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讹传讹是什么意思 导演没喊cut?请别再以讹传讹了

2019-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你不了解一种事物.不懂得其背后运行的机理,就常常会把它想像成一种玄学.就像很多人把写作想像成一种"灵感",凡伟大的作家都是掌握了召唤灵感的秘法,只要灵感附体,笔下自如泉涌,出来就是旷世杰作.以讹传讹是什么意思 导演没喊cut?请别再以讹传讹了演戏也是一样.什么是伟大的表演?很多人认为那必得是"人戏合一",浑然天成,不可捉摸.凡是刻意设计.训练.调试出来的东西,都是不怎么地的.于是,电影中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表演段落,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传说,最常见的一种是:以讹传讹

当你不了解一种事物、不懂得其背后运行的机理,就常常会把它想像成一种玄学。

就像很多人把写作想像成一种“灵感”,凡伟大的作家都是掌握了召唤灵感的秘法,只要灵感附体,笔下自如泉涌,出来就是旷世杰作。

以讹传讹是什么意思 导演没喊cut?请别再以讹传讹了

演戏也是一样。什么是伟大的表演?很多人认为那必得是“人戏合一”,浑然天成,不可捉摸。凡是刻意设计、训练、调试出来的东西,都是不怎么地的。

于是,电影中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表演段落,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传说,最常见的一种是:

以讹传讹是什么意思 导演没喊cut?请别再以讹传讹了

这场戏导演没有喊cut,是演员自行发挥的,却意外成了经典。

最典型的就是《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按炸弹遥控器的那段戏了。

至今还有很多人认为,这场戏是遥控器真的出故障,而导演没有喊cut。希斯·莱杰将计就计,就这么演下去了。

以讹传讹是什么意思 导演没喊cut?请别再以讹传讹了

—— 这怎么可能呢?

我一直想抽空找材料反驳这种无稽的“传说”,直到不久前看到 @李弱可 老师的回答,对此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这场戏对于电影的意义并不在于凸显小丑的性格,而是在于用一个完整的、而且是带人物的镜头来表现这么大规模的爆炸(在大多数同类电影里,这是通过剪辑完成的),而且最后的爆炸点离演员非常近,这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我们可以看到希斯·莱杰上车仅仅6—7秒后,爆炸掀起的瓦砾就飞向了他原本站的地方,这对导演和整个剧组的协调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考验,稍有差池,这场烧钱的大戏白拍不说,演职人员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障。

上图中,红圈是小丑上车前最后站立的位置。小丑在这个位置上的停顿-回头-猛敲遥控器,是整个爆炸镜头里一个重要的节点,不可能是随意而为的。

导演为此先用3D动画来模拟爆炸场景,并且用DV进行了多次排练。以此确保最后实拍的时候,一条过。

当然了,希斯·莱杰在这个镜头里演得确实非常好,我们都可以看出,他的动作、神情都体现出了“小丑”这个角色应有的面貌,他是如此的疯狂。

然而,明摆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却不容易看出的是:这是一场精心的设计,它大肆渲染了现场的危险性,它故意让“小丑”离爆炸现场如此近,而且故意不剪,以呈现他大大咧咧地从医院大门走到车上、在爆炸的边缘擦身而过的整个过程。正是这种设计,刻画出了小丑的人设:这家伙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又怎么会管别人的死活呢?

你可以想像以下,如果离开这种“设计”,让小丑站在一个远离爆炸点的安全处,无论这个画面怎么做,无论用多少分镜来回切,无论演员怎么演,感觉上都是不免“乏力”的。

我想讲的另一个例子,是张曼玉在《甜蜜蜜》中那个著名的表演。我经常说张曼玉是一个很聪明很会“设计”的演员,所以在 如何鉴别影视作品中演员演技的好与坏? 这个问题中,也拿这场戏来举例子。

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来分拆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玩味其背后的联系和涵义。

然鹅,看来吃瓜群众不愿意相信这么复杂的解释,不愿意相信演员为这场戏做了那么多的功课、花了这么多心思,他们宁可相信一个简单的结论:“张曼玉笑场了,但是导演没喊cut。”

看来,我与影后的差距,仅仅在于一次恰到好处的“笑场”而已。

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甜蜜蜜》的导演陈可辛很多次在访谈中说了。这场“认尸”的戏总共拍了八条。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是第一条,然而当时导演拍完之后并不满意,因为他觉得张曼玉的这个笑能被看出“表演的痕迹”,所以让她在这场戏里“不要笑”,作为一场纯粹的哭戏来演。

就这样又拍了七条,张曼玉为了找感觉,把自己身边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想”了一遍,甚至把自己的爱犬都“想”了一遍,最后实在是哭不出来了,陈可辛这才作罢。然而到了剪辑的时候,发现还是张曼玉自己设计的,这条带“笑”的戏,感觉最好。后来,这个镜头也成了这部电影最著名的镜头。

相信“笑场”这种传说的人,我觉得大抵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天才论”者,过于夸大个人的作用,总觉得有些人就是天纵奇才,能量大到不受任何已知定律的约束,给根竹竿就能上天,不服不行。

还有一类是“运气论”者,过于夸大偶然性的作用,觉得所有伟大的杰作都是机缘巧合,歪打正着,进而,认为对其必然性的探究都是毫无意义的“过度解读”。

这两类观点,很显然,都是不正确的。

就电影来说,它是一个团队作业,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的成品,都是很多人,经过很多道工序,精心设计、反复验证、多次尝试和改进的成果。不久前在看关于胶片拍摄和数字拍摄的讨论,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吐槽:在胶片时代,拍摄时有一种仪式感,因为一条戏,无论拍得好或不好,胶片的消耗是不可逆的,而胶片本身是非常贵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杜琪峰要强调他拍《枪火》时只有4万尺胶片)。

所以导演一声令下,Action,那就是宣告:注意!

我们开始烧钱了!所有的人都会有一种紧张感,然后一喊 Cut,大家就松了一口气。撇开这个不谈,我们看到的电影,大多是导演、演员、所有的创作者在他们的预算和能力范围内,在一种充满“紧张感”的状态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做出很多次比较,很多次取舍的结果,而不是随意的、率性的。我们只有首先认可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去正确地认识它们的意义。

在影史上,确实有一些“导演没喊cut”,任由演员自行发挥,最后看来还颇为成功的镜头,但这肯定不是常态,我不能因为这些,就把电影表演、电影拍摄当成一种无迹可寻的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