就熟的文字功力,但是光靠文字流畅是不行的,因为容易成流水账。其中稍好看的是写用鸦片和娶妻的方式留住儿子在身边的片段,扭曲心理,此事件描述本该值得渲染,可读来并不惨然,还真有些"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可惜这种从《海上花列传》学得来的境界,我觉得取法不高,不如直接从《红楼梦》里来,同样后者写大观园的日常故事,也都是一个个小事穿插,就连插科打诨,吟诗作对,附庸风雅,都显得情味无穷。
关键还是曹雪芹的学识帮助这小说情味厚实,而韩邦庆远远不及,使得描述厚实的情味,常常变为纤仄的记录,加之故意隐晦的表达妓院故事,常常把平淡的白描变为"淡出只鸟来"的叙述,远远不及《红楼梦》的自然,而韩邦庆是标榜学红楼的,张爱玲也是标榜学红楼的,可惜却下一乘也。
我觉得张爱玲所谓学红楼,晚年还是受海上花太多,其实大可不必,取径想出新,结果却淡寡。
就当代读者来说,最大的震撼就是文中,银娣给儿子为结婚而结婚的想法,媒人的愚蠢,总夸女方好看,结果是屁股大,眼睛小,嘴唇极厚,生孩子像猪一样,用照片相亲,全靠美颜,简直把当代社会媒婆和七大姑八大姨的嘴脸,又写了一遍,看看都想笑!!!自古媒婆的话最不可靠,真是如此,都说对方好,结果对方好在哪,都让人大失所望。
以及亲戚急可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死后续弦,背后搬嘴只会八卦,想的都是男女问题。完全对现代读者有警示意义,讽刺当代,可见中国进入社会主义,而思想还在封建时代,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思想境界还是原地踏步,甚至退步,认可女不工作,在家带娃,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要求男的要全额付款嫁妆等等,男女平等成为口号,出去旅游学国外潇洒,一旦自己要求努力了,却靠男方婚嫁的惰性思维,真该好好思考。
这也许是张爱玲《怨女》最大的震撼力,因为文中的主人翁,却都做了以上蠢事,结果都无疑下场悲惨。就连银娣自己都怀念当年爱恋小刘,却得过且过顺从父母而结婚,结果有了她如今的费尽心机,她怨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