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忠主任 8年行政调控“执行主官”沈建忠卸任 住建部与楼市权力核心渐行渐远
随着11月初被选举为物业管理协会会长,作为近8年以来楼市行政手段调控的“执行主官”——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已经悄然卸任。如果不出意外,现任住建部房地产监管司副司长张小宏将接任沈建忠,出任住建部房地产监管司司长。
但截至目前,这一任免尚未对外公开宣布。内部人士提醒,不到对外公开宣布,就仍有变化可能。
这是陈政高在履新住建部6个月之后进行的一次人事调整。公开简历显示,沈建忠生于1954年10月,至其当选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职务时,已经60岁。在中国,除了副部级、部级及其以上的干部,60岁就是退休的红线年龄——沈建忠这次没有例外。
沈建忠在建设部、住建部工作超过20年以上,早年曾“跟随”谢家瑾,任建设部住宅产业司副司长,后接替谢家瑾任司长;政府机构改革组建住建部后,沈建忠出任首任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直至2014年卸任。
沈建忠的“前任”谢家瑾全程参与了中国“房改”的制度设计与实施,在原建设部内,是颇受尊敬的“市场派”。沈建忠与谢家瑾共事多年,其业务视角、价值观等,深受谢家瑾“市场化价值观”的影响。然而,由于从2004年开始的房地产爆发式增长,以及中央政府试图控制房地产价格以平息民生非议,沈建忠却颇为戏剧性地成为了一位“行政性调控手段”的“执行主官”。
沈建忠2005年接任建设部房地产司司长一年后的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出台“90平方米以下住房占年度开工建设住房总量70%”的“90/70政策”,一度遭到各界非议。后又因《新京报》、《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等媒体提前披露有关消息而在内部遭受非议。
90/70政策执行3年多之后,因2009年中央将住房列入刺激消费的计划范畴,4万亿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被异化为“房地产救市”,90/70这一旨在调整供应结构的政策,悄然隐退,被地方政府束之高阁。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设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住宅产业司一分为三,分列为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住房保障司、住房公积金监管司。沈建忠出任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继续承担房地产调控的“执行主官”之职。
面对2009年下半年房地产价格开始的快速反弹,中央政府决心“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将其定位为当届政府的执政目标甚至政治承诺,也恰因如此,以“限购”为核心的行政性手段出台,试图通过对需求端的控制,实现对房地产领域的“去投资化”。身为房地产监管司司长的沈建忠,再次成为这一行政调控手段的“执行主官”。
在他的努力执行下,除了重庆(楼盘)以外的直辖市,以及绝大部分省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以及部分房地产市场热度较高的地级市,都出台了限购政策,这也一度在数据上遏制了2009年开始的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当2011年前后,有地方试图为限购政策松绑时,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又以不同方式知会地方政府,须严格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限购政策。夹在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中间,沈建忠承受压力巨大。
这一项政策一直大面积地执行到2014年,由于房地产市场逆转向下,加之总体调控思路已有转变,限购政策大面积退出,截止目前,除京沪穗深四个城市之外,仅有三亚(楼盘)等个别城市,仍未退出限购政策。
不过,在沈建忠任职原住宅产业司、房地产监管司期间,其亦参与了2003年国发18号文件的起草等工作。这份国务院文件首次树立了“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为房地产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这一定义后来颇受非议,但一直未被推翻。
此外,沈建忠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化建设贡献颇多。正是在其任内,“个人住房信息全国联网系统”启动建设,尽管外界主观臆断颇多,但实际上住建部已经按照报国务院的工作进度,完成了超过60个主要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这个联网系统,实际上与国土资源部主导的地籍登记系统一起,构筑了“不动产统一登记系统”的基础和基石。
而在此之前,中国并无统一系统能对各地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变化实施统一实施监控,也无统一系统可供对个人住房产权信息进行查询。
沈建忠在任期间,对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的完善,也贡献颇丰。在其任期内,全国主要大型城市和房地产热点城市,新房和二手方基本实现了网签交易,也都建立了预售资金监管制度,使房地产市场一度混乱的交易秩序得以彻底改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维护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
沈建忠只是悄然进行的人事调整中的一个,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则仍由倪虹担任司长,但倪虹已兼任住建部新闻发言人;王铁宏也已卸任办公厅主任一职,由曾任《中国建设报》党委书记的常青接任。在住建部此前的“前例”当中,新闻发言人和办公厅主任,都有出任党组成员的“先例”。
此外,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也已经开始担任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职务。
随着本届政府“去行政化”思路的愈发明确,沈建忠和他的同辈们的卸任,或许是住建部渐渐远离房地产舆论漩涡和权力核心的一种信号。