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 简读弗里德曼、哈耶克等经济学家的经典作品

2019-0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要说这些论文中,哪一篇论文对实践中的宏观政策思路影响最大,也许应该是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的作用>(1968),这是他在1967年美国经济学会上发表的会长演讲稿.此文被视为二战后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论文.它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自然失业率"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讨论菲利普斯曲线,进而衍生出新的政策观.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 简读弗里德曼.哈耶克等经济学家的经典作品弗里德曼认为,从根本上来说,以菲利普斯曲线为基础的宏观政策是错误的.首先,从长期来看,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一种

如果要说这些论文中,哪一篇论文对实践中的宏观政策思路影响最大,也许应该是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的作用》(1968),这是他在1967年美国经济学会上发表的会长演讲稿。

此文被视为二战后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论文。它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自然失业率”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讨论菲利普斯曲线,进而衍生出新的政策观。

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 简读弗里德曼、哈耶克等经济学家的经典作品

弗里德曼认为,从根本上来说,以菲利普斯曲线为基础的宏观政策是错误的。

首先,从长期来看,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一种权衡关系。因为,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自然失业率点上是垂直的,任何货币政策都不可能改变这种失业率。也就是说,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独立的。

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 简读弗里德曼、哈耶克等经济学家的经典作品

其次,在短期中,虽然实际失业率可能高于或低于自然失业率,从而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暂时性的。而且,用弗里德曼的话来说,这种“暂时性的此消彼长,并非由通货膨胀本身导致,而是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导致的”。

最后,作为上述观点的一个推论:货币政策要对这种替代关系发挥作用,有一个特别的条件。那就是人们暂时没有意料到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或者说,因为货币幻觉而把通货膨胀误解为相对价格的变化。此时,货币政策才可能产生改变实际失业率和实际产出的效果。

论文立即引起了学者的热烈讨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部分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滞胀”现象,似乎证实了弗里德曼的观点。

作为一种新的信条,“自然失业率”进入了宏观经济学的工具箱,改变了经济学家研究宏观现象的方法,同时也影响着决策者的选择。

对经济学中的经验实证

影响最大的论文

如果要论哪些论文对经济学中的经验实证方面影响最大,应属 C.W.柯布与P.H.道格拉斯的《生产理论》。他们根据有限的、分散的数据,分别发现了以其名字命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也许,在现在的经济学读者看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没有什么思想性可言。他们通过教科书就知道,它是经济学中运用最普遍的数学公式,被广泛用于分析生产、效用、劳动、增长等领域。

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一数学公式之所以在经济学中获得如此广泛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柯布和道格拉斯。正是他们,在此文中创造性地奠定了这种自信的理论和经验基础。

维基百科关于C.W.柯布的资料

这一经验估算结果,在其后获得普遍的证实,因此,这一函数形式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利用生产函数讨论厂商的规模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时,使用的是这一函数形式;运用总量生产函数讨论经济增长模型时,使用的也是这一函数形式;进行增长核算时,还是使用这一函数形式。

唯一入选的女性经济学家

安妮·克鲁格是百年经典论文中唯一入选的女性经济学家。正是因为《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这篇论文,学术界公认她是寻租理论的最重要创始人。

虽然克鲁格的分析聚焦于进口许可证或数量限制的具体案例,讨论由此而导致的寻租和租金问题,但是,从这种分析中可以获得具有一般意义的如下结论。

一是竞争性寻租活动势必诱使人们把大量的资源从生产性用途转移到“寻租”这种非生产性用途,结果,只是给寻租的个人或利益集团带来收益,而不会增加社会的净产品和服务,是一种纯粹性的既定利益再分配。这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二是竞争性寻租会导致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佳状态,而资源配置扭曲及资源浪费将“导致经济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运行”。

三是寻租活动会造成额外社会福利损失。

克鲁格的分析并不是无争议的。从“寻租”的定义,到寻租带来的福利损失范围,再到租金的度量等,都受到来自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的批评。

例如,克鲁格在估算时假定福利损失等于寻租的利润。质疑者认为,这种假定是有问题的,租金与寻租造成的福利损失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关系,更何况这种福利损失并不限于寻租者的利得。

然而,诚如克鲁格在论文结束时所写的,“我的工作已经足够为这个话题激发兴趣和研究了”。

思想性最强

且最不容易理解的论文

在这些论文中,若论思想性最强且最不容易理解的,也许是哈耶克的《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当然,那些数学化程度很高的论文也不容易理解,但障碍主要是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工具性知识问题。

在这篇论文中,哈耶克强调,经济社会的基本问题与其说是如何配置“给定”资源的问题,还不如说是如何有效地利用那些分散于社会成员中的知识的问题。如果假设我们具备完全的有关知识,对可用的方法具备完全的知识,那么,经济分析便成为一种纯粹的逻辑问题。这种假设的致命弱点是没有正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知识是以不完整的形态分散在各个人身上的。市场机制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哈耶克较为明确和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核心思想:首先,第一次用明确的语言把价格体系表达为“一种信息交流机制”;其次,强调隐含在个人身上零星的、分散化的知识,只有通过市场价格的形态,才可能被人们所利用;最后,强调价格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着最关键的信息(即个人关于“特定时空的本地知识”)。

根据这些论点,哈耶克批评说,计划经济之所以是无效的,关键就在于计划机构不可能获得分散于无数人身上的“特定时空的本地知识”,因此也就无法确定出利用这类知识的所谓“价格”。

真理是不可能穷尽的

所谓的“经典”,有一个学术史上称之为“经典化”的过程。它们原本是普通的论文,但因为提出了新的思想或者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方法,被同仁视为包含着重大的创新,因而被反复解释、被不断引用,于是渐渐地被视为经典。

即便如此,正如前面所看到的,对这些论文的结果,也并非没有争论。这种争论,或者源于作者的表述原本就不是很清晰,或者源于作者的论证或观点本身就存在某些问题。因此,争论是正常的学术现象,皆因真理是不可能穷尽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